本月举行的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汇聚全市7家沪剧院团,通过系列演出、普及讲座及下基层慰问等活动,让市郊的沪剧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上海本土戏曲。可以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由老一辈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等倡导的“沪剧回娘家”活动的很好延续,是“种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市郊6000平方公里的人文故事及方言传承,是沪剧的根基。本土剧种、方言演绎,让沪剧在申城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在市郊更有大批戏迷和观众。宝山沪剧团的《挑山女人》,因为贴近现实生活,选取当代人身边的故事,演绎传统孝道和仁爱精神,岁末年初在闵行浦江镇连演8场还欲罢不能,没有观看的,还要求加场。闵行七一艺社去年创排的养老题材沪剧《梦中家园》,演绎上海“深度老龄化”的民生难题,堪称一出题材独特、故事感人、演唱流派纷呈的沪剧原创大戏,观众挤满剧场,被剧中人物的精神所感染,称赞这出大戏“接地气,有看头”,这部戏在闵行12个乡镇社区巡回演出。此外,近年上海各民营院团创作的沪剧新戏 《恩怨情未了》、《51把钥匙》、《母子岭》、《风雨同舟》、《巧凤求凰》等,在郊区都普遍受到观众欢迎。这说明贴近现实生活、扎根本土方言的沪剧,大有观众所在,也大有市场活力。
上世纪末兴起的“沪剧回娘家”活动,曾持续举办10年,上海沪剧院还曾和马桥镇、马陆镇签约结对,每逢新年,老中青三代沪剧名家必定深入农村,为农村观众演出。直到现在,当时沪剧明星演出的情景,以及和郊区沪剧爱好者共同演唱的场面,还让农村观众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但是,曾几何时,沪剧也变得“高大上”起来,大多只在市区剧院演出,即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项目,高额的演出费用,也让社区乡镇难以承担。前年上海沪剧院恢复沪剧“回娘家”活动,不拘演出形式和剧场设施,也不计演出报酬,让农村观众在新年期间过了一把观赏沪剧的“社戏”瘾。
今年把深受农村观众欢迎的沪剧“回娘家”活动,扩展成上海沪剧艺术节,由名家带队,组成小分队深入各镇社区、企业、敬老院开展新春慰问演出,让沪剧名家与当地“沪剧迷”同台演唱,举办沪剧艺术普及讲座、组织沪剧论坛等活动,不啻是传承沪剧艺术的好举措,既可以让沪剧演员,通过“回娘家”汲取创作灵感,增加和本土观众感情,与广大农民观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互动,也让舞台上的“上海声音绵延不绝”,极大丰富农村观众精神生活,弥补市郊平时沪剧演出的不足,满足春申大地观众的戏曲需求,打牢沪剧传承根基,推动沪剧艺术不断创新。从这个意义来说,沪剧“回娘家“活动,应成为上海各沪剧院团平时演出的新常态,不仅只在新年,也不仅局限在奉贤,还应多下农村,深入到市郊所有区县和乡镇社区,多入农家,更多驻足乡镇文化中心,服务好最广大的观众人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