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豫剧“小生之帝”的王素君先生,其代表作应该首推《陈妙常》(有时也用《必正与妙常》这个戏名)。她在戏中扮演潘必正,扮演陈妙常的前后有三位豫剧名家:即王敬先、朱巧云和高玉秋。与她合拍电影艺术片的是朱巧云,因为她比较年轻,嗓子好,扮相漂亮。本文开始的赏析《陈妙常》唱段系列,多采用电影版,所以标题中点明为王素君与朱巧云主演。
《陈妙常》由明万历年间高濂所作的《玉簪记》改编,讲南宋年间落第书生潘必正和尼姑陈妙常的恋爱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看点,旧社会尼姑远离尘世,在庵内要做功课,如苦读经文、虔诚祈祷等等,还要恪守戒律,是要剃头的,不能结婚。潘必正如何与陈妙常最终结为连理?原来潘必正的姑母是白云庵的主持,他赶考落第后无颜回家,就投奔他的姑母那里,打算在庵内读书,来年开科考再去求取功名。这样就为这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提供了机会,最后陈妙常还俗,与潘必正结为连理。
去年底豫剧大师王素君先生荣获“最受群众欢迎的爱心艺术家”称号图片 82岁的老太婆啦,依旧风度翩翩,不减当年
本文赏析“落第进庵”一折,这是豫剧《陈妙常》开场后的铺垫戏,共有四段唱腔,交代了潘必正因落第而进庵,与陈妙常初次见面的情形。
(一)王素君舞台板标志性唱段“秋江河下水悠悠”赏析
舞台板“秋江河下水悠悠”这个唱段也共有八句,是潘必正上场后的第一个唱段。
唱词是:秋江河下水悠悠,飘萍落叶有谁收。下第无颜回故里,不知何处可藏羞。
久别姑母少问候,今日下第去相投,借居读书消长昼,来科再去把名求。
前两句“秋江河下水悠悠,飘萍落叶有谁收”,这里用“秋江”、“水悠悠”、“飘萍”和“落叶”这几个简单的词语,为我们勾勒出满目的秋色,主人公潘必正让书童挑着行李,赶往白云庵的途中。而“有谁收”三个字与戏中角色联系了起来,把潘必正落第后的心情,好像落在秋江河下的一叶浮萍飘流一般,不禁让人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