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沪剧界“抱团取暖”常态化上海沪剧界“整体发力”
通过刚落幕的首届上海(奉贤)沪剧艺术节“整体发声”。“上海的声音”响彻乡间田头、飘到百姓家门口。汇聚在“沪剧艺术节”的旗下,这对源自浦江两岸、已有220多年历史的沪剧来说是头一回,也是沪剧界一次成功的“抱团取暖”。
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三家国有院团,勤苑、勤怡、文慧、彩芳四家民营沪剧团还拿出8台大戏在奉贤各乡镇巡演12场,包括原创沪剧《邓世昌》《51把钥匙》《母子岭》《金绣娘》,整理改编沪剧《庵堂相会》《贤惠媳妇》《恩怨情未了》《巧凤求凰》,深入敬老院等地慰问演出8次,在基层举办沪剧讲座3场,沪剧主题论坛1次,受众近2万人。
其实,沪剧界的“抱团取暖”是有传统的。上世纪50年代末,沪剧界就有过一次联合排演曹禺名剧《雷雨》的盛举,丁是娥的繁漪、解洪元的周朴园、邵滨孙的鲁大海、石筱英和小筱月珍的鲁妈、杨飞飞的四凤、王盘声的周萍、袁滨忠的周冲、赵云鸣的鲁贵,真可谓名家云集,满台生辉。此版《雷雨》,被誉为沪剧历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一批以丁是娥为代表的沪剧前辈艺术家为提升沪剧艺术品位,弘扬沪剧艺术特色,吸引更多观众关注沪剧而不分角色大小,彼此精诚合作的德艺风范,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是很值得当代沪剧艺术工作者学习的楷模。至于平时,这些前辈艺术家不分院团、不计流派,呵护关爱新人,帮助提携后人,为沪剧艺术“抱团取暖”的事例举不胜举。而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丁是娥倡导的“沪剧回娘家”活动,更是沪剧界“抱团取暖”的成功范例。这项扎根民间、深入民心的活动持续十年,“娘家人”至今难以忘怀。这次由沪剧院发起倡议、市剧协协调推动、沪剧界积极响应、奉贤区政府大力支持的沪剧艺术节,正是“沪剧回娘家”基础上的升级版,是沪剧界“抱团取暖”优良传统在新世纪的一次发扬。
“抱团取暖”应该是长期的。这是沪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各方、广大观众的期待,当代沪剧人应该为之不懈努力。2006年6月10日,国家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沪剧被列入其间。传承发展,成了沪剧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本市各沪剧院团在保护传承、推动沪剧艺术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就2014年演出场次保守统计看,这次参加沪剧艺术节演出的7家沪剧院团达1600场,观众逾100万。《挑山女人》《敦煌女儿》《小巷总理》《51把钥匙》《风雨同舟》《家园的春天》等一批关注现代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剧目的先后推出,更使沪剧这一剧种越来越得到各方关注。
不过,当今沪剧界交流合作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有的沪剧院团之间缺少一种有效的沟通交流途径;有的则 “你排你的戏”、“我演我的剧”,彼此不服帖、不往来、不帮衬。这种现象,其实是不利于沪剧艺术的整体发展的。
我们应该提倡,乘着首届沪剧艺术节成功举办这一良好开端,沪剧界协同社会各方继续努力,珍惜“沪剧艺术节”这面旗号,不断提升这一平台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深入民众、扎根民众,争取一届比一届办得好。与此同时,以学习、交流、合作为主旨,在沪剧界建立合作联盟。每一剧团创作演出新剧目时,邀请其他沪剧院团观摩学习;定期或不定期地座谈交流创作演出、人才培养及院团管理中的经验得失,彼此取长补短;加强项目合作,加强人才交流,给年青一代沪剧艺术工作者提供更多锻炼展示机会。互相尊重、良性竞争,营造沪剧界携手并进、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共同推动沪剧界“抱团取暖”的常态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