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黄梅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2014年6月14日“黄梅戏皇后”韩再芬携《徽州女人》前往山东省会大剧院,唱浓了济南的戏韵,唱醉了爆满的剧场观众。

从演员到剧院负责人,从“徽州三部曲”主创到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韩再芬在各种身份角色中转换,历经了艺术和人生轨迹里的流浪;从《徽州女人》到《徽州往事》再到《走出徽州》,韩再芬又投身于女性精神舞台,试图揭示出女性命运与女性觉悟的侧影。

苦难之于女人到底是塑造还是命运?传统黄梅戏的时代新语言需要怎么开创?为什么要革新黄梅戏?旧时代的女人戏如何找到当下共鸣?针对以上问题,开演之前,韩再芬在落榻的酒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为女人唱首歌:

韩再芬的觉悟与归宿

6月14日上午10点,西客站,美利亚大酒店,韩再芬匆匆赶来,准备当晚19:30在省会大剧院的演出。一身素色布裙,及腰长发一支木钗整齐绾住,粉黛未施,进门先和到场记者致谢问好,接着夸赞孔孟文化,讲在曲阜的见闻……

“我想做的是时代下的女性精神舞台的侧影”,剩下便再无铺垫过度,韩再芬直接切入作品探讨,言谈只关注剧本内涵。

不过作为新闻人物,公众的价值取向却未必只是戏剧本身。

座谈开始没几句,韩再芬被打断,有记者要求她摆正姿势,拍照,录影,并说出“大家好,我是韩再芬,请关注我的作品。”云云。
一晃神的尴尬,韩再芬肩膀微微抖动做出小女人的姿态,“未必观众都喜欢这个,我说不出来,你们找片子剪吧,或者让别人配个片头。”

——这便是如今的韩再芬。韩再芬这些年在演一个“女人”,一个“徽州女人”。

群访结束之后,韩再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特别专访,同记者讲起了“这个女人”。

作为“徽州三部曲”的第一部,《徽州女人》的故事很简单:一个悲剧。

清末民初,剪了辫子的丈夫前去大世界寻求功名,“包办”的妻子独守空房与小叔子拜堂成亲。等待是一个又一个的十年,半生过后,公婆过世,落叶归根的丈夫终于返乡——返回来的还有他在花花世界里的妻儿。

然而,用“悲剧”形容“朱安们”毕竟太多贫瘠单薄。6月14日,省会大剧院的舞台上,韩再芬交出了自己的解读:第一幕是出嫁时的空房,哭哭闹闹的女人询问丈夫的去向,公爹一句“求功名去了”,妻子想了又想,无奈又欢喜的抱着“革命丈夫”剪下来的辫子接受了命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