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曲调主要分为长腔类、簧腔类、小调类三大类,其中沪剧第一基本调就是长腔类中的长腔中板,此外长腔类还包括了慢中板、慢板、紧板、散板、快板慢唱、紧打慢唱、三角板、赋字板等。
早年间上海本地滩簧在黄浦江以东(川沙、南汇)称“东乡调”,黄浦江以西(松江、奉贤、青浦)则称“西乡调”,沪剧“长腔类”正是传承了它们具有鲜明的说唱音乐的特点,并从上下两个乐句不断反复而发展成“起腔”、“平腔”和“落腔”三个唱腔结构。第一句“起腔”,经过一个长达七小节半的过门,转入“平腔”部分。上下两句,可以根据唱句多少不断重复,既能叙事,也可以抒情,唱腔速度则依据剧情和任务感情的需要有所变化,其中中速的即称为“长腔中板”。
从传世的老唱片来比较,在早期滩簧时代,唱腔保留了硬硬的浦东口音,旋律简朴硬朗,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申曲时代,随着唱腔和伴奏的丰富,以及向上海市区口音的转变,唱腔开始显得柔和动听,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长腔中板”,并最终派生出众多的流派唱腔。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