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一个响当当的名词,拿到世界上,有让老外心驰神往的中国功夫,有让世界共存发展的孔孟之道。当然,还有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曲艺文化。
曾经,不得不悲伤地承认,上个世纪末,有一段曲艺比较受冷落的时间。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中国曲协,人民艺术家,民间艺人,普罗大众等多方的共同努力,现在,这朵曲艺之花,还在风雨无阻的绽放盛开着。
中国曲艺包含太多了,大到国粹京剧,小到地方县城的公园里的民间小唱,都算曲艺。京剧,我们的国粹,其实现在来讲,京剧可以说是北京的地方戏,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京剧起源于徽剧。不过经过近百年左右的时光,京剧已经以其京韵京白的唱腔流传于世了。
除了京剧,每个地方的地方戏,也是各领风骚,各具韵味:到了东北,二人转绝对是头号霸主,听上一段唱腔极佳,韵味十足的二人转“小帽”,足以让人流连其中。听着婉转的尾腔,看着台上卖力的演员,不得不感叹中国曲艺文化的博大精深。到了河北,置身洛阳的一个广场角落,三五票友,一干场面家伙,几句梆子腔,足以吸引许多的游客。坠子书,传统梆子,要文得文,要武得武,观上一出豫剧,令人目不暇接。来到南方,上海的沪剧,更是动人。光是一日三餐,就能编成唱词,向你娓娓唱来。苏州的评弹,轻抚三弦和琵琶,足以让你沉醉于吴侬软语之中。
不光戏曲,其他艺术形式更是曲艺文化中的瑰宝:"说"的艺术——我们的老祖宗何其智慧,发明演变出单独用嘴来表演的曲艺形式——相声.它起源于北方,是一种口头文学,语言的艺术,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众和听众所接受与追捧。仅仅用演员一张利嘴,伶牙俐齿吸引观众,辅以一些唱的表演方式,行成了独树一帜的说唱艺术。评书,严格意义上讲,北方和南方都有较为鲜明的代表。北派评书的代表有东北,北京,天津等地方的评书。北派评书基本以普通话为主,讲书内容与题材大多是武侠小说,古典名著,其中也不乏一些近现代的传奇故事。南派评书的代表有四川评书。四川评书用四川方言说书,再辅以折扇,醒木,这千军万马,故事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可就全在评书演员的嘴中展现出来了。四川评书大多说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内容,琅琅上口,催人向上。
戏法,一个源于中国古代的词汇,过去,这也是民间艺人养家糊口,轻易不外传的手艺。现在,在美国,洋人称之为MAGIC,在现在中的国,它叫魔术。过去,在一些曲艺重镇,诸如北京,天津,济南,南京等地,民间闲散艺人凭借一己之力,靠“撂地”为生,这戏法,绝对算的上是一出重头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品这种艺术形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归到曲艺文化之中。很多小品演员,都是曲艺演员出身。比如,小品演员赵丽蓉老师,就是评剧演员出身。小品演员黄宏老师,就是山东快书世家。
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让我们撇去浮华,沏上一杯清茶,看看戏,听听曲,追捧一下我们的曲艺文化,也不失为一种恬静淡雅又不乏趣味的生活方式。总之,曲艺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条枝干,我们希望他蓬勃茂盛,愈发粗壮。小编也呼吁大家,让曲艺之花先在我们国家遍地盛开,然后声动世界,名驰天下。祝福曲艺文化恒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