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参照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是艺术领域中中西文化成功融和的典范。
1963年,《红色娘子军》是由周总理提议,并在他的直接关怀下创作演出的。是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当时媒体称它为“中国第一部表现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西方艺术学者评价《红色娘子军》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出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可以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1971年,舞剧《红色娘子军》被拍成电影,使得这部舞剧风靡全国,也使剧中的《娘子军连歌》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歌曲红极一时,经久不衰。1986年中央芭蕾舞剧团去英国、苏联和1979年中国艺术团访美时,都演出过《红色娘子军》。同时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当时的中国观众还没完全认识芭蕾舞,中央芭蕾舞团便要对古典芭蕾来一次彻底的“背叛”——换下短裙和舞鞋,穿上军裤与军鞋,这样的芭蕾不仅中国观众没见过,就连老外也无法想象。这极具中国特色、饱含民族精粹的创作,不仅让中国观众在初识芭蕾的同时就为之吸引、折服,也如一声惊雷般震撼了世界芭蕾舞坛。
演出《红色娘子军》的中央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芭蕾舞团。成立50年来,成功地运用芭蕾这一西方艺术形式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其中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红色娘子军》。
这部经典的芭蕾舞剧已经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历史记忆。它震憾人心的悲壮情节、它恢宏绚丽的场面、它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都深深地感染着世界观众,它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今日人们再看《红色娘子军》,早已超越对它艺术价值的怀念,更是作为一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被人们重复品味。
以下为《红色娘子军》的组成部分:
一、《娘子军连连歌》
这是舞剧的主题音乐,节奏明快、坚定有力、扣人心弦,配合主题歌是老乡们手舞彩旗先十字步接后踢小跳步的欢迎场面,娘子军连战士大踏步行进及指导员与连长检阅式的行进,没有过多舞姿造型。
在阵阵军号声中,战士们立起足尖整队的动作,这一动作有其创作根源。当年为使芭蕾演员表演上有部队的生活气息,就有演员包括演奏员百余人全部下连当兵,当演员们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时,都下意识地立起足尖,解放军战士都惊讶地叫起来“立起来真好看”、“比我们做得好看”,就这样,小插曲被吸收编排到舞蹈中来,接后面的射击、投弹、刺杀等舞蹈完全来自部队生活,是军事训练动作与芭蕾足尖技巧的结合,生动地塑造了女战士的飒爽英姿,配以合体的军衣短军裤、大刀、枪械道具,伴随那“向前进、向前进……”乐曲声,昂扬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人。
二、《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这是舞剧中一段情节性的小群舞。
万泉河边,几位女战士欢快地追逐嬉闹着,她们发现老炊事班长挑着水桶走来,几个人活泼地涌上前去拦他,一位女战士调皮地举起老班长的旱烟袋,四位女战士搭臂吸跳步、碎移步,设法抢了老班长的水桶欢快地帮他挑水去了。
随着这段轻快的节奏乐曲加之富有情趣的滑音,配以女战士以小腿动作跳跃和足尖快速移动的轻盈舞姿,使舞蹈表演情绪既热情明朗又轻松幽默。
三、《军民鱼水情》
这是舞剧中一段风格性舞蹈,“斗笠”荔枝体现海南的民间特色,使芭蕾舞剧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
远处传来乡亲们欢快歌声,洪常青和战士们立队欢迎,乡亲们手捧新编的斗笠,鲜红的荔枝来慰问工农红军。
在悠扬的笛声中,红裤白衫的渔家女手捧斗笠翩翩起舞。姑娘们身着绿衫,手捧荔枝,缓缓移动。渔家女盘坐成排,几个方向的举落斗笠,映衬着姑娘们热情优美的身影,继而调度成渔家女以前、后adagio的舞姿造型,三人一组的斜排推进“红区风光好,军民一家亲……”两层圆圈的里外穿插调度,变成两人一组平排交错吸跳,乐曲转调后又调度成大圆圈的里外跑动吸跳穿插,舞蹈也展现出大场面的互动,在“军民团结向前进”的歌声中进入高潮,大画面造型,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