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舞蹈家贾作光——阳光下的舞者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蒙古族似乎天生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事实上,我们今天在舞台上所看到的几乎所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都是由一个满族人创作出来的。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为您介绍的,我国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贾作光。
解说:这里是贾作光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现在他还经常回来指导学生。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舞姿稳健刚劲的老人今年已经82岁了。
主持人: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迷恋舞蹈的?
贾作光:我从小就喜欢舞蹈,好像是生下来怎么就和这个跳舞有缘分。因为我小的时候,三岁吧,因为我们家里头经常来——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狮子、秧歌、龙灯,完了还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旱船,这市井艺术嘛。
主持人:民间的一些艺术传统?
贾作光:所以那时候就喜欢了,可能是受影响。三岁,拿那个对子写,那个红颜色,拿水一沾摸到小脸蛋上,完了带俩小辣椒尖尖的,就扭啊扭啊,从小就喜欢。我爷爷看着,我家里祖父也封建,都喜欢、高兴。从小看大,三岁没出息,长大也唱小戏。
解说:1923年,贾作光出生在沈阳的一个诗书门第,虽然爷爷认为男孩子跳舞没出息,但是长大后贾作光不仅跳了舞,而且还成为了我国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和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而贾作光在舞台艺术上的起步却是从与民族舞蹈截然不同的现代舞开始的。
贾作光:伪满的时候,就满洲映画协会,一个叫石井漠,他们来招生演员,我就喜欢了,怎么怎么就考上了。其实我视力不好,我就把视力表背下来,横的竖的,还行,通过了。因为他出了一个题目叫“捕蝴蝶”,就是模拟吧,小时候不老抓蝴蝶嘛。
主持人:用舞蹈的动作来模拟?
贾作光:“你给我捕捕”,我也不知是什么误导,就按着自己小的时候抓蝴蝶的时候,就做出来的。
解说词: 当时贾作光已经15岁,对于一个学跳舞的孩子来说,他的自身条件并不好。
贾作光:当时我腿又不直,(脚背)是铲子脚。
主持人:不是跳舞的?
贾作光:不是。要这样的,咱们脚背都是。我为了纠正自己的肢体的,要克服这种不足,我就拿那个板带把腿捆上,捆完以后,一站起来就栽跟头了——一个钟头,麻了。就这样,自找苦吃。另外自己的速度不够,跑的不是太快,力度也不够,爆发力不强,那么我自己就是带上五斤沙袋,一边儿五斤,带着沙袋跑,早晨起来跑几圈,就这样。
主持人: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您非常喜欢舞蹈,但实际上您自身的条件不好?
贾作光:条件不行,条件不合。
主持人:那是您第一次系统地去学习舞蹈?
贾作光:就是喜欢这个舞蹈,还能表现内容。
解说: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电影表现的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我国贫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贾作光的第一个舞蹈作品就是根据这部电影的内容改编的,名字也叫《渔光曲》。
贾作光:当时我是同情李新——贫民,生活很苦。那么我自己要表现,有人物了嘛,当时咱们也没见过渔民什么样,不懂,就是打着麻帽子,穿着喇叭裤,那时候有喇叭裤,穿的那种大肥裤管儿,就是像外国人系个大宽带,其实不是渔民那些。
主持人: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舞蹈还没有来源于生活,跟生活还没有太多的关系,纯粹靠想象?
贾作光:那时自己有一种朴素的同情心。这种表演完了之后, 日本人就说你心坏了——有一种向上的爱国之心,就懂得咱们受亡国奴教育,受不了。
解说:1945年,贾作光来到了北京,与一批北大清华的进步学生一起,创作演出了《苏武牧羊》、《国魂》、《少年旗手》等一批表现民族气节的舞蹈作品。抗战结束后,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贾作光决定到哈尔滨的鲁迅艺术学校,拜见我国著名的舞蹈大师吴晓邦。
贾作光:是到哈尔滨的时候,我去找吴晓邦。我当时知道“南吴北戴”,南边是吴小邦,北边是戴爱莲。我找吴小邦的意义在哪儿?我是要成立“作光舞蹈团”。吴小邦讲,你不要搞个人的舞蹈——他是南方人,是绍兴的,浙江的吧——不能搞个人的,你要为工农兵服务,你要革命,你要参加革命。那时候他就领着我穿过封锁线,然后那边有接替,就是党派人接我们,我们就到了乌兰浩特了。
解说: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刚刚成立,24岁的贾作光在吴晓邦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此后他一呆就是三十年。来到内蒙是贾作光舞蹈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可以说,贾作光真正的舞蹈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但那时,对于地道的沈阳人贾作光来说,草原上的一切都还非常陌生。
贾作光:我第一次到了草地,到草地的时候我不能吃羊肉的,一闻到羊肉我就没办法下饭,吃不下去。我到那儿不行啊,将近五六天吃不下饭,光喝点水、喝点牛奶、吃点干粮,这个肉根本吃不下去。饿了几天不行,受不了,人家说你入乡得随俗,你得符合人家老百姓的习惯,我说我还有习惯呢。
解说: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应之外,还有一件事让贾作光感到很惊奇,那就是当时在内蒙古十分盛行的一种宗教舞蹈,第一次看到这种舞蹈,贾作光就害怕不已。
贾作光:我们那个时候在乌兰浩特,原来叫王爷庙,这样我第一次看着蒙古那个喇嘛跳鬼,——就是戴假面,寺庙里面的大的场面——我当时也挺害怕的,我说这很奇怪。
主持人:挺害怕的?
贾作光:害怕,因为戴的假面没见过,那时候我也很奇怪。
解说:让贾作光更加奇怪的是,吴晓邦老师还让他把这种宗教仪式改遍成新的舞蹈。
贾作光:吴晓邦也告诉我,说这个东西拿过来以后,咱们可以把它改造改造。我说那玩意儿怎么改造,心里没数。
主持人:跟您所学的现代舞也是完全不一样?
贾作光:根本没法说。
主持人:没有关系?
贾作光:没有关系。
主持人:所以那时候您接受不接受这种民间的这种宗教舞蹈?
贾作光:那时候还没有意识到,反正晓邦老师一讲,我就考虑,在脑袋里过了一下就完了,
解说:来到内蒙后,贾作光加入了内蒙古文工团。1947年,他根据自己以前学习的讲究即兴发挥和个人想象的现代舞知识创作了《牧马舞》。
贾作光:我第一个节目是牧马。
主持人:不是牧民的动作?
贾作光:不是牧民的。
解说:这次创作的失败让贾作光意识到,只有深入到牧民们的生活当中,才能创作出他们喜爱的舞蹈。
贾作光:所以后来我就到了牧区。深入生活以后,向牧民学习挤奶、套马。后来,我看牧民怎么套马,他那种勇敢,天那么冷也不戴帽子,有时候系的头巾,那种精神状态、勇敢劲儿对我是很大的影响。当时我一走——我改变了以后——这么一走,一出场,牧民就鼓掌了。
主持人:一看就是牧民的动作?
贾作光:一看就是。出场了,但我一套马,反了。就从生活提炼,我自己就是从生活中提炼, 我原来套马是这么套,人家说你要杵死它——咱外行嘛——你必须旁边。所以这样,我才这么着套马。这样才行,从生活中提炼。
解说:经过改遍后的《牧马舞》塑造了草原上一个完美的牧人形象,一经演出,就立刻得到了牧民们的认可和喜爱,后来这个舞蹈也成为了贾作光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这是贾作光1949年创作的《雁舞》,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大雁是蒙族人民最喜爱的鸟,它们冬去春来,逐水草而居,被蒙族人民视为自由与和平的象征,那时正是全国解放前夕,贾作光用自编自演的《雁舞》来表达内蒙古人民冲破黑暗统治、迎接光明的美好愿望。
贾作光:手的动作,双臂的动作都是从生活中提炼,我跳的燕舞,那个海燕迎着风,对不对?暴风雨不怕,那我从这个象征那个大的背景、革命的时期,我就表现燕舞。暴风雨来了,就表现人们那种奋发向上。
解说:新中国成立后,贾作光迎来了自己舞蹈生涯的创作高峰期。1954年,他深入到内蒙古较为贫穷的鄂尔多斯地区,与牧民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并且根据在当地十分流行的宗教舞蹈“跳鬼”,创作出了著名的《鄂尔多斯舞》。
贾作光:你比如我这个(喇嘛条规)吧,你看摆手,要从喇嘛条规的那种软的、迷信的东西——软软的,不是那么有力度的那些动作——那我把它变作刚健的。把它软软的动作变成刚健的,蒙古舞这样跳,我这这么跳,加强力度,加强豪迈的,利用强的节奏把它刚柔相济,表现人的粗犷——那种健康向上的。
解说:《鄂尔多斯舞》极为典型地表现了内蒙古人民特有的爽朗豪迈的性格,以及鄂尔多斯人民获得解放之后自豪、欢乐的精神风貌,所以内蒙人民看过之后都说:“这就是蒙古民族的舞蹈。”不仅如此,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这个舞蹈一经演出便获得了现场官兵的强烈反响,自此之后,《鄂尔多斯》舞成为全国各个文艺团体在慰问演出时必演的节目。
五十年代后期,在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了一种后来在全国被广泛推广的文艺演出方式——乌兰牧骑。蒙古语“乌兰牧骑”的意思是“红色文艺队”,它是一种适合于在草原基层活动的小型文艺团体。那时贾作光的舞蹈是乌兰牧骑演出时的保留节目,他自己也经常随队到各地演出。因此,在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许多牧民在蒙古包里就能看到贾作光的舞蹈,而他的舞蹈也随着牧民们的口口相传传遍了整个草原,牧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贾作光”。
贾作光:真正的舞蹈家是属于人民,有时老百姓让我跳,在牧区我是毫不犹豫,你不就是会跳舞嘛。
主持人:您非常愿意奉献给人民?
贾作光:就是这样的,你说我为什么现在,我那些舞蹈大家都流行,让肩膀,硬肩、软肩,完了拱肩?
主持人:我们看这些动作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蒙古族传统的一种?
贾作光:不是,是我从生活提炼的。骑马抖肩嘛,这不是抖嘛,就是符号。
主持人:原来蒙古族没有这种?
贾作光:没有,没有,就是从生活提炼。双摆手啊,跳啊,什么都是从生活中一点一点提炼。半个世纪以来为广大人民都流传了,一看就是蒙古舞。
主持人:实际您也消除了一个误解,大家都以为蒙古族能歌善舞。
贾作光:我觉得内蒙古的人民是歌最流行,民歌,是歌的民族,舞蹈很少——说老实话——不像新疆是歌舞的民族。
主持人:实际上这些舞蹈动作是您后来搬到舞台上来的?
贾作光:我说的是舞台上的,但古代的时候原始舞蹈也有,但是没有拿到舞台上来。我说的新舞蹈搬到舞台上来,是从这儿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