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本指水的支流,引申为艺术创作及学术思想方面之派别。我国古代之玺印,自秦汉至唐宋之间,流传下来者不计其数.然并无作者姓名。元代吾丘衍、赵孟頫始兴款识.明清以来,由于石质印的应用,文人篆刻之风大盛,并与书画紧密联系,自明代文彭、何震起,逐渐形成篆刻之各种流派,文彭、何震及其后继者都以汉印为宗,成为一时风尚,后人称之为"文何派'。何氏以后各家,如汪关、苏宜、朱简、程林、金光先等,均为安徽人,故又被称为'皖派"、"徽派'。其后又出现了丁敬之"浙派",程邃之"歙派',宋珏之"莆田派"等。
皖派
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明代何震首创。何震与文彭交往甚深,有师友之谊。两人均主张篆刻以秦、汉印为宗,以六书为准则。何曾云:"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开创了师法汉印之风气。后继有苏宣、梁袠,程朴等。他们篆刻讲究篆势,多用冲刀,善于变化。运刀如笔。作品风格流畅自然,空灵纯正,刚健劲挺,化古为今,力矫印法乖谬浅陋之时弊.其后还有朱简、程林、金光先以及程原、程朴父子,因均隶籍安徽,故人称"皖派",或称"徽派"。 徽派见'皖派"。
文何派
文,指文彭,何,指何震。在明代秦汉章艺术传统衰颓之际,文彭与何震一起从印材、文字、款识等方面重整印坛,提倡篆刻宗法于秦汉印玺传统,强调文字六书原则,力矫怪谬浅陋、混乱芜杂之时弊。文何风格以追摹汉印工稳纯正,浑穆苍劲,空灵明洁见长。文彭并首先用青田石作为印材,石章出现对篆刻艺术发展起了极重大的作用。何震创单刀款识,差落雄健,又大大丰富了篆刻艺术的内容。开拓了崭新的领域。二人既开明清流派印章艺术之先河,又是"皖派"的创始人,后人合称其二人为'文何派'。
浙派
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清代乾隆之际,浙江印派在杭州由丁敬首创。丁敬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博采众长,不主一家,治印宗秦汉,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其后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继之而起。他们均系杭州人故又派"西泠八家"。后凡篆刻艺术上宗此风格者均称之为"浙派'。浙派在篆刻史上绵延二百多年,影响深远。
新浙派
晚清赵之谦,精于书画,尤擅篆刻,自云:"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勇然。"在近代篆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赵氏曾出入浙、皖两派,并取古代镜铭、钱币、碑版文字人印。又首创阳文入款。自成风格,人目之为'新浙派"。
歙派
篆刻流派之一。程邃,安徽歙县人。长于金石考证之学。篆刻刀法凝重,富有笔意。朱文喜以大篆入印,面目一新;白文深得何法,尤为传神。于文、何、汪、朱外,另立门户。程氏篆刻风格对其后的完白山人有一定影响。因程系歙县人,故人称之为"歙派"。与巴慰祖、胡唐、汪肇漋亦合称"歙四子'。参见'歙四子"条。
粤派
篆刻流派之一。晚清黄士陵,字牧甫,一作穆甫、穆父,别号黟山人,倦叟等。安徽黟县人,后寓居广州,擅长书画,尤精篆刻。刻印初法丁敬,继学邓石如、吴熙载。又取法于秦汉?印,商周金文,作品章法于峻峭中求平衡,从平实中追超逸。刀法圆腴浑厚,光洁挺拔,具有雍容华贵的大家之气。于皖浙两派之外,另辟蹊径。因其旅居广州久,对岭南篆刻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号称"粤派"。因黄氏原籍安徽黟县,故人又称之谓'黟山派"。
黟山派
即'粤派"。参见'粤派"条。
娄东派
明末篆刻家汪关,安徽歙县人,后移娄东(今江苏太仓)。汪氏篆刻精严朴实,取法汉印,神形兼备,富有书卷气。颇为时人所重。开明代印人学习汉印之先河。后人称其风格为"娄东派'。其后林皋、巴慰祖等均能传其衣钵。有《宝印斋印式》传世。
扬州派
清代合称篆刻家林皋、汪关、沈世和为"扬州派"。参见"皖派"、"林派"条。
如皋派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许容,江苏如皋人,童昌龄浙江义乌人,旅居如皋,陈瑶典诸人篆刻师法汉人,治印篆法工稳,章法疏宕,独树一帜,后人称之为"如皋派"。
云间派
篆刻流派之一。以清康熙、乾隆年间云间(今上海松江)王曾麓父子为代表。治印宗法宋元人,作品拘泥无新意。其后鞠昆皋等为云间派支柱。然影响甚微,故印坛上罕继之者。
泗水派
明苏宣,号泗水,幼承庭训,喜读书。篆刻得文彭亲授,后又于项元汴处纵览秦汉玺印,碑碣,曾摹汉印近千纽,尽得其法。他的篆刻,功力深厚,气格壮伟,名重当时。和当时的文彭、何震有鼎足而三之称。他的篆刻风格接受汉印传统,然又自成面目,诚如他自己所云:"如诗非不法魏、晋也,而非复魏、晋;书非不法钟、王,而非复钟、王。始于摹拟,终于变化。"苏氏篆刻对后来邓石如、程邃、何通等人颇有影响。由于苏宣号泗水,所以后人称他为"泗水派"。有《苏氏印略》传世。
虞山派
参见“赵派”条。 莆田派 一称"闽派,篆刻流派之一。传为清代莆田宋珏所开创。宋氏宗秦汉玺印,又受文彭、何震的影响,风格疏淡清丽。又擅八分书,以八分书入印,别具面目。后继者有吴晋、练元素、薛穆生、许有介、兰公漪等亦均列入莆田派。而有人视莆田派为"野狐禅",此乃门户之见。
闽派
“闽派”也称“莆田派”。见"莆田派"条。 邓派 篆刻流派之一。系清代邓石如所开创。邓氏曾客梅镠家,纵观梅氏收藏丰富之秦汉金石善本,并锐意临摹。故四体书功力极深,曾被誉之为"国朝第一"、"清代第一人"。邓氏篆刻得于书法。所谓其"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作品苍劲浑朴,恢宏酣畅,洒脱清新,刚健婀娜。不泥于秦汉古玺,而能自成面目。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称"邓派"。因其为安徽人,故人亦称之为"皖派"。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传世。
吴派
近代著名篆刻家吴昌硕,长于诗书画印,造诣精深,而尤以篆刻书画见称。曾首任西泠印社社长。吴氏治印得法于石鼓、秦汉印玺,自云:"见所藏秦、汉印浑古朴茂,心窃仪之,每奏一刀,若与神会。"又借鉴封泥匋瓦,融合浙皖二派,并善用钝刀,主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遂形成雄浑苍老、古拙遒劲、富有写意情趣的风格,独创一派。世称"吴派"或"汉印派"。又因晚年寓居上海,人或谓之"海派"。有《缶庐印存》传世。
海派
见"吴派"条。
汉印派
即吴昌硕印派,见"吴派"条。
赵派
常熟赵石,字石农,号古泥,别号泥道人。精研吴氏的篆刻艺术。先后同吴昌硕入室弟子李钟、沈石友交往,故早期作品具有"吴派"面目。后又从吴昌硕游,艺益精,又得法于封泥,作品更古拙浑朴。于"吴派"风格又有变化。邓散木师其法,又称其为"赵派"。邓氏云:"迨缶庐既老,大江南北已吴赵各树一帜。学吴而不为吴氏所囿,其惟赵氏一人,岂特青冰兰水已哉。故列为赵派,以为之殿。"赵石印派,近世或称"虞山派"。
京派
画家齐白石在篆刻上发展并丰富了前人的刀法,独创一格。因其久居北京,故时人亦有称之为"京派'者。
林派
清初林皋,福建莆田人。为当时著名篆刻家,风格曾受汪关影响。而尤以工稳、遒劲著称。他移居江苏常熟后,与当时虞山、娄东一带著名学者书画家王晕、吴历、恽寿平、杨晋、徐乾学等多有交往。其篆刻风格人称"林派"。亦有将他和汪关、沈世和合称为"扬州派"者。又因他系福建莆田人,故后人又曾误以"莆田派"目之。参见"扬州派"条。
歙四子
清代安徽歙县程邃与他的弟子巴慰祖、胡唐、汪肇漋合称为"歙四子"。
雍嘉七子
清代著名篆刻家丁敬与其后继起者金冬心、郑板桥、黄易、奚冈、蒋仁,陈鸿寿等七人,皆为清雍正至嘉庆年间人,故时人又称之为"雍嘉七子"。然其中金冬心、郑板桥不以篆刻见长。参见"西泠八家"条。
西泠八家
清代著名篆刻家丁敬杭州人。丁宗奉秦汉,博采百家,讲究刀法,不苟一格,在篆刻史上独辟蹊径,自成一派。继之而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因这八人均系杭州人,故人称"西泠八家"。篆刻上凡属效法他们风格者,称之为"浙派"。
西泠六家
指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等六人。参见"西泠八家"条。
西泠四家
指丁敬、黄易、蒋仁、奚冈四人。参见"西泠八家"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