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读者了解篆刻艺术,有必要对这门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作一些简略的介绍。
(1)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激烈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需要使用信物凭证。印章的制作要经过复杂的契刻、冶铸工艺,因而使用印章较之签字画押更难于复制模仿,更具有可信性,能起防奸辨伪的作用。因而作为凭信用具和权力象征的职能受到社会公认。当时中央王室给各诸侯国的国书,各诸侯国之间乃至民间交往签订各种契约,都钤盖印章作为盟守信约的信物凭证。印章还是权力的象征物,各级权力机构在发布政令、宣布政策法令时也以印章作为权威信物昭示于众。政府任命官吏也要授予印章,作为委托行使职权的证明,类似后世的委任状。官吏们受印后,在公务活动中便须把印章佩带在身,作为职务级别的标志物。在经济活动中,印章被作为征收税收、管理关市、检验商品、统辖、禁止违禁物品流通市场的标志。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日庚都卒车马”印,即是烙马印。其体积比一般印章大几倍,就是用火加热后在马匹上烙制编号归属标记用的。现代各国管理军马仍在沿用这一作法。印章也应用于制造业的商品标志。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陶器、漆器上就有用印章模印生产厂商名号的。如1954年在郑州白家庄发现的陶文,有刻划压印的姓氏、里名、纪年文字。可能是制陶工匠的姓名、厂址或销售地、生产年代的印记。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漆器上有“咸亭”、“安亭”、“许市”等印文,用以表明漆器的产销地点。
春秋战国时代的印章,因用铜铸造,使用时按在泥上,称为“鈢”〔xi喜〕或“□”〔xi喜〕。后世发现这一时代的印章,因历史久远统称为古鈢。古钵无论是铸文为职务的官印,或私人姓名印、吉语印或图案肖形印,形制都比较小,因而又称“战国小鈢”。古鈢形状各式各样,除常见的方形外,也有圆形、长方形、矩形等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