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鐫刻印章的通稱。因印章字體大都採用篆書,先書後刻,故稱。金屬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隨後澆鑄;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現用金剛砂琢蝕,即「電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鐫刻。

篆刻是書法藝術通過刀刻以後的再現,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綜合的藝術。種類有秦印、漢印、半通印、象形印、套印、六面印、迴文印、花押印、關防、閑章等。秦漢及魏晉時期,印章由印工鐫刻,藝術水準頗高。隋唐以來,亦各有其時代特徵及風格。北宋米芾、元代趙孟頫、王冕均為篆刻名家。

相傳王冕始用花乳石(青田石之類)刻印,因鐫刻方便,流行更廣。到明代文彭、何震,印學日漸發展。因明清以來,出土文物中印章漸多,參考資料大增,研討篆刻之風日盛,湧現很多篆刻家,形成各種流派。如院派(何震等)、浙派 (丁敬等)、鄧派(鄧石如)、趙派(趙之謙)、吳派(吳昌碩)、齊派(齊白石)等。

古「璽」。先秦印章之通稱。古鈴璽印面文字為當時六國的篆書,風格奇特,章法多變,不易辨識。秦統一六國後,皇帝所用稱「璽」,官、私所用均改稱「印」。大都以銅製作,亦有用銀、玉等;渾穆古樸,形式多樣。
歷代璽印名稱的變遷

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獨稱「璽」,臣民只稱「印」。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唐武則天時因覺得「璽」「死」同音,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

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璽印的起源或說三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在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証。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

印章
亦稱「圖章」。古稱「璽」。《後漢書.祭祀志》謂:「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秦統一六國後,皇帝所用的專稱「璽」,以玉為之,故後世有「玉璽」之稱;官、私所用的均改稱「印」。至漢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稱。唐以後,皇帝所用或稱「寶」,官、私所用又有「記」、「未記」、「關防」、「圖章」、「花押」等名稱。

文字形制隨時代變遷,風格各異。印章的出現和使用,一般認為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物件、簡牘之用,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而官印又像徵權力。後筒簡牘易為紙帛,封泥之用漸廢。印章用朱色鈐蓋,除日常應用外,又多用於書畫題識,遂成為我國特有的藝術品之一。古代多用銅、銀、金、玉、琉璃等為印材,後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後盛行石章。

傳世的古代璽印,多數出於古城廢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戰爭中戰敗者流亡時所遺棄,也有在戰爭中殉職者遺棄在戰場上的,而當時 發動機慣例,凡在戰場上虜獲的印章必須上交,而官吏遷職、死後也須脫解印綬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職連姓名的,以及吉語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實品。其它在戰國時代的陶器和標準量器上,以及有些諸侯國的金幣上,都用印章蓋上名稱和記錄上製造工匠的名姓或圖記性質的符號,也被流傳下來。

戰國古璽

 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在我們還下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劃細如毫髮,都出於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物圖案。

秦印

指的是戰國未期到西漢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書體和秦漢量,秦石刻等文字極相近,所有較戰國古文容易認識。秦印多為白文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為多,低級職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約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長方形,作「日」字格,稱「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長方形,此外還有圓和橢圓的形式,內容除官名、姓名、吉語外還有「敬事」、「相想得志」、「和眾」等格言成語入印。風格蒼秀。與漢印並為後世篆刻家所取法。

漢官印

廣義地說是漢至魏晉時期的官印的統稱。印文與秦篆相比,更為整齊,結體平直方正,風格雄渾典重。西漢末手工業甚為發達,所以新莽時代,(「新」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為精美生動,漢代的印章藝術登峰造極,因而成為後世篆刻家學習的典範。兩漢官印以白文為多,皆為鑄造。只有少數軍中急用和給兄弟民族的官印鑿而不鑄。

漢私印

漢私印即為漢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數量最多、形式最為豐富的一類。不僅形狀各異,朱白皆備,更有朱白合為一印,或加四靈等圖案作為裝飾的,進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帶鉤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還加上吉語、籍貫、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輔助文字,鈕制極為多樣,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兩漢私印仍以白文為多,西漢以鑿印為主,東漢則有鑄有鑿。

漢玉印

兩漢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貴稀少的一類。「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貴卿和士大夫的一種高雅風尚。一般玉印製作精良、章法嚴謹、筆勢圓轉,粗看筆劃平方正直,卻全無板滯之意。由於玉質堅硬,不易受刀,也就產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謂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於玉質的不易腐蝕受損,使傳世下印得以比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來面目。

官印

官方所用的印章。先秦時用印通稱「璽」。秦統一六國後,始有「璽」(帝、 王專用)與「印」(官、私均田)之分。歷代官印,各有制度,以別官階和顯示爵秩"一般比私印大,謹嚴穩重,多四方形,有鼻鈕,印文佈局自然舒展不亂。秦多用斯篆入印,字數不定為纖細白文,以田字日字為界格,疏密有致,自然生動。

承秦制,帝、後及諸侯王所用稱「璽」,列侯、承相、太尉、前後左右將軍、鄉亭侯,將軍部屬、郡邑令長等所用皆稱「印」,刊將軍所用稱「章」。職卑者用力口之弋謂半通印。皆用繆篆,也多為自艾樸實大方。魏晉時雖不如漢印精緻但刻劃瘦挺,章法錯落,自成一帆六朝印製漸亂,印也稍大,多率意刊劃,失卻漢魏挺拔風格。隋唐官印更大,為朱文,盤旋折疊,稱「九疊篆, 清晰秀麗。

武則天嫌璽音不祥遂改稱「寶」,宋元明清多沿用;印大逾四寸,印鈕改為直柄,從長寸許至長約一握,居印當中,所謂「印把子」,以示權力。元用蒙文入印。明沿用九疊篆入印,又有關防、長方形官印,多潤邊粗朱文。清多合用篆文、滿來。以隸書入印,有「右策寧州留後朱記」一方,係宋製,為後世八分入印之先河。

魏晉南北朝印

 魏晉的官私印形式和鈕制都沿襲漢代,但鑄造上不及漢印精美。傳世的給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較多,用刀如刻如鑿,書法風格表現為舒放自然,從而成為一個時期篆刻風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國傳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鑿款比較草率,官印未見鑄印。

隋唐以來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時代,印面開始加大。隨著紙的普遍應用,朱文逐漸替了白文。許多官印印背上開始有年號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並開始運用屈曲的「九疊文」入印(古代的「九」為數的終極,故有此名,並不一定要九疊,?可以隨筆劃的繁簡而變化)以便填滿印面。唐宋時代開始以隸楷入印,清代官印滿文,漢文兩體兼用,同刻於一印之中。無明清代各代農民政權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們珍視的革命文物。

宋元圓朱文印

魏晉以來,紙帛逐漸代替竹木簡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鈐蓋於紙帛,到文人畫全盛時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寫,印工攜刻的印章已詩文書畫合為一體,起到了鮮艷的點級作用,為書畫所喜愛。在這個階段,首先是宋未無初的書畫家趙孟頫對篆刻藝術人力提倡,由於書法上受李陽冰篆書的影響,印文筆勢流暢,圓轉流麗,產生了一種風格獨特的印章一「圓朱文」的印,為後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來的兄弟民族在漢民族文化的影響下,曾依據漢字書法創造了本民族文字,並把他們的文字倣傚漢字篆體用於官印,傳也較少,所見的印文有金國(女真)書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書,其中有許多文字還不認識。

半通印

印章形式之一。秦漢時期下級官員所用之印,其形為直長方,約為正方官 即之半,故名。揚雄《法言.孝至》謂「五兩之綸,半通之銅」,其綸指印 授,銅指官印。私印亦有長方形的。

封泥

我國古代公私簡牘大都寫在竹簡、木札上,封癸時用繩縛, 在繩端或交又處加以檢木,封以黏土,上蓋印章,作為信驗,以防私拆封  發物件,亦常用此法。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跡──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封泥的使用自戰國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後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鑒,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

私印

官印口以外印章的總稱。體制繁雜,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口(即穿帶 印、子母印、帶鉤印、六面印、聯珠印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 臣妾印、齋堂館閣印、詩詞印、收藏印、吉語印、花押印、象形印、迴文印朱白相間印等。

吉語印

揩以吉祥的詞語為印文的印章。常以大利、大幸、長榮、長富、宜千金、 宜子孫一類的言語入印。秦有小璽作:「疢疾除,永康休,萬壽寧。」也有姓名 上下加附吉語的。多見於漢代的兩面印中。

穿帶印

私印的一種。印體左右有孔,可以穿帶,故名。印的上下兩面都刻有印文, 大都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號,故又稱「兩面印」。盛行於漢代。

兩面印

即「穿帶印」。

朱白相間印

私印的一種。以朱、白印文相組合的印彰多見於漢代之兩面印中,有一 朱一白、一朱二白、一朱二白、二朱一白、二朱二白、三朱一白等。一般 左右分朱自,也有上下分朱自的;筆畫少者作朱文,筆畫多者為白文,並把白文列成滿白,使朱白之間,各適其宜,致整方印融洽調和。朱白的原則大致根據筆劃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劃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劃較少,白文則相反,從而達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諧效果,這類印大多工穩的私印,未見用於官印。

子母印

子母印又稱「璽印」,是大小兩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印文多作朱文。始於東漢,盛於魏晉六朝。一般 鑄有獸、龜等鈕,外大印為母,鈕作圖獸空其擾,內小印為子,鈕作子獸,可套入大印內,合成母抱子狀,因稱

「子母印」。有母印鈕作獸身,子 印鈕作獸首,套合成為完整獸形者,故也稱套印。有一母一子的套印、 母三子的二套印等。在一方印章的體積中,兼備了幾方印的使用價值,古代印匠的工藝水平由此可見。

套印

由大小數印套合而成的印章。漢代之「子母印」即套印之一。套印分若干層,有多至五六層者,每層(即被套的每方)五面都可刻印。最末一層為小方 印,可刻六面。明清以後,為便於攜帶,套印多以銅、石、牙等製成。

象形印

亦稱「圖案印」、「肖形印」。刻有圖案印章的統稱。古代象形印,一般刻鑄 有人物、動物等圖像,取材寬廣,渾厚古樸,簡練生動。多白文,一為純 圖畫,一為圖畫中附有文字,今所見者以漢代居多。

圖案印

圖畫入印自戰國到漢魏都有,以漢代為最多。又稱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樣,簡練生動,除了人物、鳥獸、車騎、吉羊、魚雁等圖案外,常見以吉祥的四靈(龍、虎、雀、(鳳、龜)入印的,這類印又稱為「四靈印」。

鑿印

刻印的一種方法。指在預製的金屬印胚上鑿刻印文。也指用此法到成的印 章,文字錯落有致,大都為將軍印和頒發給少數民族的官印,流行於漢魏晉南北朝。其起源相傳因軍中官職往往急於任命,印信大都倉促鑿成,故別稱「急就章」。此法為後世篆刻家所倣傚。

急就章

見「鑿印」。

鑄印

製作金屬印章的方法。通常先刻蠟模,用黏土作范於模之四周,熔金屬澆注 入泥范而成,故也有將鑄印稱為「撥蠟」的。古代鑄印,有只鑄印胚,後刻 鑿印文的;有印胚印文同時澆鑄的。印文精巧工整,別具一格,為後世篆刻家所取法。

撥蠟

見「鑄印」。

六面印

突起者為印鼻,有孔可穿帶,鼻端刻一小印,其餘五面均刻印文,因稱「六面印」。流行於南北朝。明清以來,正方 或長方形六面都刻印文的,也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一小印,連同其餘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一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於庸俗,遠不及漢印的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一為之。

迴文印

印文迴旋 排列的印章。方式有多種。最常見的如古代雙名印,為使雙名相 連,避免分置兩行,從姓開始採用從右到左、從左到右(即逆時針的方向) 排列,即在姓下加「印」字,作「姓印某某」。迴文應讀作「姓某某印」,即先橫 向左讀,再從上向下讀,隨後橫向右讀而止。

將軍印

 將軍印也是漢官印中的一種。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軍中急於臨時任命,而在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成的,所又稱「急就章」。將軍印風格獨特,天趣橫生,對以後的藝術風格有很大影響。漢代的將軍用印,普通都不稱

「印」而叫做「章」,這是軍印的一大特點。

雜形璽

 戰國以來的印章中,雜形璽也是甚為別緻的一類。其式樣沒有定例,大小從數寸至數分不等,變化極為豐富,除了方圓長寬更有凹凸形印、方、圓、三角合印,二圓三圓聯珠,以及三葉分展狀等,朱白都有,不勝枚舉。雜形璽因其獨特的諧趣與官印的莊嚴、沉著的要求不同,故只用於私印。

成語印

成語印自戰國開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語達百餘種。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萬」、「出入大吉」等,成語字數不等,自一、二字始,多達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為死者殉葬之用。

朱記

一種印章的別稱。有二義:一指唐代以後官印之一,印文中刻有「朱記」二 字;二指魏晉以來,以紅色顏料鈐在紙帛上的印文。

花押印

印信之一。係鋪刻花寫姓名的印章。花押印又稱「押字」,興於宋,盛於元,故又稱「元押」。元押多為長方,大多沒有外框,一般上刻楷書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從實用意義上說歷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偽的作用,作為個人任意書寫,變化出來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種文字,只作為個人專用記號),自然就更難以摹仿而達到防偽的效果,因而這種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時代。別稱「元押」、「元戳」、「戳子」。花押印及元戳。

元押、元戳、戳子見「花押印」。

關防

印信之一。長方潤邊,朱文居多,始於明初。取「關防嚴密」之意,故名。 明太祖為防止群臣預印空白紙作弊,將方印左右對分,各執其半,以便拼合驗覈。關防係由半通印演變而成。清代職官所用方形官印稱「印」,臨時 派遣的官員用長方形官印稱「關防」。
閑章

指鐫鋪刻姓名、地名、官職以外之印。秦漢吉語印演變而來,一般用於書、 晝上。

印泥

亦稱「印色」。魏晉前用竹簡、木札,印章多鈴於封發簡犢的呢塊上,作為憑記,稱為「封泥」;「印泥」之稱,由此演繹而來。後世印章使用方法改變,多以有色顏料鈐於紙帛此種塗料即為「印泥」。上等者均以硃砂、艾絨、油料等調拌成。

印色即「印泥。

印譜

輯錄璽印作品的書籍通稱。據說始於宋徽宗《宣和印譜『後有晁克一《集 古印格》、姜夔《集古印譜》等,均伕。明代顧汝由、顧汝修以所藏銅、玉印近二千方輯為《集古印譜》,為世所重。晚明以來,隨著篆刻發展,輯錄印譜 之風益盛,有彙集古代鈴印者,有輯錄個人或各刻印者,有刻詩詞、格言者。也稱「印存」、「印集」、「印式」、「印舉」等。以清代汪啟淑《飛鴻堂印譜》、陳介祺《十鐘山房印舉》、現代丁輔之《西冷八家印選》、丁輛之、葛 書徵、高絡園、俞序文四家藏印集成《丁丑劫餘印存》等最著名。

九疊篆

摹刻印章用的篆字別體。始見於宋代。筆畫折疊均勻,填滿印面。折疊多寡, 根據筆晝繁簡而定,有多至十疊以上者。九為數之終,「九疊」,形容其折疊之多。九疊篆官印,都作朱文,盛行於宋元。

分朱布白

根據入印文字進行構圖的一種章法。指把印文的筆意、疏密、屈伸、長短、 挪讓、承應、肥瘦,安排得當,而成佳構。如處理不當就會減低印章的藝術效果。

白文

指鐫刻成凹狀的印文。用這種印章鈴出的印文為朱地白字,故也稱「陰文」。

陰文 見「白文」。

朱文

指鐫刻成凸狀的印來。用這種印章鈐出的印文為白地朱又故也約「陽文」。

陽文 見「朱文」。

印鈕

古代的璽印大多有鈕、以使在鈕上穿孔系綬,繫在腰帶上,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漢代開始,以 龜、駝、馬等印鈕來分別帝王百官。例如高級官史使用龜鈕、駝鈕、蛇鈕則是漢魏晉時授與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見的鈕制。歷代鈕制形式為豐富,其中以壇鈕、鼻鈕、為最常見。

側款

亦稱「邊款」。刻於印側的題記。隋唐以來官印周圍刻有製印年月、編號及 釋文等的通稱。明代以後篆刻家在印側或頂端刻年月、姓名,甚至刻詩又、圖像等,多為陰文,問周陽文。

邊款

即「側款」。

拓款

顯示印側款識的技法。將刻好側約的一面,鋪上拓紙,籐少許清水,使拓 紙濕潤無縐紋,再取薄而堅韌的紙覆在拓紙上。用棕刷(俗稱棕老虎)刷之,刷的過程中,經常更新覆紙,不使刷破,以免損壞下面的拓紙。待收 燥時,揭去覆紙,再用拓包(用棉花一團,外包呢絨,再裹上紡綢,紮成小 圓形),蘸墨(墨以重膠為佳,易使拓面光亮)複打三、四遍即可。濃者謂之烏金拓,淡者即蟬翼拓。

印蛻

亦稱「印花」、「印模」。指印章刻成後所鈐蓋的印樣。先以刷子除淨粉屑 然後在印面上蘸勻印泥,蓋在紙上。鈴蓋印樣時,下面摯紙厚薄宜適當以免失真。

印規

鈐印定位的工具。一般用厚約0.5公分堅硬小木片,鋸成曲尺形,磨光髹漆 而成。使用時以印規定位,印章緊貼曲尺形內側二邊鈐下,正確而不斜敧。可使鈐出之印

鐵筆

指刻刀。。篆刻以刀代筆,故名鐫刻印章的別稱。故名。也作鐫刻印章的別稱。

刀法
鐫刻印章時操刀的技法。是使篆刻取得高度藝術水準的一種重要手段。由於刻者的藝術觀和刻刀大小、厚薄、利鈍,以及運刀的方向、角度、快慢不同而形成各種刀法。前人有用刀十三法之說,但其主要刀法則為切刀與沖刀二類。
印床
鐫夾刻印章的工具。用堅木一段,中鑿巨孔,鋸丟其上部中間三分之一,使成「凹」狀,凹處配置若干厚薄不等

的木比用時以木片在凹孔內將印章軋緊,不使動搖,便於鐫刻。也有以其他材料及方法製成的。

印材

印章用的材料。種類很多,如金屬、晶、玉、獸角、象牙、竹、木、瓷石 和化學製品等。石章主要有青田、壽山、昌化等種類,質量因地而異,但一般都鬆脆爽利,容易鐫刻。
昌化石

鐫刻印章的一種石料。因產於浙江昌化,故名。有紅、黃、褐等色,而以灰白色居多,是常用的製印材料。質略透明,如熟藉粉狀者,名「昌化凍」。石身有鮮紅斑塊,狀如凝結之雞血者,一般含有雜質,名「雞血石」;有大

量紅色斑塊而石質純淨者,極其名貴,為印材之上品。

雞血石

見「昌化石」。

青田石

鐫刻印章的一種石料。因產於浙江青此故名。色彩豐富,青色居多,是印章及工藝品的常用材料。以色青質瑩的「白果凍」及「蘭花凍」較為名貴,是製印章的上品。

壽山石

鐫刻印章的一種石料。產於福建福州壽山,故名。色彩豐富,是印章及工藝品常用的材料。石質晶瑩如羊脂者,稱「白芙蓉」;晶瑩而帶黃色者,稱「田黃」,遍體呈蘿蔔紋者尤珍貴,為印材之上品。

田黃石

見「壽山石」。

皖派

篆刻流派之一。明代何震開創。後繼者有蘇宣、程樸等。事學秦漢,風格樸茂蒼秀。到明未,汪關父子一變何震之法,專攻漢鑄印,以工整流利為其特點。至清初,安微縣人程邃、巴尉祖、胡唐、汪肇龍努力改變當交的習氣,在篆法佈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稱「歙中四子」。

鄧石如以小篆及《三公山碑》入《禪國山碑》的體勢筆意入印,形成「鄧派」; 鄧為皖人,故也稱「皖派」;後繼者有吳熙載、徐三庚等;所作講究篆勢,善於變化,運刀如筆,流利清新,藝術成就較高。

這種注重籍貫忽略藝術風格的劃分方法,常常缺乏嚴密的科學性。故往往同屬皖派,風格卻截然不同,這就是我們應當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響廣泛,浙江山陰的董洵、王聲、江陰的沈風,甚至浙派創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莆田派

篆刻流派之一。也稱「閩派」。傳為清代莆田宋玨開創,因名。學秦漢璽印, 並受文彭、何震影響,風格清麗。宋玨擅八分書,曾以八介入印。後繼者有吳晉等。

閩派

見「莆田派」。

浙派

浙派是與皖派同時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清乾隆時由丁敬創始,黃易、蔣仁、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繼之而起,由於他們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後人就把他們連同傚法他們藝術風格的印家,總稱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稱「西冷八家」。浙派與皖派一樣,都崇尚秦漢璽印,刀法上成功地應用澀堅挺的切刀,來表現秦漢風貌,以其古樸雄健的風格有別于于皖派諸家的柔美流暢,所以有「歙(皖派)陰柔而浙(派)陽剛」的評論。浙派藝術支配清代印壇這一個多世紀,影響極深遠。

西冷八家

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八人。

鴛湖四山

指清乾隆至道光年間的四位篆刻家。即錢幾山(善揚)、文後出(鼎)、曹山彥(世模)、孫佳山(三錫)。因均在浙江嘉興,嘉興南湖又名「鴛鴦湖」,諸名又均有「山」字,故稱。

西泠印社

研究篆刻的著名學術團體。清光緒三十年(1904)由丁輔之、王禔、葉為銘、 吳隱等創辦於浙江杭州的孤山西南麓,地近西冷,因以名社。第一任社長為吳昌碩,曾出版印學、印譜及書畫方面著作頗多,對印學界很有影響, 且度藏漢碑、印章、印譜及名人書畫真迦極富。
1963年六十週年時,始組理事會,還張宗祥為社長。該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地處孤山風景區,也是西湖旅遊勝地之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