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评论,大多是从舞蹈作品的表现内容、主题、结构及所使用的方法、材料、手法出发,试图寻找具有个性经验、个性特征及探索途径的认知与评论,以便形成具有普通性、规律性乃至超前性等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法则。
看舞蹈,说舞蹈,人人可为之,“好”与“差”、“美”与“丑”,无妨“信口开河”。看舞蹈,写评论,却难而又难,图一时兴起,终究是不得而为。“实话实说”——敝人“击键为艰”。
观众看舞蹈,如同“身临起境”地陷入到一种“手舞足蹈”的“动态世界”,流动、虚幻的舞蹈图像使观众的心身、思想、情感,总是处于一种“转眼即逝”的紧张状况之中。读者看评论,松弛且客观,文本的“再读性”使读者在咀嚼中获得“思想”的反复、扩张或“交锋”。
于是,看舞蹈后的“三言两语”,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印象搜寻过程中的、并非完全理性化的“即兴”评说。看评论,尽管评论文本解读的对象对于读者而言,或是曾“看过”、抑或是未曾“看过”的舞蹈、舞剧作品,此时的“评论”,便成为唯一引导、参阅的文本,必定遭遇读者非常“理性”的审视与批判。
正如欣赏者在“看舞蹈”时不能对某一个舞蹈、舞剧作品作出同样的认定一样,舞蹈评论也将在评论者各自的思考中显示出并非完全一致的“结论”,结果是,读者在“看评论”中所产生的或同或异的“认识”、“看法”等,便引发出“评论”之“评论”的“争端”。
“评论落后实践”,不一定就是评论“自身”的“落后”,一个时期的意识形态、社会崇尚,影响、制约着“评论”在内的方方面面。
“海侃评论”,构成了时下文艺评论的一种现象。商品社会,端人碗筷不知所以地胡诌几句,可能是不得而为之。例如,动辄就是“划时代”、“精品”、“经典”、“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倘若“羞耻心”尚未泯灭,定令读者、听者、创作者燥热、难堪?就“圈内人”的舞蹈评论而言,看来还算理性,但是隔靴搔痒、避实就虚的“套话评论”却时有可见,阅读中,感觉了其舞蹈评论不愿因言论的刺激致使创作实践者的“可能伤害”,或许,还有些出自“话语权”、“批评权”的心理障碍?
仔细品味,有时评论的文字“游戏”得很有趣,介绍内容,描写情景,千余字的舞评更像是一份舞蹈作品的“大纲”或“结构计划”的提示与补充说明,也许,这给那些许多未曾欣赏过这个或那个舞蹈、舞剧作品的阅读者,提供的是一种详情的介绍与想象的牵引,如果加上舞评者稍多一点的“自我陶醉”,便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地获得某种“想当然”的提升,末了,写上几句“如果”,“这样、那样”,“或许、更好”什么的“意见”,以此便显示了其“评论”的公正。
这种但因所求而言不由衷的舞蹈评论,表面上虽说顾及了舞蹈的“动态模式”在向“文本模式”转化时,其叙说、书写的“特殊性”,亦避免了矛盾,平和了焦点,然而作为读者在这样的阅读中,却难以获得更大的思想撞击、寻思与收益。
与此同时,那些话中有话的玄机暗藏,点东击西、正文戏说的冷幽默和等等深藏不露的“智力游戏”,不但体现了在这个一夜可成名、一夜可暴富的“超女”成为公众崇尚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评论”的一种“老谋深算”,亦确实体味出当前舞蹈评论者面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异变、游离所滋生的几分无奈、几分茫然的“精神错乱”。
时有寻思,当舞蹈编导、创作成为大批量的“制造”,成为技术性的“制版”,成为“模式化”的“大一统”,就其舞蹈作品的自身而言,究竟还有多少的创新与成就可供评论?看来,舞蹈、舞剧“经典”的成就,或许会要成为这个“浮躁”时期的一种奢望——一部芭蕾史,上下五百年,能称为“经典”的屈指可数,如此,评论的“修辞”还须谨慎为之。
将舞蹈评论放置在当代社会的这个大范围中,它更多承担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将个人的学识累积与审美判断转化为认识论或方法论的“文者自负”的社会行为。将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形态及价值判断放置于“多元化”的语境中,评论的“多元说”或许构成了当今舞蹈评论的一种思考的角度与探索途径。
“多元化”与“多元说”互动后的结果是,舞蹈编导、创作的多样化必然引起舞蹈评论的角度、途径的扩张,一方面,它在“与时俱进”中拓展了舞蹈评论的范围,另一方面,进一步凸现出舞蹈评论中有关“评判标准”的复杂性。因此“多元说”有可能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其评论因此变得“模棱两可”。
一旦舞蹈评论成为一种自说自话的“唯我论”、“睁眼瞎”,成为深藏不露的旁观者,成为不问红白的吹鼓手,其舞蹈评论的社会性、公正性、导向性、价值性、责任感……可否保持、发扬?
舞蹈评论,大多是从舞蹈作品的表现内容、主题、结构及所使用的方法、材料、手法出发,试图寻找具有个性经验、个性特征及探索途径的认知与评论,以便形成具有普通性、规律性乃至超前性等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法则。
在这里,无论是舞蹈评论的视野放在广阔、深远的社会层面来进行宏观叙述,或单就作品的呈现状态,就其形式、形态的审美评价,其理论的“抽象叙说”与作品的“具象分析”必定会受到舞评者自身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素养的积成与习性的制约。
从“本体论”的角度,着重形式的评论更多看重的是对舞蹈动作形态、力度、空间、时间等方面的破译,从“文化论”的角度,将舞蹈置入“大文化”范畴来研究,其意义是对舞蹈的人文精神与舞蹈文化的交叉性、承传性、广博性的追踪……在这里,理论、评论的发展,如同螺旋环升承前启后,无论是新视觉、新角度的发展与述说方式的变更,抑或是资料、材料、名词术语的引进、引用;无论是务虚或是务实,中国舞蹈理论、评论“气势”已成。
如果说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舞蹈评论其体现得更多的是有关“世界观”、“艺术观”、“生活观”方面的宏观性引导;八十年代着重的是有关“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等意识形态的反思与倡导;
九十年代以后,舞蹈理论、评论便逐步朝向于“本体论”、“形态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开拓与研究,然而,面对今天以“市场”、“商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关键词”的舞蹈、舞剧创作,舞蹈理论、评论又如何应对?当然,每一个时期的理论、评论的“观念”形成,都打上了显而易见的“时代烙印”,而且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任何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往往会遇到一种不可超越性的规定与阻力,但作为舞蹈理论、评论的一名阅读者,感受更多的却是,对任何一个时期、一种现象的把握,一种思想的求索与理想的引导与推进,从来是属于那些最具有眼光、境界的领军性人物。
欣慰的是,面对舞蹈理论、评论的著作文海,已使我们逐步感触到中国舞蹈理论、评论队伍的鲜活生气与蓬勃生机,看到了一批批历经寒窗苦读、甘于寂寞、面机击键的舞蹈理论、评论家们,为读者、为舞蹈实践者开启的一扇扇智慧的天窗。
其实,舞蹈理论、评论的阅读,如罗斌所言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体验,当然,这一切的获得,取决于舞蹈理论、评论的可读性、鲜活性、前沿性,以及文本作者内涵的修养与洞察力,挥洒洋溢的才情、智慧与文采,亦当然,也离不开读者自身成就的舞蹈经验、文学经验及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