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晚上的舞蹈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纯粹的舞蹈节目在数量上明显增加,相比2010年与2011年春晚的两三个,今年则多达七个,分别是《雀之恋》、《龙凤呈祥》、《老妈妈》、现代芭蕾《天鹅湖》、《舞动冰凌》、《机器人总动员》、《眷恋》;另外,舞蹈节目的艺术样式相当多元化,从表演者来看,既有如杨丽萍、李倩这样的优秀专业舞者,又有如四川广元的《老妈妈》的业余舞者;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舞蹈类型,还囊括了一些边缘交叉地带的新舞蹈,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创新基地研发创作的《机器人总动员》,从《中国达人秀》中崭露头角的胡启志带来的水晶球技艺舞蹈《眷恋》。
然而,如果以惯常的艺术创新角度看待这些作品,华丽落幕后唯有杨丽萍与王迪表演的《雀之恋》能够烙印在心中。杨丽萍这棵舞坛常青树,真正为中国舞坛所罕见,她能够清醒地在众人趋之若鹜的艺术大潮中另辟蹊径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够将民间舞蹈凝炼成一种精神的同时又做到雅俗共赏、引领潮流。《雀之恋》无疑是她个人风格的延续,延续了《雀之灵》中拟形又超脱于形的精髓,空灵之雀被赋予了天真纯美的人性,在展现雀儿的爱情故事之时又融入了现代元素,比如现代舞的运动方式、现代人体彩绘艺术等。而其他的舞蹈节目在创作方面乏善可陈,不管是有着点题重任、场面华美壮观的《龙飞凤舞》,身负一定的社会主题、表现山村留守老人的《老妈妈》,还是应时应景、由专业舞蹈团体创作演出的《舞动冰凌》,由于缺乏舞蹈语言、舞蹈主题等方面的创新,难以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如果我们以电视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待今年春晚的舞蹈,值得肯定的是春晚舞蹈逐渐找寻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春晚是电视孕育出来的晚会样式,电视从属于大众文化,所以春晚带有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双重属性,春晚也正是在一步步探索大众化、电视化的过程中成就独特的自我。所以,作为春晚中的组成部分,春晚舞蹈的某些特征必定因此而存在,比如注重视觉感官感受,主题主流而浅显,舞蹈风格种类新颖多变,节目短小而紧凑等。其实从大众文化与电视文化的视角,我们不必过于苛责春晚舞蹈,也正是得益于春晚这样的平台,才能使舞蹈有多样化多层面的发展,笔者坚信,舞蹈作为一门“原艺术”应该具备高雅与通俗的循环共进。
当然,这并不是说具有电视大众文化属性的春晚舞蹈不需要艺术创新或艺术水准,只是我们不能拿统一的标准来看待剧场舞蹈与电视晚会舞蹈。在任何一个艺术层面都应追求精益求精,也同样能产生具有它的文化标志的艺术精品。胡启志能把街头杂耍艺术表演得出神入化,他的水晶球是否为我们带来了某些启示。愿春晚舞蹈更好,舞蹈因春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