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职业显奉献本色。熊云1979年毕业于南川师范,因天资聪颖、学习刻苦、能力出众,受到许多薪水颇高单位的“青睐”,父母也在暗地里为她“物色”了有一定发展仕途的理想单位。可她与众不同,毅然选择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职业,留在师范任教。没过多久,她又一次不顾家人的“情面”,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大胆选择,主动申请调入当时一盆如洗的文化馆工作。十分充足的理由:既能干自己喜欢的舞蹈事业,有利于特长的发挥;又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一干就是三十年,还乐此不疲。因熊云的出现,使曾死气沉沉的舞蹈场景一下子变得朝气蓬勃。无怨无悔的选择,反衬出其品德之高尚。
播洒爱心树人间正气。由于熊老师舞艺精斟,教学方法先进,所教学生在区、省、国家级大型舞蹈比赛上频频获奖。因此名声大振,慕名而来的舞蹈爱好者络绎不绝。面对学员爆满的情况,熊老师采取“方便学生,辛苦自己”的方法,实行“因人施教”,小学阶段学龄儿童分成(5—6岁、6—7岁、7—8岁、8—9岁、9—10岁、10—11岁……)不同年龄学习班次,科学地按儿童的身理、心理、体质发育状态,开设不同舞蹈知识难易程度、技能深浅进行系统的舞蹈基础知识教学(开设六门课——“形体素质课”“中国舞分级考试教材课”“民间舞课”“外国舞课”“剧目课”“创作课”)。外界都认为熊老师“发财”的机会到了,不知内幕的人还初步估计:目前为止,熊老师一定有几百万的资产。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所收学员费用在全国及周边地区均偏低,近乎“义务”。除去正常的房租、水电、教具、教材、清洁、保育、保卫、管理等费用的支出外,所剩无几。辛辛苦苦挣得的钱财一分也舍不得花掉,省吃俭用,被亲朋好友美其名曰为生活上的“吝啬鬼”,社会上的“慈善家”,几乎全部所得除了拿来捐献给聋哑人、以及家境贫困考上大学而无钱读书的学生和赡养孤寡老人外。还拿来用于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经费不够就扩大招生的范围和数量……坚持“以文补文,以舞补舞”支撑山区舞蹈活动事业的发展。
辛勤书写绚丽人生。与勤奋为伴,以真诚为友,用牺牲作代价,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工作。为了不误人子弟。熊老师节衣缩食,不辞辛劳,积攒钱财先后自费到区文工团、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四川省群众艺术馆、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北京舞院、中国舞协多次参加培训。空闲之余,就争分夺秒挤时间看文学书籍,积极参加汉语言文学自考,学习音乐,培养练习用普通话讲故事的能力等,增强舞蹈内涵及素养。在舞蹈培训过程中,寓教于乐。为了让学生心灵圣洁,消除紧张疲劳,不时讲富有哲理的故事,唱优美动听的歌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好舞蹈,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她时常告诫学生的一句话。带着火一样的热情,迈着青春的步伐,踏入教学舞蹈的生涯,一站不知不觉就是三十年,直到满头白发、颈椎骨质增生、尾椎骨折、额骨破损、心脏病加剧、肿瘤又不断病变——现在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中午常以方便面度日,忘记了休息,从早忙到晚,每天汗流满面。血液里流淌的全是舞蹈,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舞蹈事业。
既是在传授舞蹈技艺,又是在用“大爱”精神给学生注入圣洁灵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舞蹈故,两者皆可抛。”这或许是对熊云老师的真实写照。她像一株暗香浮动的茉莉花,总喜欢默默无闻为人们做贡献。
熊云,女,51岁,汉族,中共党员,重庆市南川区文化馆职员兼该区舞蹈协会会长。重庆市南川区推荐。该同志用真诚打动了舞蹈之神,尽管现在身患重病,依然没有放弃对舞蹈事业的热情,兢兢业业致力于教学。天道酬勤。所编排节目全国获奖作品5件,参演2件,重庆市及四川省获奖作品32件,参演作品5件。南川区获奖作品32件,参演作品93件。桃李满天下,所教学生有数十人任大学舞蹈教师和专业舞团编导。紧跟时代步伐,让“精雕细刻”的舞蹈精品,源源不断地走进军营、走进机关、走进企事业单位、深入农村、深入群众,送上旅游景点、送上省级国家级演出。为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服务地方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光辉事迹。坚持“以文补文,以舞补舞”,全力支撑山区舞蹈活动正常开展。先后荣获南川“优秀知识分子”、“文化工作先进个人”、“春节文化活动先进个人”、“撤县设市庆典先进个人”,涪陵“民舞集成先进工作者”、“农村文化先进个人”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