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2008年4月23日日文章:外国舞蹈家眼中的少林:“我想永远留在这儿”
舞蹈指导斯蒂•拉比•彻卡维对少林寺的拜访不止是合作之行,更是一次精神之旅,以下是他日记的节选
比利时新派舞蹈指导斯蒂•拉比•彻卡维已对少林僧人传奇般地武艺着迷多年。他童年时就是李小龙的影迷。当考虑和僧人们合作一个舞蹈作品时,他更想了解的并非僧人们的功夫,而是其背后的哲学:僧人们从周围世界获得的灵感,辨识其他生命和自己知觉的能力。
2008年一月下旬
去年夏天我到过少林寺两次,所见所闻令我非常惊讶。这里风景秀丽,依山建,但和我想象地并不完全一样。僧人们用手机打电话,可以听流行音乐,互联网也很方便。他们告诉我这很正常,因为少林寺总是立于新科技的尖端。当年纸张发明出来后,他们就迅速采用了。这种开放性很好,因为这意味着僧人们会容易接受我的想法。
第一次开会的时候,我们谈到了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功夫纪律如何与外部世界相连接,如何在精神上和动物及环境沟通。我在考虑如何将这些概念演化成故事。雕刻师设计了一套盒子,用来代表不同的地点——房屋,村庄,墓地,岛,莲花,甚至是僧人自己的身体。
二月/三月上旬
这里很冷。有时会下雪。僧人们身体非常好,不需要任何暖气。大多数僧人都很年轻,约莫21到22岁。我向他们展示安东尼做的盒子,并解释如何使用盒子当砖头搭建不同的布景,他们非常热心。他们很快就组织好,完成了布景的搭建,就像我哥哥和我过去玩乐高一样。
这里的生活规律很适合我。僧人早上六点起床进行热身慢跑,我则从七点半开始在宾馆房间做瑜珈。我和他们一起在寺里吃斋。我已经坚持素食17年了,因此这里对我来说是个天堂。我不喝酒也不抽烟,因此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没什么留恋。这里太棒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
三月
在观察并指导了僧人几周之后,我开始试着自己练习一些他们的动作。他们做的一切都那么优美,尽管有些动作事实上可能会伤着你的胳膊。有一个旋转的动作在稀薄的空气中看上去很可爱,但是当试着和一个僧人比划时,我差点被扯到地上。令我惊讶的是,某些动作十分熟悉,就好像是跨文化版本的舞蹈元素。比如有个像海豚一样的弹肩动作,我就在自己的舞蹈编排中使用过。有些跳跃在我看来更像是爵士乐而非功夫。
我们在构建最后用来叙述“佛经”的故事。我开始和一个年仅10岁的小和尚一起工作。我们叫他冬冬。在一个由盒子组成迷宫的场景中,他像一只兔子穿过迷宫,直到被其中一个盒子困住。另一个场景中,盒子构成了一朵莲花,他则像年轻的佛陀一样坐在中央,进入难以置信的沉静状态。某种程度上说,冬冬是最理解我的。因为他具有儿童的想象力,不用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而是径直去做。他天真无邪,却也聪明伶俐。
四月
我(从莫斯科)回寺里没多久,雕刻师带来了我自己的舞蹈演员,我发现他们非常困惑。我和这些僧人在一起有一段时间了,突然之间有这些人看我们的表演,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建议。要比较他们之间所有的差异是很困难的,但主要的区别在于,僧人很喜欢快速移动的布景,而欧洲人特别是雕刻师,则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欣赏形象。
但是僧人还是对我的舞蹈演员在场很感兴趣,他们学到了一些欧洲人的动作,而对于类似于嘻哈乐的动作学得最快。他们会从音乐录像中认出这些动作,而对那些意义不明的动作则觉得比较困难。
随着在寺里结束日期的到来,我能感觉到时间滴答的声音。现在我真的开始怀念这里了。我也问过僧人们到英国表演“佛经”有何感想。他们并没有特别激动,倒是有些人从没去过西方,想去看看大本钟和大众旅游景点。他们想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生活的。
僧人们对出行条件并不挑剔,只要有简单房间睡觉即可。当我问起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场地热身和彩排时,他们笑着说可以去公园跑步。我想这倒可以成为伦敦一景:一群少林僧人在公园慢跑。(编译: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