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时代,也有过消沉匿迹的时候。辉煌与消沉里,形成了独特传统。这种传统,可以具体说是社会信仰的仪式性外化,大业告成时的功成作乐,皇亲贵戚的声色享乐,普通百姓的岁月酬谢。历数中国古代舞蹈史册,多有记载的,是舞蹈与皇朝重大事件的结合,以及观风俗、知世情、察民怨、传教化的乐舞观。正所谓:“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乐行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中国古代乐舞传统中辉煌一面的记载是相当充分的。先秦乐舞之富于想象力,汉代百戏之光怪陆离,南北朝乐舞的大交流和广采博收,盛唐乐舞的宏大张扬,宋代乐舞的民风淳厚,以及熔融于戏曲艺术中的元明戏曲表演性乐舞等等,均在中华民族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至清末民初,民俗舞蹈仍旧活跃在民间广场上,并且已经出现了半职业的艺人,以在各种场合内表演歌舞为生。由他们中的佼佼者牵头,以各地民间歌舞小戏为艺术的基础,出现了一些地方性的、松散的歌舞表演组织,传承着千年以来民间舞蹈的精华。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此时已经积累了大量动作艺术方面的经验,不但古代剑舞、绸舞、袖舞等得到了保存,而且有了梅兰芳等一代艺术大师在《洛神》、《天女散花》等剧目中的创造性表演,还有了齐如山《国剧身段谱》这样的理性总结中国人体动作艺术规律的书籍问世。
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时,秦汉舞风已经烟消云散,大唐盛乐也已时过境迁。宫廷舞蹈在贫弱的国力下难以为继,舞蹈在人们的心中已经不再重要,甚至在城市日常生活里绝迹。祭祀孔子的乐舞大概是那时唯一可见到的乐舞,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舞者都是低贱的女性,其身份和职业性质几近妓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20世纪的中国舞蹈迈出了自己的艺术步伐。
19世纪末,鸦片战争的炮火硝烟尚未散尽,西方文化已经登陆华夏大地。开放的沿海通商口岸,让国人看到了“王土”之外的许多令人惊奇的事务,看到了“别人”的强大。当代表着西方文明的各种“洋玩意儿”乘着西方的炮舰进入古老的华夏领地时,随之而产生的是多种现实的、深远的影响。对于舞蹈历史的发展来说,有两个重要结果:一是欧美舞风的传入;二是中国校园舞蹈的兴起。
欧美舞风的传入从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1886年4月19日,西方车马利马戏团在上海拉开演出大幕,节目有杂剧、跑马、驯狮、杂耍以及四人击掌为乐和鼓舞等等。5月份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对此事作了报道。虽然舞蹈在这场演出中占有很小的分量,但是舞中的娱乐性质却让熟悉祭祀乐舞或是宫廷表演的中国人开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