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提起中国皮影史,是不能没有“涿州”二字的,有人考证,现在北京、唐山,甚至承德、辽宁一代流行的皮影戏来源就是保定涿州的皮影。涿州影用语较为讲究,文学性较强,而且通俗易懂,可谓雅俗共赏。在中国皮影的历史上,曾有着涿州皮影光彩的一页。

早在明万历年间,皮影就在甘肃东部地区的华亭一带流行,后又传播到邻近北京的涿州一带,又从涿州传到北京的西部和北郊。那时用的是大影人,唱高腔,用打击乐器伴奏,特别富有西北高亢的风格,后来被称为“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演出时使用的文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小三弦等,随之就有了伴奏音乐和过门。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琴腔、垛板、还魂调、悲调,曲牌有“三赶七”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涿州皮影的影人最明显的独特之处就是旦角头像从脑门到鼻尖为一条直线。剧目主要为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比如《西游记》《白蛇传》《三国演义》《大英节烈》等。涿州皮影的剧目一般用语比较讲究,文学性较强,并且通俗易懂。

“一担挑”艺术世代传承

有文字记载的影戏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的影戏已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艺术上日益成熟,北宋时都城汴梁已有影戏的演出。那时的影戏有手影戏、皮影戏(包括纸影戏)、大影戏,其演出的盛况在宋人的笔记中多有记载。

此外,宋代不但有了关于影戏的记载,更重要的有关于皮影艺人名字的记载和专门雕刻影人的行业组织的记载。《东京梦华录》中有“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的记录。南宋书中关于艺人的记录更多。

到了元代,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众多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制作考究的皮影道具

千百年来,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皮影的制作过程是:首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连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