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发源于秦地。有关皮影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汉书》。其后干宝的《搜神记》和北宋高承的《事物纪原》也有记述,二者大体一致:“故老相承,皮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方士),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不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李夫人像也……由是世间有影戏。”这大约就是皮影戏之起源。一说皮影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孔子的学生子夏,夜晚用“影乐”吸引人,聚众讲学。
皮影的制作,“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纸不耐磨损,后改以牛皮、驴皮,并着色,刻制精工。
演映皮影戏的幕窗,小的二尺见方,大的三尺开外,白纱布做成,经鱼油浸润打磨,挺括透亮。晚清,以煤气灯作光源,映衬得纱幕熠熠生辉,戏中人物登台亮相,更加光彩夺目。
艺人在幕后操纵戏曲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艺人不仅手上功夫高超绝妙,嘴上还要说、念、叫、唱,脚下还要制动鼓乐,一台戏,有声有色,生旦净末丑,一人唱遍。
皮影戏的内容,不外乎说古唱今,演绎历代兴亡。小小纱幕,但见群雄逐鹿,运筹帷幄,千军万马,烽火狼烟,真乃“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还有天庭地府、神仙鬼怪、市井村野、草木禽兽故事,全活化在艺人的十指间。
中国地域宽广,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调。皮影入乡随俗,流入何方,便吸收当地戏剧、俚曲、方言。造型则融合当地民间绘画、雕刻、剪纸等,以适应八方百姓喜好,因而形成各地千姿百态、不同风格的皮影戏。
千百年间,天南地北,无论城邑村镇,无不见鼓声灯影,上至皇亲贵戚,下至士农工商,争相观看。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时代,皮影戏令多少人痴迷啊!
从清代至民国初,皮影艺术发展到鼎盛。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豪门旺族、乡绅大户延请名师刻制皮影,凡逢年过节、红白喜庆、祈福拜神、添丁祝寿时,都要拿出来请艺人表演。富庶之家,大都藏有一两箱皮影———这有点像今天家庭的录像带和光盘。
中国皮影,源远流长,它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自身臻于完美,还影响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少地方戏曲曲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的,而皮影戏的幕影原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皮影是世界电影之父。2006年,皮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