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2013年已过半,林兆华、赖声川、孟京辉等一些导演再无新戏,开始了重排自己的旧作。有人说,中国戏剧界开始集体吃老本。

做2011年戏剧年终盘点,我曾用这样一句话开头:“2010年,戏剧已经结冰;2011年冬天仍旧没有过去。”没想到的是,这场严寒又持续到了2012年,戏剧市场仍旧在困境中艰难跋涉,大导演们受人关注的新戏越来越少。反倒是小剧场让年轻一代的戏剧人看到了希望,除此之外,再无亮点。2013年已过半,林兆华、赖声川、孟京辉等一些导演再无新戏,开始了重排自己的旧作。有人说,中国戏剧界开始集体吃老本。

说实话,戏剧市场在2009年到达高点之后就一直下滑,包括创作。低迷是有惯性的。民营戏剧在喜剧类型上的过度释放,并未抓住机会提升品质,丧失了一次整体蜕变的机遇;老牌戏剧人也开始陷入到市场和艺术的纠缠不清中,出现了创作不逮的局面。现在三年过去了,困局没能突破。今年上半年,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两大院团都没有推出新戏,北京人艺复排了《白鹿原》,孟京辉也在创作盛年推出了他的成名之作《我爱×××》。再加上年初,赖声川的《如梦之梦》。不过,三部作品都是重排,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意义。

首先来说《白鹿原》。《白鹿原》是林兆华的心头宝。早在2002年,林兆华就和时任人艺副院长的濮存昕商量把《白鹿原》搬上舞台。2003年3月25日陈忠实将《白鹿原》的话剧改编权授予北京人艺。2005年8月26日北京人艺正式建组。2006年5月31日在首都剧场隆重上演。前后折腾了四年的时间。这部作品是林兆华田野剧场的一次实践,从这部作品开始,林兆华在实践上越来越与他喜欢的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的溯源剧场相契合。尤其是这部作品完全交给了一群陕西农民,其中的老腔,听得人热血沸腾,甚至影响了王全安电影版的创作。林兆华对《白鹿原》情有独钟的另一个原因是,小说本身蕴含的历史虚无感。这种情绪一直是林最近几年思考的问题,他对演员的放任和对舞台的游戏感,都是这种虚无感的表达。我们也可以说,林兆华到了这个年龄,重排是为了观看自己、观看历史。
赖声川的《如梦之梦》则不同。赖声川的戏在大陆这几年叫好又叫座,已经在精英消费阶层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在这种情况下,把制作难度最大的《如梦之梦》拿出来重排,是在享受着港台戏剧这几年在大陆的整体利好。可以说从《如梦之梦》开始,大陆市场完全为赖声川打开了。

最后说到《我爱×××》。这部戏当年的主演包括徐静蕾、郭涛,现在都是业内的大腕了。当年的孟京辉是一个创造力旺盛的导演,在剧场创新上,走在了中国实验戏剧的前头。但这么多年过去,孟京辉却再也未能让我们一窥他惊人的创新。虽然他正值创作的盛年,给观众的却更多是《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这些反复上演的旧作。这次重排《我爱×××》,孟京辉是要找回自己当年的热情,还是说这不过是又一次消费当年的名声?我们只能猜测了。不过如果孟京辉仍旧这样重复自己,恐怕他的光环会逐渐退却。

三部戏重排上演,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同的镜像,有喜有忧,也像一部戏。
(李蝴蝶,编剧,戏剧评论人,现居北京。)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