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丰润区小张各庄镇民间艺人张介敏的家,他和儿子正在为中国滦州皮影博物馆赶制一批影人。“这几件已经上完了色,还要再上点清漆,一来使色彩更加艳丽,二来不容易褪色,更易长久保存。”在老人熟稔地操作下,一个个造型精美的影人渐渐变得鲜活起来。
张介敏从事皮影雕刻已有50多年,从十几岁跟随父亲学艺,一直没有停止过制作皮影的活儿。如今,他27岁的儿子张熙军也成为皮影雕刻能手,一家三代传承并创新着这门古老的艺术。
一家三代痴迷皮影雕刻
在丰润,张家称得上皮影世家。“我从小就听爷爷唱影。”提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皮影演出的盛况,张介敏的脸上绽出笑容,“那时候没有别的娱乐,一说唱影,台底下挤得人山人海。”
张介敏的父亲张承志是唐山知名皮影艺人,中国文艺家协会、河北省皮影木偶艺术学会会员,曾任燕山工艺美术厂厂长。上世纪80年代,张承志组织制作的皮影作品曾经参加广交会,备受外商赞誉。
在父亲的影响下,张介敏从十几岁就操起了刻刀,后来又拜著名民间艺人阮贵忠为师,苦练皮影雕刻技艺。“学习皮影雕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五六年时间出不了师。”苦练数年,张介敏的技艺日益精湛,《西游记》、《白蛇传》、《红灯记》……一出出戏剧人物在他的刻刀下变得活灵活现。
耳濡目染之下,张介敏的一双儿女也都喜欢上了皮影雕刻。“儿子有悟性,半年就刻得像模像样。”为了更上一个台阶,在掌握了基本制作技艺后,年轻的张熙军奔赴北京,拜陆家班第六代传人路海为师。刚刚拜师,路老就给张熙军出了个“难题”——在没有图纸花样的情况下,创新设计一个作品。几经琢磨,张熙军雕刻出了一个“帅身”,“没想到老师看了看,当着我的面就给扯了。”泪水在张熙军眼中打转,“像个爷们儿就别掉眼泪,自己再好好琢磨去。”连续3天3夜,张熙军吃不下、睡不香,连走路都在想着皮影。终于,路边的野花触发了他的灵感,当他把新作品放在老师面前时,老师终于点了点头。
拜师第一个月,张熙军整整瘦了3公斤。一起学艺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小伙子行,不光用心,还有股子韧劲儿。”正是靠着这股韧劲,张熙军的雕刻技艺突飞猛进。2011年,在“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首届皮影艺术雕刻大赛”中,张熙军捧回了自己的第一个“金刀奖”。
传统艺术要传承更要创新
“制作一个皮影成品需要经过选皮、浆皮、刮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等近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张熙军介绍,“就拿浆皮来说,时间长一点短一点都不行,长了就成了凉皮,短了就刻不透。”
“皮影雕刻要坐得住,制作1尺2的‘男帅’影人,至少需要3天时间,仅刻一个头像就要4000多刀。”张熙军曾和父亲雕刻过一幅3.5米×1.5米的“金銮殿”,“两个人用了近4个月时间,刻了几十万刀。”
皮影雕刻水平高不高,主要体现在刀口和上色上。张熙军的作品刀口利落,线条均匀整齐,风格细腻精巧,雕刻手法以镂空为主,结合传统绘画的线描形式,刀凿并用,虚实有致。张介敏父子擅长制作超过2米的大型影人,构图繁而不冗,简而不空,色彩简洁明快。他们设计创作的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收藏,并远销台湾和海外。
在张熙军看来,皮影雕刻艺术从父辈传承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就拿取材来说,过去大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加入《红灯记》等样板戏人物,如今,皮影的形象更加丰富,不光取材于传统戏剧,还引入了时代元素。”2008年,张熙军雕刻的“福娃”系列作品入选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展,去年,他又参与了13米皮影长卷“滦州八景”的制作。
“以前的皮影作品多为演唱时使用,做工相对粗糙,现在则多用于礼品和收藏,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张熙军介绍,“以前皮影多用驴皮雕刻,现在用牛皮的比较多,因为颜色更漂亮;以前的皮影人物多是直线条,现在女性人物设计出了曲线;以前只有黑、红、绿三种颜色,现在的配色达到了八九种,更有层次感、立体感。”
张熙军认为,要脱掉匠人气息,除了雕刻技法精益求精,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创新。“脑子里得有想法,不一定非要按照老传统走,花样设计可以随时更新,造型新颖、独特的作品才更有艺术价值。”同时,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皮影,爱上皮影,学做皮影,这样才能将这门宝贵的传统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