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民族化的重要意义
  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周恩来同志同样十分明确地指出:“少数洋化的东西可以保持,但是,多数是要能在中国土壤里植根成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舞蹈艺术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化的确是中国舞蹈艺术的生命与灵魂、支点与亮点,是其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不仅中国本土固有的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以民族化为其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从西方引进的芭蕾舞与现代舞,也都走出一条成功的民族化之路,例如人所共知的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现代舞之父”吴晓邦创作并主演的中国民族化现代舞《游击队员之歌》、《大刀进行曲》等等,都是民族化舞蹈艺术精品。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民族化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生命与灵魂这一重要意义,必须十分明确,牢牢坚守,这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方向与定位,是不容有半点怀疑与小视的。
  二、民族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是其整体民族化的依托与载体。如果说,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意义系统是“软系统”、“务虚工程”的话,那么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内容系统就是“硬系统”、“实体工程”。中国舞蹈艺术的内容系统,指的是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内部诸要素的总和,这一系统的民族化,又可以再分解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小系统。
  (一)题材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首先体现在题材的民族化上面。题材作为舞蹈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是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舞蹈艺术编创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发展而确定的。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与编创者的个性、人生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追求有很大关系,也受其思想、情感、艺术观的决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选择民族化的题材。关于题材对于文艺作品的重要性,德国文学家歌德讲得十分透辟:“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虽然“题材决定论”曾经受到质疑,但是谁也无法否认题材占尽先机的重要作用,所谓“题材选对了就成功了一半”的说法,也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显而易见,民族化的题材,对于中国舞蹈艺术的整体民族化,的确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与前提作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民族舞剧《红楼梦》、《小刀会》、《大梦敦煌》、《粉墨春秋》,都首先以民族化的题材取胜,这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二)主题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也体现在主题的民族化上面。主题作品中国舞蹈作品另一个内容要素,指的是舞蹈作品中蕴含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不是赤裸裸的抽象思想,也不是标语品号式的政治条文,而是与具体的题材和艺术形象的特殊性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主题是舞蹈作品所有要素的辐射中心和创造虚构的制约点。主题的民族化既与题材的民族化密切相关,又与民族思想、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中国舞蹈艺术作品主题的民族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就表现出中华民族“友好交往,通商互助,和睦相处,国泰民安”的国际交往的善良、朴素的民族精神。又如三人舞《金山战鼓》,表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再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聚少成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怀。
  (三)形象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形象的民族化上面。“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7](P.177)舞蹈艺术中的人物形象或拟人化了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器物形象,都是舞蹈艺术的中心。所以形象的民族化,也自然成为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中心。在这方面,同样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民族舞剧《红楼梦》中的男女主人公秦始皇,《无字碑》中的女主人公武则天,女子独舞《雀之灵》中的孔雀,《荷花舞》中的荷花,《千手观音》中的观音,舞蹈诗《长城》中的长城等形象,都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舞蹈形象,其民族化的艺术含量与文化含量,都十分丰厚。
  (四)事件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同时也体现在事件的民族化上面。事件作为舞蹈艺术的内容要素之一,也是舞蹈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情节舞还是情感舞,都离不开必要的事件。所谓“民族事儿、民族趣儿、民族气儿、民族味儿”,都以“民族事件”为前提。在这方面,当然也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丝路花雨》中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英娘、神笔张与波斯商人伊努思友好相处、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动人故事,《秦始皇》中秦始皇的“把六合、建统一”、“征徭役,筑阿房”、“谋宫闱,思虑归宿”、“塑兵俑,封幽府”四大历史事件,都是典型的民族化事件,它们对于整个舞蹈作品民族化的艺术呈现,功不可没。由此可见,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主要内容,是整个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支撑与核心,依托与关键。
  三、民族化的必要形式
  中国舞蹈艺术形式的民族化,是其整体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系统”与“配套工程”。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与形式的民族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完美结合、有机统一,打造出整个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灿烂篇章。具体而言,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必要形式,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体裁的民族化体裁的民族化,是中国舞蹈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体裁是舞蹈艺术作品的样式与类别,中国舞蹈艺术的体裁,主要有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民俗舞、芭蕾舞、现代舞等等。中国本土的各种舞蹈体裁,自然以民族化为其根本特征,而且实现民族化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外来的芭蕾舞、现代舞,也在呈现中国民族化特色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尤其令人可喜的是,还出现了芭蕾舞、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的混搭,例如当下流行的“迪斯科秧歌”、“农民工街舞”等等,都成为“洋舞”民族化的重要标志。
  (二)结构的民族化结构的民族化,也是中国舞蹈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重要元素之一。结构是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与内部构造。中国舞蹈艺术作品结构民族化的主要特点,与中国所(有艺术作品的结构特点一样,都是“线性结构”,这与西方艺术作品的“块状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中国传统艺术是舞的艺术、乐的艺术,而音乐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线的艺术,舞蹈是在空间中流动的线的艺术,乐舞的抽象化的最终形态是线,线实际上是对乐舞的一种造型。因此,中国传统艺术又是线的艺术。在中国各个艺术种类中,不仅绘画、书法是线的艺术,其他诸如雕塑、篆刻,音乐、舞蹈,乃至戏曲、古典小说等,也都可以称之为线的艺术。”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大多数都以“线性结构”来体现民族化特点,例如《丝路花雨》与舞剧《玉卿嫂》,都是典型的民族化的“线性结构”,即具有完整的起、承、转、合的时间流程与空间流程。
  (三)语言的民族化语言的民族化,同样是中国舞蹈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舞蹈艺术的语言,主要是动作语言,即舞蹈语汇。中国舞蹈艺术语言的民族化,也主要是动作语言的民族化。例如《丝路花雨》中的扭腰、送胯、勾肺、“S”形三道弯、“飞天”舞姿,《红楼梦》中的“圆场”、“碎步”、“蹉步”、“跑步”等等,都是典型的民族化的舞蹈语言。由此可见,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必要形式,是整个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保证与凭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因素。综上所述,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形式这三个子系统的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为主要支撑,形成三足鼎立的大格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