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晚上8点,夜色在北京后海的河面上弥漫开来,位于岸北边胡同深处的一座精巧院落里,灯光比平时更加明亮,满座宾朋围坐在一个仿古戏台前,等待着一场特殊的表演。灯光骤暗,只剩戏台幕布后的一片白光,随着幕侧艺人的一声弹唱,皮影戏《蝴蝶恋人》开场。

这座在白天显得颇为低调的四合院是北京唯一一个皮影文化主题酒店,这里也是皮影博物馆的所在。而当晚上演的皮影戏《蝴蝶恋人》取材于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梁祝》,是首度将中国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与梁祝传说“共冶一炉”。

当晚,这部长约40分钟的皮影戏首演大获成功,酒店的外国客人尤为喜爱。来自法国的一对老夫妇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只听过《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而借助英文字幕,他们看懂了这段著名音乐背后的爱情故事。在北京工作的美国小伙慕英杰说,皮影这种表演手法比电影更加精彩,因为表演过程中的一些即兴成分让他很喜欢,他会推荐给其他外国朋友。

演出结束时,在幕后表演的皮影师傅们集体谢幕,其中的一位外国老人一直微笑着与手持皮影的表演者一起接受观众们的掌声。他就是美国皮影大师拉瑞,这部题材取自中国、表演手法中式的皮影戏《蝴蝶恋人》正由他制作、导演。

日前,千龙网记者独家专访了拉瑞,听这位热爱皮影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光影大师讲述了他与中国皮影的不解之缘。

“属孙猴子”的美国人

拉瑞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今年已70高龄,用中国人的话说,已是古稀之年。拉瑞有一双湛蓝色的眼睛,目光敏锐,时而又有些狡黠,神情如同他所塑造的第一个中国皮影人物孙悟空一样——去年秋天,拉瑞首次来到北京皮影主题酒店,在此打造了他的第一部中国题材皮影戏《西游记之大战盘丝洞》。

巧的是,按照拉瑞的年龄,他的属相恰恰是猴。拉瑞很高兴告诉别人“我是属猴子的,是孙悟空”。你还别说,《西游记之大战盘丝洞》上演时全程采用英文旁白,并由拉瑞在幕后亲自解说。虽然在台下看不到拉瑞的表演,但听着那活灵活现的腔调,谁又能否认这就是美国版的“孙大圣”呢?

在大半生的光影生涯中,拉瑞也象“孙猴子”一样喜欢不断变化。从初识皮影戏的印尼,到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几十年来,拉瑞跨越欧亚大陆十万八千里,变换了地域、语言,变老了年龄,不变的是他对皮影艺术的不停追逐。

对于世界各地的皮影艺术,拉瑞无从比较优劣,因为不同地方的皮影有不同的起源和特色。“如同苹果和桔子,很难说哪个好哪个坏,在我看来都非常好。”但拉瑞终究认为,自己研究皮影的最后一站一定是中国。
爱胡同、爱皮影的“北京大爷”

去年拉瑞来到北京,最终在最具京味儿的后海邂逅了皮影主题酒店。这里,注定成为他创作的另一个起点。
当拉瑞身着对襟大褂,坐着三轮车钻胡同,乘着摇橹船游海子,在胡同里旁观北京大爷下棋……拉瑞俨然成了北京的“胡同串子”,在享受着惬意的北京生活的同时,他深度感受着这座古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我在创作中习惯先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去寻找创作灵感。”

拉瑞在北京足足待了小半年,“鼓捣”出了一部《西游记之大战盘丝洞》,用拉瑞的话说,这部皮影戏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部中外联手编、导、演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第一部现场全英文旁白的皮影戏;第一部以酒店小剧场形式表演的皮影戏。

喜欢变化和创新的拉瑞在北京找到了创作灵感,今年4月,他再次来到北京,是为了将《梁祝》搬上皮影舞台,并定名为《蝴蝶恋人》。“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它的爱情主题也很美好,关键是它从来没有以皮影戏的形式表演过。”当记者问拉瑞为什么会选择梁祝传说的题材时,拉瑞以他的美式幽默回答,眨了眨蓝眼睛,露出一丝狡黠的笑。

“一根筋”的艺术家

今年拉瑞在北京的日程只有一个月,《蝴蝶恋人》从打磨剧本、设计皮影,到调试灯光、设计动作,每天的排练都很紧凑,拉瑞经常在皮影酒店一待就是好几天。问他今年都去了哪儿,他干脆回答“Here!”拉瑞说:“这儿有我喜欢的环境、我喜欢的人、我喜欢的皮影,已经足够精彩的了,不是吗?”

虽然《蝴蝶恋人》的首场演出就得到驻店客人的喜爱,但中英文字幕与演员旁白有时不同步,对于外国观众来说,难免有碍理解剧情,影响观赏效果。这些瑕疵自然不可能逃过拉瑞的眼睛。“接下来,我的工作重点就是继续完善它的后期制作,包括字幕在内。”连同去年的《西游记之大战盘丝洞》,拉瑞都会再细细打磨,一旦发现更好的表演技巧,也会吸纳到这两部皮影戏中。拉瑞表示:“我们不怕钻研新的表演形式,也不怕因此推翻原来的表演手法。”

记者问拉瑞,会不会把《蝴蝶恋人》带到美国去?下一部计划改编的中国皮影是什么?拉瑞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还是先把它完善好吧。深入地做好一件事,比同时做很多事有趣得多。这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尊重。”此时的拉瑞,幽默感全无,显得有点儿“一根筋”。

中外皮影的光影碰撞

接连两年进京创作皮影戏,拉瑞在北京也结交了一帮好朋友。北京皮影“路家班”的第六代传承人、皮影主题酒店的驻店师傅毛忠博就是其中之一。

在皮影酒店,员工们管毛师傅叫“毛毛”。每周二、四、六的傍晚,毛毛与同事们一起表演的皮影戏,都是酒店客人们最喜欢的驻店“福利”,也吸引了初到北京的拉瑞。出于对皮影的共同喜爱,二人的交流超越了语言的障碍,继而萌生了合作皮影戏的想法。

虽然都是玩皮影的“行家”,但两人对皮影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拉瑞对中国传统皮影直言不讳:“题材有限,基本是童话和传说。而且很多皮影还有方言,会影响观众的理解,也不太容易吸引年轻观众。”

而毛毛觉得拉瑞的皮影“看不清楚”:“咱的皮影讲究贴着幕布演,每个动作都让观众看得清楚。而拉瑞的皮影有时会离开幕布,你只看见一个影子。”刚开始,毛毛对拉瑞的表演形式难以认同。

从《西游记之大战盘丝洞》到《蝴蝶恋人》,毛毛与拉瑞已经合作了两部皮影戏,拉瑞的“美式”皮影在一些细节的不同处理仍然影响了毛毛。毛毛告诉记者,他逐渐能接受拉瑞的皮影了:“他更强调光与影的变化,运用投射在幕布上的光和影子去表达故事,或者一种意境。另外,中国皮影只有一种光源,拉瑞则会变换不同的光效,比咱的传统表演形式更灵活、更丰富。而且配上了双语字幕,老外不光是瞧新鲜,也能看得懂内容了。”以后他也会借鉴拉瑞的创意,去丰富自己的表演形式,“让观众更喜欢我们的皮影。”

拉瑞对此深表认同,不管是中式皮影,还是美式皮影,让观众更喜欢才是让拉瑞最开心的事。“希望客人通过观看我们的表演,去感激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正如我们对皮影的尊重一样。”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