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咚咚锵……”天刚擦黑,伴随着一阵铿锵急促、节奏明快的锣鼓声,衡山县白衣港古祠堂的皮影戏开场了。乡亲们提着马灯,扛着木凳纷纷占领“有利地势”,津津有味地观看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一时间,光影里呈现出刀光剑影和人间百味。
戏台正中,有一个约两平方米的白色幕布。幕布后是一盏明亮的煤油灯。唱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在前台,用3根顶端缠着铁丝的木棍操纵着皮影,借着煤油灯的光影,帝王将相、神仙鬼怪、公子王孙、才子佳人粉墨登场,无论是威风凛凛的将军,还是唯唯诺诺的县令,或坐行,或打斗,举手投足,栩栩如生。一个在后台敲打着10多种乐器,锣鼓、二胡、竹笛、唢呐,加上双脚抖动门页的声音,与前台一唱一和,显示着才艺。两人包打包唱,用的是当地方言构成的曲调,不时还学着女人模样拖起了“秀音”……
影子戏广泛吸收戏曲、民间小调等营养成分,圆润甜美、独具特色,唱腔、道白全用地方语言,剧中几十个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台”,高潮迭起,不少血战疆场的打斗场面惊心动魄,犹如千军万马鏖战疆场,令观众如醉如痴。
影子戏又称皮影戏,灯影戏,荟萃了剪纸、绘画、雕刻、地方戏等艺术精华,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法国著名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称皮影为“电影的先驱”。
衡山影子戏起源于清顺治年间,衡山福田铺乡农民彭凤举从外地学艺归来,成立影子戏民间组织“老龙会”,开创了衡山影子戏的先河。衡山影子戏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相传西汉建元年间,汉武帝刘彻的爱妃李夫人病逝,武帝思李心切,李少君奏曰:“夫的肉身看不见了,但灵魂可以看到。”武帝闻奏大喜,李少君便着人绘制李妃形象,隔白绸以灯光照射,宛如李夫人生还,武帝大悦,百看不厌。这个载入《汉书》的痴情故事,被认为是影子戏的起源。
“隔帐陈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衡山影子戏是一种民族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宝莲灯》、《陈世美不认前妻》、《三打白骨精》……这些内容健康、题材重大的剧目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蕴含其中,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百姓的心田。
但是,在现代,影子戏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影子戏的魅力之一在于重复,通过重复,识字不多的群众记住了剧中的故事。但年轻人不喜欢。他们认为几个人物,一串故事,反复出现,时间在重复中耗费,还不如躺着看小说。衡山影子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令人兴奋,也引人深思。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