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巴中皮影,包含制作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起于北宋、盛于清、民。

皮影人物的制作要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雕刻制作”等工序。皮影人物在民间被称为“门神”,因其制作过程与民间制作印制门神的木版画和门神人物相似而得名。目前,巴中活态皮影中以高1.4尺的“二门神”为主。

皮影人物分为“头”、“身”、“四肢”三大部分,头可卸下,演出时按需要上头。一个普通皮影剧团的男女皮人头不能少于100个,皮人身桩80个以上。按设备可分为“水排场”(演水上战场戏)、“旱排场”(演陆上战场戏)和“全套”之分。又有“全堂”、“半堂”之分。“全堂”即“全套”。

巴中皮影的唱腔采用的是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伴奏乐器为软、硬场面的锣鼓和丝弦加唢呐。它以大本故事剧为主,特别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戏,常演剧目达300个左右。

巴中皮影戏演出的方式有五种,一是庙会戏,如在二月二文昌会、二月十五老君会、三月三蟠桃会、六月十九观音会等庙会上演出。二是演愿戏,民间想求财求子,到庙上向菩萨许愿,事成后要还愿,其中就有许下一场戏的,称愿戏。三是青苗戏。在栽秧后,待秧苗转青时演青苗戏除蝗虫。四是太平戏,指农闲季节的娱乐戏,又称“耍戏”。五是民俗礼仪戏,指民间办生祝寿、生小孩后打三朝,办满月酒及乡邻帮忙办事,事成后事主为了答谢请皮影剧团演戏娱乐大家。

巴中皮影演出的部分地方戏《斩巴蛇》、《牡丹灯》和《四下河南》都是巴中有史可考的历史故事剧,是研究巴山地区民俗风情、人物传说、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巴中皮影皮雕工艺又是研究巴山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它的“造型艺术”、“雕刻艺术”、“表演艺术”均是今天应该继续弘扬的三大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