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皮影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要问家来,家不远,不是无名少姓人……”站在影台的幕布后,她一边纯熟地操控着手中的驴皮影,一边吟唱起皮影戏《全家福》的唱词来。从19岁那年拜辽南地区著名皮影艺人王生太为师起,她便与皮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她从事皮影艺术学习、创作和研究已有37个年头。她就是盖州皮影第五代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盖州市皮影艺术团团长林世敏。

盖州皮影又称辽南皮影,起源于明末清初,后逐渐形成以盖州为中心的新关东影戏——“辽南影”。盖州皮影蕴含大量的历史信息,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造型工艺及原生态的辽南民间唱腔、音乐、影卷、唱词格式等,对研究辽南民俗、民风、方言和民间雕塑、美术、文学,以及推动在盖州皮影戏基础上演变的辽剧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林世敏1979年中学毕业后开始跟班学艺。科班出身的她,主唱小生和小旦。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她在不断研究揣摩各种表演技巧和不同人物演唱的同时,还熟练掌握了雕刻影人的技能。几十年来,她长期坚持演出,不断的艺术实践让她的皮影艺术日渐成熟,她也成为辽南地区颇有影响的皮影艺人和领军人物。同时,她还收集了大量影卷和宝贵资料,现存传统剧目影卷37部,清代皮影、场景等千余件。此外,她还亲手制作皮影作品千余件。

在林世敏的工作室里,有满满一书柜的影卷。这些巴掌大小、已经变得陈旧发黄的线装本影卷诉说着皮影艺术悠久的历史。林世敏告诉记者,这些影卷就相当于剧本,演员在表演时都要按照影卷上的内容和提示来唱念做打。

在林世敏的办公桌上,一件尚未完成的酷似人物头部的皮影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叫头茬,就是皮影戏演出所用影人的头部。为了便于区分和塑造人物形象,头茬与影身可以自由组合,这既扩大了影人本身的形象表现范围,也节约了影人制作成本。” 林世敏向记者解释道。

在工作室的一角,摆放着几卷干驴皮。林世敏告诉记者,这是辽南驴皮影使用的驴皮,非常有韧性,上色后艳丽中透着柔和,表演时在灯光的映照下,看上去清晰透彻,效果极佳。她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那件头茬说,“要做这样一个皮影,需要画样、刀刻、上色、拈油四个步骤。尤其是在刀刻时要格外小心,像龙鳞纹这样小细节的雕刻,刻差一点就前功尽弃,这一小张驴皮就废掉了。”

1990年,林世敏因在皮影戏方面的独特造诣,受省文化厅邀请,参加了《中国戏曲志·辽宁卷》的编辑工作。醉心于皮影艺术让林世敏喜欢上了研究盖州历史。经过长期悉心研究,她撰写了《清代盖州四大会馆》,对清代在盖州建造的四大会馆作了考究和介绍,为研究盖州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2007年,盖州市皮影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林世敏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在这一年,为了支持国家的馆藏事业,她一次性捐给国家博物馆2700多件影卷以及清代皮影用于照明的五捻洋油灯,填补了国家博物馆皮影作品馆藏空白。2008年,林世敏的皮影作品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国故事”文化展示中展出,获得一致好评。

在长期的皮影艺术创作和演出过程中,林世敏深深地认识到了传承皮影艺术的责任重大。1993年,面对皮影戏濒临消亡的境地,为抢救和保护传承这项民间艺术,她自筹资金创建了盖州市皮影艺术团,致力于皮影的传承和发展。而后,为了让这门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她又自己出钱招收弟子,培养一代新人。如今,她最小的弟子、今年34岁的王毅已学艺四年,并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汇演。盖州皮影艺术团已初具规模,行当齐全,演职人员发展到10人。一个集皮影制作、贴影、操影、演唱、鼓板于一身的皮影团队正活跃在辽南大地上,将皮影艺术的魅力向人们尽情展示。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