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2003年起,舞蹈家杨丽萍带着她的歌舞集《云南映象》,以及后来的《藏迷》轰动全国,取得巨大成功。继创造性地提出“原生态”概念之后,今年杨丽萍又打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衍生态”。在新作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中,杨丽萍仍担任的总编导和领衔舞者,她带着《映象》原班人马历时近六年,耗资400万精心打造出新作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响声》。杨丽萍的作品为何如此叫座,不得不让人引起新一轮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广西戏剧舞台艺术,可谓丰收连连,硕果累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相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广西由此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连续几年获此殊荣的省区之一。包括歌舞剧《咕哩美》和《漓江诗情》以及山水实景演出的《刘三姐》等,这几台大型民族歌舞在全国都是有一定影响力,为什么就没有杨丽萍打造的歌舞剧名声响亮呢? 原生态+独一无二=深刻 难道我们的原生态真比不上人家的原生态吗?答案无疑是“不”。 一看到孔雀舞,我们会想到云南。但是看到什么舞,让全国的朋友想到广西呢?思来想去,让人很难找到答案。 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出的《跳云南》已经非常成型的把佤族的甩发舞、傣族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哈尼族的甩手舞、彝族的阿细跳月、撒尼族的摆手舞等个性鲜明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舞台上充分展示,广益的说为杨丽萍发展了不少潜在观众。只是杨丽萍非常聪明,她把原生态舞蹈进行梳理、整合、规范,保留原有的动律、动作组合、风格和生态环境特点,不刻意以现代理念诠释,使这些舞蹈非常新颖、质朴,风格浓郁、独特旖旎而简单清晰。 广西以壮族成立自治区,足以可见广西独有的特色。就拿黑衣壮著名的“黑枪舞”来说,相传是旧时黑衣壮抗击外族部落入侵战斗胜利后,山寨中的男女老少舞着黑色刀枪、棍棒庆祝胜利,这一形式已成为习俗沿袭至今。每年三月三歌圩节上都能见到,枪头上那束红稠迎风飘舞,槌来棒往舞姿优美刚柔并存,但似乎还是缺少了一种野性的味道,同样师公舞、扁担舞、铜鼓舞等,都缺了这种原有的野性。 杨丽萍在不断追寻这种最初野性的时候,而现在的舞蹈元素缺越来越被美化,美化到同出一辙毫无特色,导致电视一播民族舞除看服装外,其它都让人有点腻味。原生态元素不足,想成为独一无二让人记忆深刻就不那么容易了。 名人效应+新概念=成功 杨丽萍本身就是一个很好得例子。《云南映象》风靡多年后,又推出《藏谜》不少“舞迷”表示,就冲着“杨丽萍”这三个字,《藏谜》就值得一看。虽然《云南的响声》打着新概念“衍生态”,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这个概念呢?此一时彼一时,多年前《云南映象》以新概念吸引大众目光,实为炒作所需。现在不难想象对于“杨丽萍”这样的“明星效应”,《云南的响声》还未公演,早就名声大噪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刘三姐》作为一部开创世界和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先河的原创性文化精品,堪称我国文化产业的成功“范本”。事实证明,《刘三姐》将世界知名的名胜风景桂林山水风光、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刘三姐》、世界知名导演张艺谋等三个品牌组合在一起,在美丽的漓江畔演绎了一个旅游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的传奇。 这个“名”是功不可没的。相反舞台版《刘三姐》也广受好评,却未能像《刘三姐》一样,不得不说不是其本身不好,而是缺少一个能担当品牌效应的名人。 挖掘+全新尝试=延续 如果说《云南映象》是云南文化的一张名片,那么作为姐妹篇的《云南的响声》则赋予了这张名片更鲜活的生命。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云南的响声》摆脱了放录音,可以随着现场节奏声响去舞蹈。 观众能听到蝴蝶扇动翅膀声、玉米拔节声、水车声,能听到蝗虫咬食庄稼的声音。几个男人把手中的竹片舞得像一个飞速旋转的车轮一样,发出一阵阵风声;而女人们捧起的麦子,从双手间漏下,落到簸箕里,则发出由小到大的雨声。演员们把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实、种子,甚至手里的镰刀锄头,家里的坛坛罐罐,石磨水车,都弄出了“雀神怪鸟”的声音来,这是多么的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