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舞蹈 >舞蹈历史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从远古传来,向未来流去的民族民间舞蹈

从远古传来,向未来流去的民族民间舞蹈

      今日流传在中华大地异彩纷呈的各族民间舞,大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从远古传来,又将从今天流向未来。它们与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生活等,紧密结合,深深地渗透在人民的生活中,广泛地撒播在人们的心田里。它们当中的许多舞蹈品类,如追源溯流,有的竞可上溯千百年之久。它们并没有因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急骤变革而被历史的波涛所吞没。

      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拟鸟兽舞,它们既是狩猎生活的反映,又带图腾崇拜的遗迹。在众多的拟鸟兽舞中,以象征华夏民族精神的龙舞流传时问最长,传播也极广。除流传在祖国大地的各民族地区外,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华裔聚居的地方,就有龙舞流传,节日舞龙,是凝聚龙的传人的一股巨大力量。龙是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一种臆想的动物,是不同氏族徽号图腾象征的集合体。它记录了远古时代多种氏族融合、统一的历程。

      出土文物证明:在6000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发现的蚌塑龙形,造型最大,形象逼真,时代最古远,被誉为“华夏第一龙”。辽宁西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也分别出土了距今5000余年的玉龙,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有将十五人、龙、田、求雨诸字连在一起的卜辞(见《殷契佚存》219),使人联想起一排人,举着龙形求雨起舞的情景。关于舞龙求雨的确切记载最早始于汉代,明确规定:久旱不雨,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然后舞龙求雨。龙有不同颜色,舞者或儿童、或壮者、或鳏夫各不相同(见《春秋繁露》)。从汉、唐至清代,舞龙求雨,或节日舞龙庆贺的记载史不绝书。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多的是以舞龙宣泄自身的欢乐、奋进的情绪,既自娱又娱人,精湛的舞龙技艺和各式各样的龙舞已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观赏艺术。中国近现代的龙舞也是循着这样一条规律在发展在创新的。

    进入20世纪50年代的当代中国,由于民间舞蹈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政府的提倡,各式龙舞以其多姿的风采、丰富的造型,活跃于国内外艺术舞台及重大节日、庆典的广场演出中。

      龙身内燃灯的“龙灯”和彩绘华丽的“布龙”(又名“彩龙”)以磅礴的气势、蜿蜒翻腾的舞动,撼人心魄。此类龙舞以“铜梁大龙”极负盛名。

      口中吐火,龙身冒火的“火龙”,与唐代求雨的“蜡龙”有传承关系(见唐代张九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诗)。“火龙”以它耀眼的光芒,闪烁在元宵佳节的灯火中,凌空飞舞,穿过欢腾的人群,翻腾曲伸,活像一条从天而降的真龙。

      浙江流行的“百叶龙”,是一种构思、制作均极精巧的龙舞。先是舞者在悠扬的乐声中,手执荷花、荷叶、蝴蝶翩翩起舞。初见美丽的蝴蝶在朵朵荷花和片片荷叶中飞舞,突然舞人

齐聚场中,转瞬间,一条辉煌壮丽的巨龙腾跃而出。片片花瓣组成了龙身的片片鳞甲,蝴蝶变成了龙尾,那朵特大的荷花变成了气吞山河的龙头,荷叶则成了流动的朵朵白云,一条瑰丽的花龙,腾空飞舞,在白云间穿行翱翔。

      “纸龙”、“段龙”等,龙头、龙身、龙尾均不相连,靠舞动纸条、绸带等,流动的线条表现出龙敏捷多变的身姿,其特点是小型、灵活、轻便,便于在比较狭小的场地演出。

    以一条长板凳制成的小型“板凳龙”和以多块长板连接的大型“板龙”造型稳定、别致、华美,五彩缤纷的图案,花团锦簇的灯彩,都在这条条长板中呈现。这种龙舞,虽不如其它龙舞那样舞动灵活,却也别具风采。而长长的“板龙”在夜间出舞时,那特长的每节龙身闪出的火光,在蜿蜒曲折的山谷中闪烁,活像一条巨龙在大地山峦中滚动,具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在众多的传统拟鸟兽舞中,以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龙舞流传时间最长,数千年间长流不断,流传地区最广,也最具代表性。

      各族民间流传很广的狮舞,也有很悠久的历史。《后汉书礼乐志》载:乐府有“常从象人四人”。三国时魏人孟康注:“象人,若今戏虾鱼狮子者也。”可知紧接汉末的三国时代已经有戏狮子的表演者了,而这种拟兽的表演者就是“象人”。至南北朝时代,北魏都城洛阳寺院,佛像出行时,有“辟邪狮子导引其前”(见《洛阳伽蓝记》)。唐代狮舞广泛流传在军中、民间和宫廷。著名的唐代宫廷燕乐《立部伎》中的《太平乐》就是由五个不同颜色的狮子舞登场,分东西南北中五方而舞,故又称《五方狮子舞》,气势磅礴。宋至明、清时代,狮舞不但见诸文字,且多有文物图像出现。至今,民间年节,舞狮祝愿吉祥幸福的风俗仍盛行不衰,且经过艺术加工后,已成为舞蹈、杂技不同品类的优秀表演节目。

       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的各族面具舞,特别是周代已见于记载驱鬼逐疫的傩(我们称之为傩舞),经过数千年漫长的岁月.从名称到舞蹈形式,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且随着舞蹈发展的总趋势,在清代以后,发展变化成为戴着面具表演的傩戏了。

       汉代已用于宴享的巾鼓拂、四大舞,又称杂舞。《巾舞》的源头,可追溯到周初创立的《六小舞》之一的《帔舞》。而今日广泛流传在民间、戏曲剧目及舞蹈作品中的《长绸舞》,应该说都是古代《巾舞》的流变。执拂尘、执拂铎()、执稗()而舞的舞蹈形式,屡见不鲜,流传甚广。今日民间舞如:《旱船》、《竹马》、《扑蝴蝶》、《耍大头》、《花鼓》、《舞剑》、《舞判》等民间舞名目,早在1000年前的宋代已见于记载。而汉族的《秧歌》、藏族的《锅庄》、苗族的《芦笙舞》、瑶族的《长鼓舞》、傣族的《孔雀舞》、满族的《莽势》、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等等,也在明、清的史籍中有所记载。它们的历史,应该比文字记录的年代早得多。这些极简略的叙述,表明中华民族舞蹈,有极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它们从远古传来,又将从今天流向未来

       民间舞蹈,在中国的近代革命史中,曾发挥过极其特殊的作用。

      19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太平天国革命军,利用民间歌舞活动,练兵习武,宣传鼓动,攻打敌人。太平军重视民间舞,鼓励民间舞发展。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时,曾出榜召贤,所列能人贤者中,就有民间艺人。太平军的队伍中,本有一.些伶人出身的人,还有些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如壮族、瑶族等。故太平军中的民间舞活动是相当兴盛的。

      太平军巧妙地利用民间舞蹈、武术中的兵器舞如“藤牌舞”、“矛子舞”、“剑桨舞”等训练士兵。这些舞蹈至今还流传民间,舞蹈工作者经过调查追寻,证实它们与农民革命运动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这些舞蹈的起源肯定比清代更古远得多。执干()而舞,在远古“刑天舞干戚”的传说中已经出现。而史前时期的岩画,也有执干而舞的形象。舞剑、舞矛,既见于周代记载,又见于出土文物青铜器纹样。太平军运用这些民间舞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振奋人心,激励斗志,都是这些民间舞新的重要发展。

      流行在南京、江宁一带,击鼓而舞的“麻雀蹦”,相传原是明代末年,人民为迎接农民起义军领袖闯王李白成时跳的舞蹈。李白成提出“均田免粮”的斗争纲领,故民间有“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闯王军队所到之处,都受到百姓欢迎,人们一边打鼓,一边舞蹈,欢快跳跃的舞姿,有如麻雀蹦入稻场。清代末年,江南人民又用这民间舞欢迎太平军,有时军士与百姓同舞,更增豪放雄健之气。此舞至今流传民间,1958年后曾改名“生产大鼓”,后又改称“方山大鼓”。

      在战斗中,太平军常利用民间歌舞活动,麻痹敌人,掩护作战。或扮艺人先混入城内,与城外主力部队里应外合,夺取胜利;或利用民间节日“走会”(综合性游行表演队伍)表演“抬阁”之机,袭击敌人。在取得胜利时,也敲锣打鼓,盛装出游,歌舞相随。

      史家考证:江南一带盛行花鼓舞及各种灯舞,如“采茶灯”、“秧歌灯”、“马灯舞”、“龙灯舞”等等,与太平军提倡与重视民间舞有密切关系。而太平军转战南北,又使各地区不同的民间舞,相互交流或异地流传,对民间舞蹈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关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舞蹈活动,请参见殷亚昭《太平天国时期的江苏舞蹈》及《中华文明史卷十清代后期》王海燕、郑慧慧“太平天国革命中的民间舞蹈”一节。)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秧歌运动,在我国现代舞蹈发展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当时的革命形势下掀起的一场向民族传统、向民间学习的高潮。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改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人民服务,为抗战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当时的政治斗争服务。这一运动对民间歌舞的发展与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大片国土的时候,在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时候,提出向民族民间学习的口号,实际上起到了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与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作用,在全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