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瓦窑乡是贵州省著名的“花鼓艺术之乡”。22个村6000多人,2000多名鼓手,3000多名鼓手。说到花鼓,全国没有人知道。所谓踏步歌舞,以歌舞伴奏,最适合松桃苗族同胞。苗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花鼓舞、板凳舞和古代瓢虫舞。花鼓舞在瓦窑乡苗寨很流行。
热烈奔放的花鼓舞
瓦窑花鼓舞与苗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苗族人民对和平、幸福、繁荣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美的追求。表演舞蹈80余种,动作套路100余种,以祭祀、劳动、生活、武术、模仿动物形体等表演为主,姿势生动逼真。四面八方的花鼓舞是窑内花鼓的“鼓王”。表演者至少有30人。场面壮丽壮观。
瓦窑花鼓50年代进入省会,60年代进入北京,90年代进入亚运会,多次在国外演出。它堪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享誉海内外。如今“苗族花鼓艺术节”每年都在瓦窑乡举行,成为中外游客体验苗族风土人情的天堂。早在1990年,瓦窑花鼓就被列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瓦窑乡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角,拉尔山脉来龙坡山脚下,东、南、北与湖南省凤凰县接壤。梅里乌潮河自北向南贯穿全镇。这里的土地温和、绿色、肥沃,满山遍野的油茶四季如春。这里的苗族人民勤劳、聪明、能歌善舞。关于花语舞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聪明、勇敢、英俊的年轻苗族猎人大角,有一天在五巢河边的森林里打猎,发现了一只用葛根编织而成的精致的花鞋。在家里,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花鼓“试鞋招亲”演出,终于找到了丢鞋的苗族美女。他们一见钟情,结成了不朽的伴侣。如今,瓦窑花鼓舞已在松桃苗族村寨推广。花鼓舞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