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不同时期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

1、 生活启示与简单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同舞蹈词汇和风格的“标准”在生活中形成。著名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过:“学好一支舞,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说到标准,就要讲‘标准化’;所谓‘标准化’,就是要把能清晰反映我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色固定下来,它们是生活中产生的,是众多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起来的。”

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贾作光注重舞蹈的节奏和节奏,将情感、舞蹈和音乐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马舞”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积极从事继承和学习传统的工作。他从牧民生活出发,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的工作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创造了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民族舞蹈新词汇,提炼出牧民放马的典型形式,把握了典型定马、绑马、骑马、驰骋等动作,表达了蒙古民族淳朴粗犷、勇猛豪迈的精神气质,成功塑造了性格豪放、骑术精湛的牧民形象。

从“马舞”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贾作光的舞蹈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具体的动态美化、优化、节奏化,以及舞蹈技巧与牧民性格的结合。这一时期,无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集中在舞蹈形象的“生命之源”和“舞蹈本体”上。

2、 汲取时代精神抒发强烈民族感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都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精神饱满。基于这个时代的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其中以奔腾为代表。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1986年首映。一经演出,就以其生动的魅力、雄浑的气势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奔腾导演马跃重塑了民族舞蹈材料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

点击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