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童年,诗歌、音乐和舞蹈往往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在中国,其他民族也是。在中国,从大武镇和邵月,孔子记录在前秦时期,现有的“音乐和舞蹈”在曲阜的夫子庙。孔子曾用这两种舞蹈表达了自己的基本美学思想:艺术不仅要美,而且要善,艺术要“完美”。
在古代,舞蹈与仪式有关。一般来说,仪式是以民俗为基础的社会行为规范。在现代,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它不仅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影响甚至制约人的身体美。
1、 开设舞蹈课的重要性
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和创造美。每个人都拥有的爱美之心,将爱美的本质从自然状态提升到自觉状态,使之能陶冶情操,改善状态,开阔心胸,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说,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依山傍水、美与心相统一的。舞蹈是通过创造、训练和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挖掘潜能,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舞蹈训练能锻炼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不仅能增强他们对形体美的认识,还能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模仿能力,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个人欣赏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积极的想象力、热爱生活和追求生活的能力。
舞蹈教育对美育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已成为共识。从早期启蒙运动到现代美育的奠基人,再到后期倡导美育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持这种观点。从王国维的“美育是情感教育”到蔡元培的“美育是情感的本质”,现代美育工作者更加注重情感教育的实践效果。舞蹈是人们情感的产物。它既善于表达人的强烈情感,又能对人的情感做出反应。它能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渗透人心,感染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在把舞蹈作为美育手段时,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我们应该从感觉开始,采取感觉的形式,以形式表现感觉。我们要致力于通过美的舞蹈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振奋情感、净化心灵的目的。舞蹈作为人类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舞蹈的教育功能就是舞蹈的意义。通过对舞蹈的审美教育,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它并不是用一些抽象的道德原则来说教,而是通过审美功能来体现道德原则,使人们在情感上受到影响,从内心体验到这一原则的崇高,并转化为内心的心理欲望。
2、 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面向全体学生,把舞蹈教学全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无论是从选材、构思、表演形式、音乐选择、动作设计,还是在舞蹈的教学、实践和表演中,都要注意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任务。只有这样,舞蹈教学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舞蹈教学才能服务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舞蹈才能一步一步走上正确的轨道。
首先,让孩子们通过舞蹈了解生活。舞蹈是艺术,但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舞蹈教学,孩子们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生活,从童年开始就感受到人类的真善美。比如歌舞《三和尚》,一和尚挑水自己吃,两和尚挑水一起吃,三和尚推着我让,谁也不肯干活,所以没有水吃的故事。后来,当寺庙着火时,三位僧侣终于摆脱了偏见,一起努力灭火,保护家园。这时,连舞蹈中的拟人表演者小桶都伸出大拇指赞美三位僧侣,更别说聪明的孩子了。我们在教舞蹈的时候,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内容,更要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从形象化舞蹈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热爱工作,具有吃苦耐劳的合作精神和美德。
其次,让孩子们通过舞蹈感受生活的美。在舞蹈教学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老师精心的选题、音乐和优美的动作设计,体验人生的艺术升华。例如,舞蹈“与娃娃和熊共舞”。在这种歌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玩偶和熊跳舞技巧的同时,感受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增添一些对人类友爱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人类善经验的美德。
第三,让孩子们跳舞,展现无限美好的新生活。舞蹈教学是孩子们学习表达美的最好方式。儿童通过舞蹈动作表现情感,不仅在形式上创造美,而且在心灵上感受美,从而全面提高其身心素质。舞蹈表现美的形式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它通过音乐的感觉和协调的动作来表达美。比如,舞蹈《动物模仿练习》通过展现灵巧机敏的猴子抓桃摘桃、深邃可爱的大象弹鼻子、吃火香等情节,表达了生命的自然美。这些动作滑稽、幽默、生动,富有形象美感。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表达美的魅力,升华孩子们美好的人生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