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文学、音乐等学科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舞蹈艺术本身的特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高雅的气质、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能力等生活必备素质,都可以在长期的舞蹈训练和学习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在舞蹈学习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提供一种释放激情和才华的途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1、 舞蹈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舞蹈教育是一种基础美育。它不仅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增强学生表达美的强烈欲望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在艺术上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以及舞蹈艺术的时空特征,从而增强对人体动力学的敏感性和敏感性。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民间力量舞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进取精神;抒情舞可以培养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审美享受中的美感。
2、 论舞蹈教育对素质发展的影响
舞蹈作为美育的最佳形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艺术、文学等艺术门类密切相关。舞蹈、绘画和雕塑属于艺术范畴。它们都是视觉艺术,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绘画和雕塑只追求静态造型中的动态效果,舞蹈则需要运动中的雕塑造型。舞蹈的动作和快乐,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充分体现出来。这拓宽了审美能力培养的范围,从而挖掘和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培养人的心灵和人格。美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舞蹈是一门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的情感离不开思想。因此,情感不仅是舞蹈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舞蹈美感的动态中介。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一个思维决定一切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从单一的思维方式逐渐转变为立体的思维方式。舞蹈形象借助人体动作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培养人们的形象思维。然而,舞蹈动作并不是一般的生活动作,而是来自于艺术的提炼、加工、美化和组织。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它需要人们创造想象的场景来丰富艺术形象,从而进一步理解动作的象征性和表现性,使抽象的暗示和隐喻清晰化,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种想象和创造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教育的培养目标,使教育得到有意义的延伸和超越。由此可见,舞蹈不仅有利于美育,而且对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
3、 国外舞蹈教育的现状
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欧美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他们除了开设音乐艺术课外,还开设舞蹈课供学生学习。许多学校还设有舞蹈系,不仅培养专业舞蹈人才,还完成了传播舞蹈文化的工作。在亚洲,包括日本、韩国等高等教育普及的国家,大学里也开设舞蹈课,帮助学生接受舞蹈教育。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套在联邦政府指导下,由四个国家艺术教育组织共同制定的艺术教育标准,体现了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把舞蹈放在历史、文化、社会的大环境中,体现了舞蹈教育与人的思维意识培养、文化知识学习、艺术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它还注重培养人们的情感、表达、歧视、评价、交流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获得帮助,参与到多样化社会中去”。技能和知识美术教育在美国已经成为一项系统规范,真正融入到国民教育中,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论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任务中具有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舞蹈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特殊功能,探索在舞蹈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教育和造就21世纪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