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巴山舞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种体育健身舞,后来广泛流行于湖北省宜昌三峡地区,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湖北巴山舞”或“宜昌巴山舞”。
长阳是古代巴人的发祥地。长江的支流清江中游的长阳县中部有一座山叫“巴山”,古代巴人“据捍关而王巴”即在此处,是巴人的重要遗址。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故巴山舞由此而得名。
长阳巴山舞是在土家族民间祭祀舞蹈——跳丧舞的基础上创编而来的。土家族将“跳丧”叫做“撒尔嗬”,是土家族悼念死者的一种隆重的送葬仪式。“撒尔嗬”流传很广,清江流域的建始、恩施、巴东、长阳等地的土家族在长者去世后都盛行跳“撒尔嗬”。只是在2005年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申报了我国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尔嗬”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三千多年前土家族的祖先巴人就跳“撒尔嗬”。据史书记载,远在殷商时期,“巴人助武伐纣,前戈后舞,以療殷人纷纷倒戈”。汉髙祖刘邦数观其舞,乐其猛锐,令乐师习之引入宫廷,称为“巴渝舞”。唐代《蛮书》中还描述了这种舞的特点:“巴人好踏踢,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哀。”这些记载所讲的就是指土家族先人祭奠亡人时鸣金伐鼓、歌呼达旦的“撒尔嗬”。
撒尔嗬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对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高潮时,少则数十人至上百人,多则可达几百乃至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掌鼓者,是有声望的长者,也是能歌善舞的能手,他以鼓点指挥舞蹈,以鼓点变换曲牌。通过悠久历史的传承发展,文化的积淀和创新,“撒尔嗬”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和完美,曲牌也逐步增多。现在表演流行的有“燕儿含泥”、“凤凰扇翅”、“么姑姐筛锣”、“牛擦痒”、“怀胎歌”、“香袋歌”等近20个品种。其唱腔古老独特,动作粗犷豪放,鼓点明快、节奏感强。唱词内容大多是唱古人,颂今人,唱亡人生平好处与后人对其的怀恋,也穿插唱本地风土人情和本民族的奇闻趣事。句式有“五言”、“七言”也有长短句间杂。跳丧时舞蹈者踏着鼓点节拍,边唱边跳,他们时而相对击掌、绕背穿肘,时而嘴唇触地衔物、相互嬉闹。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场面诙谐幽默,尽显喜怒哀乐。土家人以此悼念死者,借以减轻死者家人的悲哀,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土家人称老人去世叫“白喜事”。其歌舞中显示出土家人难能可贵的积极人生态度,贯穿着豁达通脱的生命观念,彰显了“生死乐天”的巴人精神。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上,长阳县选送的“撒尔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撒尔嗬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是灌璨夺目的巴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但它还不同于今天由原国家体委向全国推荐的健身舞“巴山舞”。“巴山舞”的诞生是一个再创造和提炼升华的过程,它得益于一个叫覃发池的民间艺人。长阳是个山清水秀的歌舞之乡,但改革开放之前却比较封闭。覃发池正是在这样一个封闭而又具有浓郁民族民间文化氛围的环境中长大的山里娃。他16岁进长阳县歌舞团做舞蹈演员,18岁进入湖北省艺术学院舞蹈专科学习。学习期间,他吸收了大量的现代艺术,从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局限性产生了反思。恰逢此时,风靡全国的“北方秧歌”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启发,他想到了故乡的“撒尔嗬”。他认定,民间舞如果缺乏现代文化的渗透和关照,就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于是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民间的撒尔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是改变了撒尔嗬“只供丧葬使用”的“跳丧舞”的历史定位,使它成为一种在各种场合都可以跳的自娱性舞蹈;二是打破了撒尔嗬作为民族舞蹈的局限性以及女人、儿童禁止上场的禁忌,将其改编成不分男女,不分民族,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都能跳的群众性舞蹈;三是在舞蹈形式上将只能男人对跳改变为男女对跳,将边歌边舞改变为只舞不歌,将“击鼓领舞”变为“音乐伴舞”等,并将改编后的这种新兴舞蹈定名为“巴山舞”。
在经过千百次编导、排演之后,覃发池将巴山舞定为四个舞段共10分钟。舞段分别是“风摆柳”、“百凤朝阳”、“半边月”、“喜鹊登枝”。这些动作都要求男女成双成对完成,并且男女动作略有区别,这不仅使舞蹈气质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巴山舞在音乐上为去其丧味,只保留了原始跳丧舞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适当加以发展,并加进了弦乐伴奏,舞蹈音乐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这种改编后的新兴舞蹈——巴山舞,既保留了原地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又注入了新的时代信息,具有舞姿优美,音乐动听,通俗易学,简便易做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00年12月在全国举办的广场舞比赛中,湖北省推荐的长阳巴山舞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金奖。继而被原国家体委确定为一种向全国推广的健身舞蹈。2004年10月12日,在江苏南京市举行的首届全国“四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项目展演中,长阳巴山舞又获得优秀节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