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纳西族居住在丽江、中甸、宁范、永胜、剑川、兰坪、维西、贡山、德钦等地。主要聚居地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在云南省西北部,境内玉龙雪山巍巍、金沙江水滔滔,是个美丽富饶、古老神奇的地方。
纳西族古时称“么些”、“纳日”、“纳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确定“纳西”为统一的族称。
纳西族居住的金沙江上游地区,峰奇谷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纳西族与汉、藏、白、彝族等民族杂居,和睦相处。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象形文字“东巴文”,后来有了音节文字“哥巴文”。用这些文字记下了许多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经典。1957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帮助纳西族设计了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1958年国务院正式通过了“纳西族拼音新文字”。由于纳西族与汉、藏、白、彝等兄弟民族杂居,长期交往接触,纳西族中很多人会讲两三种语言。明代以前就有汉文学校,有一批用汉文创作诗文的文人,汉语文已成为纳西族社会生活中交际的工具。
纳西族有多种宗教信仰。本民族普遍信奉的是东巴教,同时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等,有的还信奉“三朵”本主神灵。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主要原始宗教。奉“丁巴什罗”为始祖,它的巫师称为“东巴”。东巴教用象形文字书写经书,叫“东巴经”。东巴教没有系统的教义,没有寺庙,没有统一的组织。东巴教信仰和宣扬“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思想。充当东巴者多为劳动人民,不脱离生产。东巴一般是世袭相承,也有拜师收徒者。东巴教尚未出现凌驾于一切东巴之上的教主。东巴的宗教活动涉及纳西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如祭天、祭祖、丧葬、命名、节庆、求寿、祈年、占卜、治病、驱邪等。吟唱咏诵经文及跳东巴舞是其活动仪式中主要形式。
东巴所用象形图画文字,距今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东巴教徒用东巴文书写了约一千五百多种经书,流传下来的约有二万册。这些卷帖浩繁的经书,记录了纳西族先民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切活动,也记录了人与人,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一些朴素的哲理,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宗教哲学、天文地理和文学艺术及人类造字规律的重要宝藏。
丽江县境内的藏传佛教(喇嘛教),有福国寺,文峰寺等八大寺,寺内喇嘛基本上是纳西族,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纳西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的组织和喇嘛的等级与藏区相同。
汉传佛教和道教,于元代传入。建有“和尚庙”,僧侣有大量土地,在民间有一定影响。但经济和政治势力不及藏传佛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也有传入,建有教堂,纳西族中信徒不多。
纳西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采。有原始古歌、叙事长歌和歌谣。从民歌的内容看、分为情歌、儿歌、仪式歌、劳动歌、时政和母亲之歌六大类。还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等。明清以后,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接受了京剧和滇戏,有了民间剧团和专门的戏台。赶庙会、祭龙王和春节等吉庆节日都演戏。
纳西族民间流行的曲调有在山上或田野自由抒情的独唱“古气”;有二人对唱集体相和的“久磋圭”、有结婚时老人合唱的“四喂喂”;有男女青年低声吟唱的“时本”;还有边歌边舞的曲调“哦忍仁”、“窝默达”、“呀哈哩”等。纳西族还有著名的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
白沙细乐相传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由八个独立的乐章组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丽江古乐约在明代随佛教、道教同时传入,几百年来,经纳西族人民加工改编形成为纳西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洞经音乐。这部古乐已形成了汉族和纳西族的音乐相溶合的独特风格。
纳西族的绘画是金沙江上游少数民族的艺术珍宝。丽江白沙壁画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历史文物。史书记载白沙壁画是明代佛教、道教、喇嘛教文化在丽江相溶的结晶,由纳西族、藏族、汉族、白族等民族画家于明代至清初近三百年间陆续创作完成。具有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的特点,其中还有古代乐舞图。纳西族的东巴画,内容多属宗教绘画,有长达十几公尺的帛、麻布画卷,有木牌画、纯棉布轴卷画等。具有用笔粗犷有力,色彩富丽,明暗对比强烈的特点,其中有朴实生动、维妙维肖的东巴舞姿态,再现了古代东巴舞及服饰、道具等原貌。
纳西族的节日有:
“弥老会”(俗称棒棒会)。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这天,原是木氏土司请喇嘛念经跳神,超度祖先的盛会,后来逐渐演变为交流竹木农具的交易会。当天,丽江古城大街小巷成了竹木农具花卉的市场,市民要买上一两样木棒、吹火棍、花卉等,以求吉利。如今已从一天改为三天的盛会。
“祭天节”。分为农历正月大祭,七月小祭。相传纳西族祖先衬红褒自命从天上下凡,开天劈地,为此纪念她的功德。
“北岳庙会”。农历二月初八,祭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纳西族的三朵,被尊祟为民族英雄。南沼封神,将丽江玉龙雪山封为北岳。在雪山脚下的北沙村建有北岳庙,内供三朵神像,玉龙雪山就是三朵的化身,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纳西族人民以此世代金念他。木土司统治时期,每年都亲自参加祭祀,奏洞经音乐。现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将农历二月初八定为民族节日“三朵节”。届时,有盛大的歌舞表演。
中甸县三坝乡、东坝乡、哈巴乡的纳西族过“二月八”。这天居住在周围百里的纳西族都聚集白水台,举行“千鸡宴”,以祭龙王。举行赛马活动,载歌载舞一整天。三月十五日是龙王庙会”。在丽江黑龙潭,既是纳西族祭龙王的节日,也是滇、川、藏各族人民的物资交流大会。“七月骡马物资交流会”,于农历七月中旬在丽江狮子山下举行。会期七至十天,以牲口交易为主。届时,滇、川、藏交界地区的藏、白、彝等各民族,携带土特产品到丽江出售,买回著名的丽江马、铜器等。会期还举行赛马,跳舞对歌,唱戏等文娱活动。
纳西族的住房,山区还保留有木楞楞或板板房。坝区多数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或“一进两院”(四合院加两面厦的花园),经济条件较好的还有雕龙画风的精美雕刻工艺,并普遍喜养花。
丽江纳西族的婚姻早已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同姓可以通婚,但同宗则禁止通婚。离婚情况极少。古时,纳西族有“抢婚”的习俗或因男家清贫送不起财礼,或怕变故,也有双方暗中商定而抢婚。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结婚却不自由。新中国建立前,恋爱时不能挨近,中间相隔水沟或刺蓬,用弹口弦、唱调子的方式传情,很少有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配为夫妻的,婚姻照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自由婚姻。
纳西族舞蹈有悠久的历史,纳西东巴文书写的东巴舞蹈经典《神寿岁与东巴舞谱》和《舞蹈的来历》等专著有近千年历史。元李京《云南志略》载:“末些蛮在大理北,不事神佛,惟正月十五日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明代纳西族诗人木公写道:“官家春会与民同,土酿鹅竿节节通,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明月中。”这些描绘,可以看出纳西族民间自古有喜歌善舞的习俗。
纳西族舞蹈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歌舞
载歌载舞,歌、舞、诗三位一体。在纳西族舞蹈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有“哦忍仁”、“窝默达”、“阿丽哩”、“夕拨仁”、“呀哈哩”、“阿卡巴拉”、“三思吉”等。
哦忍仁(又名“仁美踔”)产生于原始游牧时期,至今还保留着纳西先民游牧生活的痕迹。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哦忍仁随历史的变迁而加入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内容。其中有被东巴教涂抹上神秘色彩的“阿仁兴子瓷”的故事;有游牧时期牧羊女丢失了羊群而满山寻找的传说;有办丧事时为驱赶“仁”鬼所跳的“暮布仁”;有反映生产劳动的“夕独仁”;有祭祖归来途中专门由老人跳的“仁尺踔”;还有老人撕包谷时喊哼的“仁紫”等。如今还有经过整理搬上舞台的舞蹈《牧羊歌》。
窝默达反映了社会矛盾激化时期人民群众的情绪。早期流传的调子称“括底”,比后来的窝默达缓慢、压抑,清代以后的称谓逐渐改为窝默达。
阿丽哩产生于建国前夕,流行极广。反映了纳西族人民当家作主后的欢悦心情。
阿卡巴拉、呀哈哩和三思吉等歌舞是流传于中甸县三坝、东坝、哈巴的很有特色的民俗歌舞。
(二)无音乐伴奏舞蹈
“色胡踔”又名“麻日踔”。该舞仅流传于丽江县太安乡各村寨。舞蹈主要靠整齐的脚步声及内心节奏,相互间的默契而统一舞蹈步伐,是纳西族的一个风格独特的舞蹈。
(三)表演性舞蹈
这类舞蹈有“寿星拜祝”、“彩云南现”、“花马报春”、“鹿鹤同春”、“龙凤呈样”、“狮子滚绣球”等。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纳西族固有舞蹈,如鹿等;另一是由外地传入的,如狮子、凤舞等。第一部分的花马、斑鹿、耗牛、麒麟等是纳西族的吉祥崇拜物,舞蹈与纳西族古代的某些传说及诗歌相吻合。东巴舞中有鹿、耗牛、马等神的坐骑的舞蹈。东巴《踔模》(舞谱)中也有记载。纳西族古称“牦牛夷”、“牦牛种”等,把牦牛奉为门神,舞蹈“牦牛献瑞”就反映了纳西族由游牧到领主制的生活内容。
第二部分为外地传入。如寿星、云、龙、狮、猴等舞。经本地民族接受与本民族舞蹈相结合,已有了纳西族的心理气质及浓郁的民族特色。外地传入的途经,一是通过宗教;二是通过屯兵或经大理等地移民带入丽江。
(四)乐舞
“乐舞”多为笙、笛伴奏的“打跳”,有“打腊利”(芦笙舞、打跳舞)、古乐舞(崩石细丽舞)等。这些舞蹈各民族相互影响、共同流传,出自哪个民族,没有定论。但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共同特点,又各具特色。
古乐白沙细乐又名“崩石细丽”、“勘崩史”、“崩史”。有三段乐舞:“勘踔”(拉弹舞),“跺踔”(跺脚舞),“洛芒踔”(云雀舞)。关于崩石细丽的源流,文史资料有两种记载,也有两种传说及见解。一种是“元人遗音”,“元人离别所赠”;另一说为“创自民间”。我们认为应是纳西族先民“创自民间”,是纳西族古老的民间乐舞,而后才产生了吊唁的内容。忽必烈南征后,有蒙兵流落下来,随之流传下些蒙古族曲调与纳西族民间音乐相结合,使“崩石细丽”逐渐丰富成熟,也是可能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结果。
(五)东巴舞
据传东巴舞有三百多套,现收集到有名目的近二百套,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丁巴什罗舞、女性灯花舞、坐骑舞、护法优麻舞、大神舞。
元代诗人王沂在《么些诏》诗中写道:“么些风俗美亦有善刀舞”。纳西族的刀舞仅见于东巴舞。1980年发现了东巴舞蹈经典《踔模》,包括《神寿岁与东巴舞蹈》、《舞蹈的来历》等专著,专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独一无二的用少数民族图画象形文字记载的舞谱,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舞谱之一。对东巴舞中的六十多套动作,作了较科学的描述。
东巴舞各套中都在追忆祖先的功德,缅怀他们创业的艰辛,将纳西族先民对自然、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一体化,特别是对母亲的崇拜至高无上,再现了纳西祖先战胜自然,战胜邪恶,“人是真正的创造者”这一认识贯穿于整个东巴舞中。
东巴舞十分讲究严格的规范。东巴的每一祭祀仪式都是诸种舞蹈及各种动作套路的巧妙组合。多数东巴舞套路表现目的明确,舞蹈构思近似舞剧。东巴艺人对基本程式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以避免随心所欲,脱离规程。
东巴舞摄录了纳西先民的若干历史事实,表现了纳西族祖先的思想观念,生产劳动、狩猎游牧,同大自然的博斗,文化生活等内容。东巴舞蹈在东巴诸文化学科中占有重要位置。
(六)宗教舞蹈
1.巴踔
“巴踔”是喇嘛庙里跳神的舞蹈。早在唐代便有印度佛教阿阇黎派僧侣来丽江传播佛教。从宋、元至明、清间、藏传佛教直接进入丽江。
“巴踔”是在每年腊月最末一日,喇嘛们大祭后开始跳的。据现在五风楼的喇嘛和克勋老人介绍:巴踔中的各种舞蹈都是在跳《护法经》中的各种神灵。舞蹈开始从“大黑天神”跳起,一直要跳完《护法经》中的各种天神。这种舞蹈有各种高难技巧。如跃上桌子而不能损坏桌上的供品;钻下桌子而不能使桌子摇晃。故有一句俗话“喇嘛钻桌子跳”。每年各寺庙的庙会举办时间不尽相同,但年终的“护法会”都要举行,主要是各寺庙自己主持祭祀,也有的寺庙聚集在一座大寺庙中共同祭祀。新中国建立前夕,在福国寺举办一次规模盛大的跳神会,参加的喇嘛上百人,从那次以后再未举办过此类活动。
2.道教在元、明时期已传入丽江纳西族地区,主要组织有洞经会和皇经会。丽江纳西族洞经会每年举办两个文昌会,一在二月,一在八月;两个武圣会,一是五月十三日的单刀会,一是六月二十四日的关公诞辰。届时办会三天,要进行休浴,主要是弹奏洞经音乐。道教有“花舞”,现已不跳。
(七)革命歌舞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编创了《阿丽哩》外,还从外地学来一些歌舞,如“满三娘”、“朱大嫂送鸡蛋”、“迎客舞”、“团结就是力量”、“当我们同在一起”等。除“满三娘”、“朱大嫂送鸡蛋”外,都是用纳西族语进行演唱与表演,很受纳西族群众欢迎,在当时的青年男女中流行很广,起到了团结群众,拥军爱民的宣传作用。现在的节日活动有时也表演这些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