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由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到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接着又是十六国纷争,南北朝对峙,中国经历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短命王朝里,上流社会对乐舞的兴趣丝毫未减。

  魏晋南北朝的舞蹈有一个不同于汉代的基本特征,那就是逐渐改变了被融于“百戏”中的综合形式,而向独立的“纯舞”形式过渡。舞蹈的表现力越来越鲜明,舞蹈的抒情功能越来越成熟。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最流行的乐舞。

  《清商乐》是汉族传统世俗乐舞的综合称谓。汉代流行过的那些世俗歌舞,三国时江南地区的《拂舞》、《白纻舞》,晋朝的《明君舞》等舞蹈节目,都包括在《清商乐》中。

  《清商乐》在三国时代就很时髦。曹操和他的儿子们都醉心于清商歌舞。曹操活着的时候,清商女乐不离左右。他甚至幻想死后也能继续欣赏《清商乐》,所以,临死时留下遗嘱,命令他的清商女乐住在铜雀台上,每逢初一、十五,从早晨到中午,都到帐前为他表演。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了魏国,称帝之后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女乐的机构,叫做“清商署”。曹操、曹丕、曹植都会作诗。他们依照清商三调的乐曲,填制了许多歌词,作为舞蹈时的伴唱曲。

  西晋武帝司马炎也酷爱清商歌舞。他灭吴以后,收纳吴姬5000名,大大地充实了曹魏时留下的“清商署”。经过了“永嘉之乱”,一部分《清商乐》流入西凉。另一部分随着东晋政权传到南方,与江南原有的《吴歌》、《西曲》等相会合,于是“中原旧曲”翻出了“新声”,其中包括舞曲和伴舞的歌。

  《清商乐》中有五花八门的“杂舞”。其中有个著名的舞蹈节目,叫做《白纻舞》。由于舞蹈者穿着白纻制成的舞衣,所以才有这个名字。

  《白纻舞》起源于汉末,开始时可能在巫女降神时表演。这种舞蹈在晋朝已很流行,从晋朝起不少文人为《白纻舞》写歌词。在《乐府诗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歌词。我们要推想《白纻舞》的表演情景,也全都依赖这些词曲对《白纻舞》的生动描写。

  《白纻舞》是表现力很强的舞蹈,它可以表现丰富的情感内容。它可以表现男女间的爱情,如“为君娇凝复迁延,流目送笑不敢言。”“双心一意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也可以表现伤离惜别之情,如“琴瑟未调心已悲,任罗胜绮强自持。”“流叹不寝泪如丝,与君之别终何如。”可以表现及时行乐的感慨,如“时冉冉,近桑榆,但当饮酒为欢娱。”“佳期不待岁欲阑,念此迟暮独无欢,鸣弦流管增长叹。”也可以表现脱离尘世的神仙理想,如“仙仙欲动何盈盈”、“琴音乘云飞上天”。从这类诗句,可以想见《白纻舞》是充分抒情的舞蹈。

  从晋朝以来描写《白纻舞》的诗歌,可以想象《白纻舞》表演的具体情景。

  晋人《白纻舞歌诗》说,“质如轻云色如银,爱之遗谁赠佳人。制以为袍余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可知《白纻舞》的表演者都是年轻的女子。她们穿的是用非常薄、非常轻的白纻制成的舞袍,手里还拿着用同样的白纻做成的长长的白巾。这是晋朝《白纻舞》的舞妆。

  晋《白纻舞歌诗》描写《白纻舞》的表演:

  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

  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睐容仪光。

  如推若行留且行,随世而变诚无方。

  南朝宋刘铄〔shuo硕〕《白纻舞词》说:

  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

  佳人举袖耀青娥,掺掺擢手映鲜罗。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得知《白纻舞》开始时节奏徐缓,舞者轻轻地起步。两手高举好像白鹄在飞翔,袍袖拂动好像白云在飘浮,袍袖中还时时露出雪白的手腕。有时折腰转身,低昂翻转,像蛟龙游动。有时脚步轻移,好像有无形的手把身体轻轻地推引着前进。舞姿飘逸,舞衣洁白,光彩照人,像明月浮动在云河。体态轻盈,如微风吹动了流波。舞蹈者还善于运用眼神,含笑流盼,如诉如怨,产生了勾魂摄魄的魅力。

  总的看来,《白纻舞》的动作以手和袖的功夫见长。这是时代风气,当时流行的《大垂手》、《小垂手》等也都表现手袖的功夫。与此同时,《白纻舞》的步法也很讲究。除了“徐动”,《白纻舞》也有快节奏。诗人们说,有时“珠履飒杳纨袖飞”,“翡翠群飞飞不息”,一段舞罢,表演者往往“流津染面”,“香汗微渍朱颜酡[tuo驼]”。

  《白纻舞》开始在民间可能是独舞。到南朝齐梁时代,已发展成五人表演。舞蹈者的舞妆本来只是以白纻舞衣为特色,取其轻软洁白。进入宫廷和富家之后,舞衣走向豪华,满身佩带了珠翠,舞人舞罢常常“堕钗遗佩满中庭”。

  《白纻舞》的乐队也是华彩的。有声乐与器乐两部。诗人们说“齐倡献舞赵女歌”,“声发金石媚笙簧”,“朱丝玉柱罗象筵”,“秦筝赵瑟挟笙竽”,“齐讴秦吹卢女弦”……乐队中丝竹并举,并且有美妙的伴唱。乐队和舞者的配合也很好,舞者“回眸转袖暗催弦”,乐队随着舞者的眼神和动作调节节奏。

  “朱光灼灼照佳人”,“夜长未央歌白纻”,封建贵族和士大夫在动荡的年月里,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思想。他们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白纻舞》也就成了宴会上少不了的舞蹈节目。《白纻舞》从西晋流传到隋唐,引发众多的诗人为它歌咏。直到宋朝,还有人作《白纻词》。

  和《白纻舞》具有同样长久生命力的,还有一种《前溪舞》。它属于《清商乐》的“吴声”。东晋以来,江南有个前溪村(在今浙江德清县),成了培养歌舞人才的基地。从前溪教练出来的舞蹈,也便有了正宗的地位。从南朝的宋、齐、梁、陈,直到隋唐时代,许多人对《前溪舞》津津乐道,所谓“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双舞前溪歌白纻”,“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可知产自古越地的《前溪舞》是可以和《白纻舞》相提并论的流行舞。只可惜今天已难以想象它的具体情景了。

  魏晋南北朝时代,士大夫多以自由狂放为标榜,跳舞也是“魏晋风度”的一种表现。一些不拘小节的士人常常能作精彩的舞蹈表演。《晋书·谢尚传》记述东晋时谢尚表演《鸲鹆〔qu yu 渠玉〕舞》的事。王导对谢尚说:“听说您会作鸲鹆舞,大家都想看一看,是否可以表演一番?”谢尚说:“好。”便著衣帻而舞。王导令座上客抚掌击节,谢尚尽情表演,旁若无人。“鸲鹆”俗名“八歌”。“鸲鹆舞”当是模仿鸲鹆鸟的抒情舞蹈。这种舞蹈到唐朝仍在流行,唐人卢肇作了一篇《鸲鹆舞赋》,写的是同一件事,但描写比较具体,说谢尚“正色洋洋,若欲飞翔。避席俯伛,枢衣颉颃[xie hang斜杭]。宛脩襟而乍疑雌伏,赴繁节而忽若鹰扬……”使人们想象出谢尚作舞时的情态。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士大夫与舞蹈有不同寻常的联系,所以不少人以极大的兴趣写下了不少描写与评论舞蹈的诗篇。

  西晋以后,汉族中央政权迁移到江南。北部中国成了各民族长期争夺统治权的战场。匈奴、羯、氐、鲜卑、羌、汉等民族,建立了先后并存交错的16个王朝。直到公元5世纪初,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才大致上统一了北中国,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北方各民族将其本民族的乐舞带到了中原,其统治者也乐意模仿汉、晋的礼乐制度,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乐舞,于是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乐舞的交流。

  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一直被称为“胡舞”。魏晋南北朝时,胡舞成为南北各地人们普遍喜爱的艺术,而且登上了大雅之堂。

  《北齐书·祖珽[ting挺]传》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于后园使珽弹琵琶,和士开胡舞,各赏物百段。”《隋书·章昭达传》载,南朝陈朝的章昭达每逢宴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寇敌,旗鼓相望,弗之废也。”北齐后主高纬“唯赏胡戎乐,耽爱无已”(《隋书·音乐志》)。南朝梁元帝萧绎也醉心“胡舞开春阁,铃盘出步廊”的生活。

  “胡舞”以新鲜的异国情调,给中国的舞蹈文化带来了异彩。在各民族乐舞文化的大交流中,诞生了一部令人们耳目一新的《西凉乐》。

  《西凉乐》主要是以古代西凉(今甘肃一带)少数民族乐舞为基础,又吸收了汉族和西域(主要是龟兹〔qiu ci秋词〕)的乐舞,而形成独特的风格与气派的舞蹈。

  《西凉乐》的规模相当大。据《唐六典》记载,有编钟、编磬各一架,歌二人,弹筝、筝、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长笛、短笛、大筚篥、小筚篥、腰鼓、齐鼓、担鼓各一,铜钹二,贝一,白舞一,方舞四人。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河西,将西凉乐舞的乐器、乐工舞伎以及西凉高僧昙曜〔tan yao谈药〕和数万户西凉人携带东归,《西凉乐》进入北魏宫廷。北魏的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西凉乐》又在洛阳与中原乐舞会合。

  北魏太武帝不仅带回了《西凉乐》,还从西域带回了疏勒、安国的伎乐。北魏灭北燕时,又得到北燕所传的《高丽乐》。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与高昌通,《高昌乐》于是传入西魏,并用于宫廷。

  北方各民族的乐舞艺术不仅在北朝的宫廷中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也得到中原人民的广泛喜爱,出现过“洛阳家家学胡乐”的热闹局面。北方各朝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在两个多世纪里实现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直接促成了隋唐时代开放性的乐舞大繁荣。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