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9.1 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迎春节日,相传起于汉代。

  隋朝初年,刚刚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战乱局面。元宵节恢复了一片太平景象。各个城市灯火辉煌,鼓乐喧闹。男女老少涌上街头。街上游行队伍不断,人们载歌载舞。兽面舞蹈成了突出的节目,同时还有杂技艺人表演精彩的技艺。

  隋炀帝即位的第二年,为了向来朝的外国人炫耀,调集了民间百戏散乐到东都洛阳表演。扮成水族的歌舞队伍沿街游行,有“大鲸鱼”喷着水雾,忽然变成七八丈长的黄龙,叫作“黄龙变”,其实就是那时的舞龙。有精彩的绳技表演,两柱之间系一根10丈长的绳子,两个女孩子在绳上互相对舞,可以擦肩而过。还有一种竿头的舞蹈,两根竿头上的舞人,可以互相交换位置。各种节目,奇巧动人。从那时起,每年正月都要在京城举行这种盛大的群众性的演出。戏场绵延八里长,表演的人数达到三万。

  隋朝洛阳元宵节的艺术会演,直承秦汉“百戏”的传统。不少文献记载了洛阳和京外其他州县元宵情景。《隋书·柳或〔yu玉〕传》记载了柳或的一篇《请禁角抵戏疏》,柳或说:“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凌云。袨〔xuan炫〕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xu许〕肆陈,丝竹繁会。”柳或认为这种“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的风俗很不好,因此请求皇帝“颁行天下,并即禁断”。但是,隋朝的皇帝并未禁止这种习俗,而且愈演愈烈。正是隋朝元宵节,才显示了当年彩舞游乐的最高水准。薛道衡作了一道《和评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描写隋朝洛阳元宵节:“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戏笑无穷已,歌吹还相续。羌笛陇头吟,胡舞龟兹曲。假面饰金银,盛服摇珠玉。宵深戏未阑,竟为人所欢。卧驰飞玉勒,立骑前银鞍。纵横既跃剑,挥霍复跳丸。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suang ni酸泥]弄斑足,巨象垂长鼻。青羊跪复跳,白马回旋驶。忽见罗浮起,俄看郁岛至。峰岭既崔嵬,林丛亦青翠。麋鹿下腾倚,猴猿或蹲跂。”可知当时表演的节目至少有马戏、杂技、跳丸、跳剑、鱼灯、龙灯、狮舞、鹿舞、象舞、羊舞、猴舞、假面舞等。

  元宵节歌舞娱乐的习俗,到唐代规模更加壮大。唐初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为了扮演“男为女服”的节目,太常寺曾从民间借用500套妇女服装,供元宵节“假妇人”化妆之用。其他节目也可以想见。

  元宵歌舞习俗一直传延至今。

  9.2 踏歌

  唐代民间节日娱乐中,有一项重大的歌舞活动,叫作“踏歌”。人们手牵着手,踏地击节,载歌载舞。唱的歌子是同一个曲调,即兴填词,无限反复。民间踏歌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这种应歌而舞,踏地为节的歌舞,起源甚早。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型彩陶盆上的舞蹈图纹,已经和后世的“踏歌”是同一模式。《吕氏春秋》所载的《葛天氏之乐》,操牛尾,投足而歌的八段歌舞,也很有“踏歌”的意味。“连手而歌,踏地为节”的歌舞,从汉代起已见之于文献。《后汉书·东夷传》说:“五月田竟……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葛洪《西京杂记》说:“十月五日,共入灵女庙。……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周书·宣帝纪》说南北朝时“周宣帝与宫人夜中连臂蹋蹀〔die谍〕而歌”。到了隋唐时代,“踏歌”之风大盛。《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有关“踏歌”的记述颇多。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行》诗更加脍炙人口: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

  桃溪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有时宫廷也出面组织规模盛大的踏歌。唐朝每逢元宵节,常常要在京城宫阙的安福门外组织灯会,有几千人参加踏歌。宫女们也有机会出来参加,所谓“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隋唐时代风行的“踏歌”习俗,也是绵延不绝。《宣和书谱》记宋代“南方风俗,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为盛集。”陆游《老学庵笔记》说:“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踏歌。”南宋画家马远还画过一幅《踏歌图》,画上六位野老踏舞于山阴道上,形态逼真,野趣正浓。

  “踏歌”之俗历经元、明、清各朝,至今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依然蓬蓬勃勃。

  9.3 大酺〔pu仆〕

  凡是立太子、改年号等喜庆日子,皇帝允许人民聚众饮酒作乐,叫作“赐酺”。唐朝的赐酺,在武则天时代搞得最频繁,唐玄宗时代搞得最铺张。唐玄宗曾经在洛阳五凤楼下大酺,命令300里内的地方官,带领歌舞艺人前来参加会演。长安的大酺则常常在勤政楼前,届时几百个宫女表演“三大舞”。还有大象、犀牛等兽形舞的表演。各府州县送来的“散乐”,有山车、旱船、戏马、斗鸡、弄丸、弄剑、角抵等。

  大酺歌舞也成了传统。

  9.4 乞寒

  唐帝国外交频繁,长安、洛阳等地有很多外国人和少数民族。他们把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带到了中国。于是,有一种“泼寒胡戏”流行多年。

  “泼寒胡戏”在每年腊月“乞寒”时举行。人们戴着兽面或神头鬼面,光着膀子,唱着歌,跳着舞,互相追逐泼水取乐。

  这是龟兹、康国、高昌等地的风习。传说冬春时节奏乐泼水,可以消灾去病。这种活动在南北朝时已传入中原,武则天时开始兴盛,到唐中宗时在京城及各大城市形成了盛大的规模。开元年间,由于皇帝的干涉,才渐渐消歇。

  9.5 庙会

  由于佛教与道教的广泛传播,南北朝时佛寺与道观已普遍出现。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说,当时洛阳就有佛寺1367所。那时,已经有佛寺设伎乐的习俗。寺院已不仅是宗教场所,而且成了大众游乐场。每逢宗教节日,寺庙里都组织群众性的游乐,舞蹈是其中重要的活动项目。

  中国人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神,每逢神诞,寺庙里都有庙会,歌舞和其他娱乐节目各逞其能。

  《洛阳伽蓝记》说,北魏洛阳长秋寺每到四月初八浴佛节,有释迦牟尼佛像出巡的游行。队伍以辟邪狮子作前导,还有吞刀吐火等精彩的杂技魔术表演。游行的人都穿上奇装异服。佛像一停下,观众一古脑儿围上去,常有踩死人的事发生。昭仪尼寺每到“六斋”日,就组织“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入神。”

  唐代的寺庙里,除了继承南北朝的游乐传统外,还出现了“戏场”。

  唐代寺庙里集中了民间流行的各种文娱节目。像鹤舞、花舞等,都是庙里常演的节目。唐代寺庙里还有一种著名的舞蹈,叫作《四方菩萨蛮舞》。这种舞蹈是唐懿宗时创作的。唐懿宗信佛,用很多钱修了一座安国寺。寺庙落成时,懿宗教他的宫廷伶官李可及改编了这个女子群舞。表演时,一个个舞女打扮得像菩萨一样美丽,几百人的舞队跳舞给佛菩萨欣赏。渐渐地,寺院里表演《四方菩萨蛮舞》就成了民间习俗。从敦煌壁画中描绘的那些为佛菩萨表演的舞蹈,我们可以想象出唐代寺庙歌舞的情景。

  9.6 赛神

  老百姓为了感谢“神”所给予的幸福,祈求六畜兴旺,风调雨顺,疫疠[li厉]不作的好日子,就要组织“赛神”。每逢这种日子,在安排隆重的祈祷仪式的同时,往往有歌舞活动。民间的巫觋〔xi席〕常常是赛神歌舞的精彩的表演者。

  唐朝诗人王维《祠渔山神女歌》中有《迎神》歌:

  坎坎击鼓,渔山之下。

  吹洞箫,望极浦。

  女巫进,纷屡舞……

  说的是女巫在箫鼓伴奏下,跳起舞来迎接神灵的到来。祭祀完毕,还要跳起舞来欢送神灵归去。

  赛神歌舞的表演者不仅仅是巫女。有时村人野老也一起歌舞。刘禹锡《阳山观庙赛神》诗,描写荆楚一带赛神说:

  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婆娑起醉颜。

  日落风声庙门外,几人连踏竹枝还。

  风调雨顺是中国老百姓所期望的,但大自然的风雨往往不能尽合人意。水和人民的关系太重大了,当老天不下雨时,人们就要唱歌跳舞来祀神求雨。唐朝诗人裴谞〔xu虚〕的《储潭庙》诗,生动地描写了农民向储潭之神求雨的情景。老农老圃们置备了丰盛的供品,还请来“女巫纷纷堂下舞”。但是,“男觋女巫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闻”,老天爷似乎并不为这些歌舞所感动,好像没听见没看见似的。尽管如此,古代多数中国人还是相信赛神可以感动天神。

  唐代民间舞蹈的习俗,上承远古,流传后代。有些唐朝的舞蹈习俗,直到近代还可以在民间看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