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迎春节日,相传起于汉代。
隋朝初年,刚刚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战乱局面。元宵节恢复了一片太平景象。各个城市灯火辉煌,鼓乐喧闹。男女老少涌上街头。街上游行队伍不断,人们载歌载舞。兽面舞蹈成了突出的节目,同时还有杂技艺人表演精彩的技艺。
隋炀帝即位的第二年,为了向来朝的外国人炫耀,调集了民间百戏散乐到东都洛阳表演。扮成水族的歌舞队伍沿街游行,有“大鲸鱼”喷着水雾,忽然变成七八丈长的黄龙,叫作“黄龙变”,其实就是那时的舞龙。有精彩的绳技表演,两柱之间系一根10丈长的绳子,两个女孩子在绳上互相对舞,可以擦肩而过。还有一种竿头的舞蹈,两根竿头上的舞人,可以互相交换位置。各种节目,奇巧动人。从那时起,每年正月都要在京城举行这种盛大的群众性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