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卓
“秦筝”一词的含义
“筝,又称秦筝”几乎每一篇介绍筝的文章都使用过这句话。《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i]:“筝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翁扣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春秋战国时期筝已流行于秦地。(今陕西)史称秦筝”。《中国乐器图志》[ii]载“……筝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作为声乐的伴奏乐器已广泛流传,于秦国尤盛,故名秦筝。”以上的引文中都一致地使用了“秦筝”一词。究竟“秦筝”的含义是什么?
在汉代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卷87)引《李斯谏逐客书》中,李斯把许多外来的事物同秦国本土的事物加以对比,以喻人才的任用方面,外来的人同秦国本国人一样可以为秦国所用,为秦国带来利益。文中列举筝、缶、瓮等乐器作为秦国本土音乐的象征和代表。《旧唐书·音乐志》载“筝,本秦声也”由此可见“秦筝”是筝的又一个名称,“秦”的含义是秦地。当时也并没有以其他地区称谓作为筝的别称的情况如“潮筝、豫筝、鲁筝……”。因此许多学者推论出秦筝是指“发源于秦地的筝”。
秦地一词的历史概念不仅指秦都咸阳或秦国所在地(今陕西),还曾包括甘肃大部、宁夏东南和山西西南部、河南函谷关以西,湖北,四川北部等地。地域广大,地形复杂多变 [iii]。秦岭横贯于关中盆地以南,北有黄土高原西有祁连山,河西走廊。汉江,渭河分别为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这里。地形多山区、高原,沟壑纵横。地理环境造就了秦人爽直、磊落的性格。在秦风音乐中则体现为“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审美趣向。长安作为秦地的中心城市更是西周、秦、西汉、前秦、后秦、北周、隋、唐等十一朝国都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文人、学士、艺术家的汇集之地。此时上至宫廷礼乐,下至民间聚会,无论达官府第还是文人书斋而或青楼酒肆,无处不闻秦筝。
西汉桓宽《盐铁论》载:“往昔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西汉侯谨《筝赋》云“享,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上于筝者矣。”
山东大学曹涤非教授从《乐府诗集》中《相和歌辞诸曲》[iv]中考得当时宫廷音乐各调所用乐器如下:
相和曲:笙、笛、节、鼓、琴、瑟、琵琶;
平调曲:笙、笛、筑、筝、琴、瑟、琵琶;
清调曲:笙、笛、节、筝、琴、瑟、篪;
瑟调曲:笙、笛、节、筝、琴、瑟;
楚调曲:笙、笛、节、筝、琴、弄、琵琶。
由此可见筝在当时宫廷音乐中的地位。
南朝文学家沈约《咏筝》一诗云:“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曹植《箜篌引》有“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之句[v]。唐代诗人白居易《邓舫张彻落第诗》有:“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唐代多部伎中的清商伎是汉族音乐,其中就使用过筝[vi]。
以上史料足以反映秦筝在当时的活跃繁荣的情况。自秦至唐的上千年中,秦筝不仅在秦地繁荣发展,而且也因迁都改朝、官员调任、商旅通行等因素,向全国散播,特别是汉魏六朝时期连年的战乱,社会动荡,民族融合为文化融合、交流提供了条件。秦筝每到一个地方便与当地的民俗风土相结合,形成符合当地人民审美情趣,反映当地人民喜怒哀乐,音调上符合地方语言习俗,具有地方风格的艺术。当时的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街道上可以见到不同肤色,身着不同服饰的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秦筝也作为中国文明的代表被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们带回国去,并在异国生根。今天日本的koto、韩国的伽耶琴就是秦筝东渐的证明。(参照附页照片)
此时的“秦筝”实际上已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一是:乐器的名称,泛指筝。
二是:特指秦地风格的筝。
秦筝风格的形成
词义的分化具体发生的年代已无从考察。但风格是具有相对性的,如果只是单一的一种,就不能称其为风格,多种不同的色彩类型并存便有了风格的区别。因此其他筝乐风格的存在就成了秦筝风格成立的前提。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不同于雅乐,被当时称之为“新声”的“郑卫之音”、“赵讴”、“郑舞”等音乐。郑(今河南)、赵(今河北)、卫(今河南)。这些地区由于语言、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和这些地区较为远离政治统治中心,受封建礼乐的约束较少。形成了较为开放,爽直的音乐风格。虽然没有关于这一时期这些地方筝乐的记载,但假设后来秦筝传入,其风格必然会受到当地的影响发生变化,与秦地风格形成对比。东汉后期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文化大融合的一页。特别是南朝各国定都建业(今南京),打破了长期以来政治、文化以秦地为中心,并向北方倾斜的格局。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瑜(陈留尉氏人,今河南开封)所作《筝赋》中对于筝乐风格的描写具有明显的今天的河南派筝乐风格。“……大兴小附,重发轻随,折而复扶,(手法方面)慷慨磊落,卓砾盘纡,北七之节也。(音乐风格方面)”河南大学丁成运教授在《河南筝派》[vii]一文中写到:“……不过这时的郑声还没有筝,随着秦筝传入中原,筝渐用来演奏河南的民间音乐。唐·李峤《咏筝》诗中有‘郑声既嘹亮,秦声复凄切’之句分明是说郑声以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的特点,能与秦筝分庭抗礼的不同风格了。但其详细情况和曲目都还不能考证。”南朝梁·孝元帝《和弹筝人》诗中所筝乐风格则又与郑声不同。“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流徵含阳春,美手过如玉。”梁·简文帝萧刚作《筝赋》云:“若夫钓竿初发,霞蝶初挥,动玉匣之余怨,鸣阳乌之始飞。”[viii]其优美婉转,细腻平和的风格与阮瑜之《筝赋》中所描写的风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刚、柔、曲、直的南北风格之差异。可以判断,此时同在“秦筝”的名称下,另有几种不同于秦地风格的筝乐存在着。
至隋唐时期,全国趋于统一,再次建都长安。文学方面, 诗词歌赋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在大量的诗词中有许多以筝作为题材的作品。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唐·柳中庸《听筝》。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汝归秦兮弹秦筝,秦声悲兮聊送汝。”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唐·张九龄。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唐·白居易[ix]。
此时的“秦筝”,从其突出悲、苦、怨的风格表述来看,与历史中秦地音乐风格相一致,一直保持其深具感染力的可贵风格。这应该是秦地筝从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主脉。
在古代诗文中,作者经常会根据行文的需要以“秦声、十三弦”等名词代指筝。虽然“秦声”是一种泛称,泛指秦地的民歌、戏曲、器乐、歌舞、甚至是语言。但诗人以“秦声”代称“秦筝”,一方面说明筝在秦地音乐中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器乐与民间音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尽管魏晋以后各地已有不同风格流派的筝与秦筝共存,但人们仍习惯以“秦筝”作为筝的统称。1936年郑祝三所著《潮州三弦、琵琶筝谱》的自序中仍称筝为秦筝。另外,潮州市文化馆还保存着世传的筝谱,名为《秦筝乐谱》。直到1938年梁在平先生的《拟筝谱序》中才第一次以古筝统称筝。这种叫法可以避免因统称“秦筝”而造成不同流派混淆不清的麻烦,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相对于此,今天的“秦筝”就特指流传在陕西的筝,具有陕西音调特征的筝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