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也写为“宴乐”、“讌乐”。在隋唐前,燕乐本是一种宴请宾客时专用的宫廷音乐,后来这一称呼包容的音乐内容和品种越来越多,它逐渐成为宫廷中与雅乐有别的在宴饮、游乐、欣赏、礼仪等场合演奏的俗乐的总称,隋唐燕乐以及其后的宋代燕乐,就是这种广义的燕乐。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燕乐按音乐来源和乐队编制分为七种,称为“七部乐”。这七部乐是:国伎(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此外,不少边疆民族乐舞和百戏杂乐也归于燕乐。大业中期(公元605—618年),七部乐重新调整分为九种,称为隋代“九部乐”。这九部乐是:清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礼毕(文康乐)。
唐武德初(公元618年)仍设九部乐,与隋代九部乐小异。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在九部乐基础上增设高昌乐,合为10部。这10部乐是: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在唐九部乐和十部乐中,除燕乐、清商乐和礼毕是中原传统音乐(“华夏正声”)外,其余各部都是具有外族音乐特点的西域和南亚民族音乐。
西凉乐——南北朝时期兴于甘肃黄河以西凉州地区的音乐,是中原汉族音乐与西域外族音乐多种成份(主要是龟兹音乐)的融合,后传入中原。此乐部在隋代七部乐中称为“国伎”,九部乐中改称“西凉乐”,唐时沿袭这一称谓。
天竺乐——从古国天竺(今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的音乐,具有佛教音乐特色。隋唐时被列为乐部。
龟兹乐——南北朝以来从龟兹故地(今新疆库车一带)传来的音乐。隋唐时被列为乐部,在燕乐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他乐部不少受过它的影响。
安国乐——从中亚古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传来的音乐。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得其乐,后来传入中原。隋唐时被列为乐部。
疏勒乐——从西域疏勒国(今新疆疏勒、苏吉沙)传来的音乐。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得其乐,后来传入中原。隋代七部乐未列为乐部。
康国乐——从中亚古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区)传来的音乐。南北朝时,北周武帝皇后阿央那氏(突厥人)带入内地。隋唐时被列为乐部。
高昌乐——从古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传来的音乐。隋太祖时,中原已得高昌乐伎,直到唐太宗时才在十部乐中被列为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