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琴人
隋代虽然只有三十多年,在音乐方面却颇为活跃。民间琴手有李疑、贺若弼,文人琴士有王通、王绩兄弟,他们都有创作传世。
李疑人称"连珠先生",这是因为他使用的琴,腰部有连珠彩弦的装饰,名为"连珠"的缘故。隋代的《琴历头簿》中的《连珠弄》,有可能是他的作品。他作有《草虫子》、《规山乐》,"又缀三十六小调",这可能是组合许多通俗小曲编成的琴弄。他还善于弹奏《胡笳五弄》中的《竹吟风》、《哀松露》(《琴谈》、《广博物志》)。
贺若弼,后世流传的宫声十小调就是他的创作。这十个小调是:《石博金》、《不换玉》、《泛峡吟》、《越溪吟》、《越江吟》、《孤愤吟》、《清夜吟》、《叶下闻蝉》、《三清》,另有一首曲名失传,有人称之为《贺若》。苏东坡诗有:"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可见它和陶诗的意境是一致的。宋太宗嫌这些作品的名称不够"文雅",曾把《石博金》改名为《楚泽涵秋》,把《不换玉》改名为《塞门积雪》(《续湘山野录〉)。其中《清夜吟》见于明代的《西麓堂琴统》,共三段,各段的标题为:《一轮秋月》、《四顾寂客》、《东方既白》,是一首短小的琴曲。
赵耶利(公元563——639)曹州济阴人(今山东曹县附近),是隋唐之际的著名琴师。人们尊重他在琴艺上的成就,而称之为"赵师"。他"所正错谬五十余弄,削俗归雅,传之谱录"。现存唐代手录的《幽兰》卷子后面所列的五十多首曲目中,就包括有赵耶利所修订的《胡笳五弄》。这五十多首琴曲,很可能是他当年整理的全部琴曲。《唐志》中列有他所撰的《琴叙谱》九卷、《弹琴手势谱》一卷,《宋志》中又有他的《弹琴右手法》一卷。别人在他的谱序中称他:"弱年颍悟,艺业多通。束发自修,行无二遇。清虚自处,非道不行。笔妙穷乎钟、张,琴道方乎马、蔡"(《琴史》)。是一个专心致志而又多才多艺的琴家,在琴学上可以与司马相如、蔡邕相比美。受他传授的弟子有宋孝臻、公孙常、濮州的司马氏等,都是一代名手。他对当时流行的各琴派有深刻的认识,曾经精辟地指出:"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用形象化的生动语句,准确地概括了吴、蜀两派的风格特点,至今仍不失其意义。在演奏技法中,他认为只用指甲"其音伤惨",只用指肉"其音伤钝",主张"甲肉相和,取音温润。"他这种奏法为后世所广泛采用。
董庭兰(约公元695——约765)陇西人,是盛唐开元、天宝间的著名琴师。当时琴界盛行沈家声和祝家声,他向凤州参军陈怀古学得了这两家的声调,并把其技长的《胡笳》曲整理为琴谱。他的学生郑宥听音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声"。另一个弟子杜山人也颇能青出于兰。戎昱在诗中赞他:"沈家祝家皆绝倒。"几十年之后,姜宣演奏的琴曲《小胡笳》,被称为:"哀笳慢指董家本"(元稹:《小胡笳引》。这时董庭兰的名声和影响,已经超过并取代了沈、祝两家。
董庭兰有着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这在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一诗中,有着生动的叙述:"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说他在迟速变化中得心应手,旋律住复中都富于表情。美妙的音乐把诗人引进了一个想象的境地:"幽阴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音乐的表现力是如此丰富、感人。如果没有董庭兰的出色演奏,李颀这首描写音乐的名诗,是不可能产生的。
董庭兰的琴艺声望很高,在当时广泛受到人们的赞扬,不少文人和他有交往,他编写的谱集,有善赞大夫李翱为之撰写序言。高适在《别董大》诗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名句,颇能反映出一代名手誉满天下的盛况。
高适的诗中还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说他穷得连酒钱都付不出。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可见,他的生活颇为清苦。但是,由于他曾一度做过宰相房琯的门客,却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著名诗人杜甫说:"庭兰游琯门下有日,贫病之老,依倚为非。"《新唐书•房琯传》中甚至说董庭兰仗势"数招赂谢",房琯为替他申辩,因而被"罢为太子少师"。这一说法很值得怀疑,有可能出自房琯政敌的恶意诽谤。他如果真的纳赂,是不会如此贫困的。房琯以宰相之尊,也不致为了一个门客而罢官。在崔珏的诗中,热情赞美了他和房琯的关系:"七条弦上五音寒,此乐求知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董庭兰的作品见于记载者不多。《神奇秘谱》中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曲调明快流畅,素材精炼,结构完整,是很有特点的小品。
薛易简和董庭兰大体同时而稍晚,在天宝中以琴待诏翰林。他九岁学琴,十二岁就已经会弹黄钟杂调三十曲。特别工于《三峡流泉》、《南风》、《游弦》三弄。十七岁弹大、小《胡笳》、《别鹤》、《白雪》等十八首传统琴曲。以后更加刻苦学习,"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经过这样广泛地学习,前后共弹奏过杂调三百、大弄四十,接触琴曲数量之多,在琴坛是罕见的。但他主张学习琴曲要少而精,认为:"多则不精,精则不多。"因此,他只对少数优秀曲目精益求精,并不是每一曲都下同样的功夫。
他著有《琴诀》一卷,其中发展了刘向《七例》的说法,把琴的作用概括为:"可以观风教,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这比汉代"琴者,禁也"的滥调要高明多了,而且比较全面、切合实际。他认为仅仅满足于:"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还是不够的,必须注意到"声韵皆有所主",亦即艺术手法必须服从于内容表现。这种见解无疑也是很正确的。他强调演奏时要"定神绝虑,情意专注。"为此,规定了演奏"七病",如:不得"瞻顾左右"、"摇身动手"等,对演奏恣态有着严格的要求。宋、元以来的琴书对上述论说多加以转载,后世在此论的基础上,又演变出许多鼓琴规则。
陈康士,僖宗(公元874一888)时人,曾向东嶽道士梅复元学习琴法。在自叙中说:"余学琴虽因师启声,后乃自悟,遍寻正声:《九弄》、《广陵散》、二《胡笳》,可谓古风不泯之声也。"这里讲的"自悟",是讲他已经可以脱离老师的"启声",独立地自己去"遍寻"古代名曲,说明他对传统作品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经过刻苦地研究琴学传统,他发现:"自元和、长庆以来,前辈得名之士,多不明于调韵;或手达者伤于流俗,声达者患于直置;皆止师传,不从心得。"批评是够尖锐的。他认为"前辈得名之士"很少懂得作曲原理,因而只能原样照搬老师的传授,自己没有独到的心得体会;要末只在形式上追求,以致"伤于流俗";要末过分拘泥于原样,以致"患于直置",这样是不会有所发展创新的。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佇思有年"。经过长期思考,"乃创调共百章,每调均有短章引韵,类诗之小序。"在每一首大型琴曲的前面配合一首"短章",作为"引韵",这种编辑体例一直沿续到了明代。他编辑有《琴书正声》十卷,其中包括《蔡氏五弄》等传统曲目共八十多首。又有《琴调》十七卷 《琴谱记》一卷,《楚调》五章一卷和《离骚谱》一卷(《宋志》)。其中《离骚》一曲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是他的主要创作之一,但后世此曲多有发展变化。 陈拙和陈康士大体同时,也是晚唐琴家。长安人,做过京兆户曹。他向孙希裕学了《南风》、《游春》、《文王操》、《凤归林》等琴曲。但是,当他拿着《广陵散》谱去向孙希裕求教时,却遭到了拒绝。可是陈拙并没有因此而罢休,他又另外求梅复元教会了此曲。
陈拙关于琴曲的节奏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前缓后急者,妙曲之分布也。或中急而后缓者,节奏之停歇也。疾打之声,齐于破竹;缓挑之韵,穆若生风。亦有声正厉而遽止,响已绝而意存者。"这些对我们今天理解琴曲,也是有启发的。他撰有《大唐正声新徵琴谱》十卷(《唐志》),《琴籍》九卷(《宋志》)和《琴法数勾剔谱》(《太音大全》)等。
二、文人琴人
王通(公元?——615)号"文中子",有济苍生之志,见隋文帝之策不能用,隐居于汾水之曲。他在汾亭鼓《南凤》等曲,被钓者评为"有廊庙之志",但"声存而操变矣"。于是痛感时势不合,而作《汾亭操》。现存《古交行》一曲,传为他的作品。
王绩(公元585——644)号"东皋子",是王通的弟弟。早年有边"觅封侯"的愿望,但因统治者未加重用而深感不满,弃官不仕,隐于东皋,接受了老庄思想,沈缅于醉乡。他有一首诗说:"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他的诗风淳朴直挚,脱离了六朝习气,为唐诗新风开了先路。他曾"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赏。"这里的"加减旧弄",应是指在传统基础上的加工改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