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琴人
隋代虽然只有三十多年,在音乐方面却颇为活跃。民间琴手有李疑、贺若弼,文人琴士有王通、王绩兄弟,他们都有创作传世。
李疑人称"连珠先生",这是因为他使用的琴,腰部有连珠彩弦的装饰,名为"连珠"的缘故。隋代的《琴历头簿》中的《连珠弄》,有可能是他的作品。他作有《草虫子》、《规山乐》,"又缀三十六小调",这可能是组合许多通俗小曲编成的琴弄。他还善于弹奏《胡笳五弄》中的《竹吟风》、《哀松露》(《琴谈》、《广博物志》)。
贺若弼,后世流传的宫声十小调就是他的创作。这十个小调是:《石博金》、《不换玉》、《泛峡吟》、《越溪吟》、《越江吟》、《孤愤吟》、《清夜吟》、《叶下闻蝉》、《三清》,另有一首曲名失传,有人称之为《贺若》。苏东坡诗有:"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可见它和陶诗的意境是一致的。宋太宗嫌这些作品的名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