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乐器的乐队,史称“钟鼓之乐”。还盛行笙、瑟等丝竹乐器组合在一起的乐器演奏形式。曾侯乙墓曾出土这两类乐队所用的各种乐器。这批乐器品种之多、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其中很多乐器系首次发现,是研究战国早期音乐发展的重要资料。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县西北三公里,名擂鼓墩的地方。墓主是曾国的一位君主,名乙;侯是爵位。棺椁在东室,室内有殉葬的女性青少年八人。此室乐器有十弦琴、五弦琴、瑟、笙、小鼓等,可组成一个小型的丝竹乐队。殉葬者可能是演奏这些乐器或表演歌舞的女乐。中室有墓主举行盛大宴乐场面所用的乐队,即“钟鼓”乐队的乐器。如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笛、篪、笙、鼓、瑟等。西室又有殉葬的女性青少年十三人。

这套编钟最为世人瞩目。它由六十四件钟组成,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上层钮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各有甬钟三组,共四十五件。编钟下层正中悬挂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年)所制铜镈。每件钟的钲部有“曾侯乙乍〓”五字。钟体一面的隧部和鼓部铭文为音阶名;另一面各部位铭文可连读,标记着各钟发音属于何律(调)的阶名及其与楚、晋、齐、周、申等国或地区各律(调)的对应关系。所记律名二十九个,阶名、变化音名三十七个。每件钟发两音,即隧部音和鼓部音,实测音响与铭文标记的音相符。全套编钟计有铭文约二千八百字,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律学和音乐理论提供了资料。编钟音域从A〓至c〓,达五个八度音程以上。它以姑冼(c)为宫,在约占三个八度音程的中部音区内,十二半音俱全。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六、七声音阶的乐曲。出土时钟架旁有演奏工具:六个丁字形彩绘木槌和两根彩绘长木棒。同墓出土的彩绘漆鸳鸯形木盒上有撞钟图象。全套编钟雄伟壮观,乃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之瑰宝。

由于此墓发掘前未经破坏,殉葬器物较好地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真实地表现着当时的乐队演奏场面。人殉则反映了残酷的社会习俗和制度。

同墓出土的铜镈。通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钮由对峙的龙和夔龙组成。钲间有乳钉,正中有铭文:“隹(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章乍(作)曾侯乙宗彝,〓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章即楚惠王,大意是说: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楚王制作曾侯乙宗庙所用的彝器,永远用以享祀。出土时,此镈悬挂在编钟下层正中的显要位置,表明曾楚两国的亲密关系和曾侯乙对楚王的尊崇。

编磬。共三十二件。所用质料主要是石灰石,也有青石和玉石,磬体多已残毁变质,完好的有九件。各磬均有填朱铭文和墨书,标明它的发音属于某律(调)的某音(阶名),及与其他诸律的对应关系,共计693字。三十二件磬分上下两层悬挂在青铜铸造的磬架上,每层两组,一组十件,另一组六件,依大小次第排列。磬架长18.7厘米,通高110厘米,上有错金纹饰。横梁两端饰兽面方头,下层两柱及底座作怪兽状。另有漆木磬匣三件,匣内有大小不等的磬槽,匣盖和匣内磬槽旁边有说明装匣情况和磬石编号的刻铭99字。编号从一至四十一,可知全套石磬为四十一件,编号数目比架上编悬的石磬多九件,以备旋宫转调之用。

十弦琴。全长67厘米,面板长41.2厘米,宽18.1厘米。面板浮扣在底板上,构成音箱。琴头岳山上有十个弦孔,有效弦长62.7厘米,尚存四枚残损的木质琴轸。琴尾是一实体,长25.8厘米,宽6.8厘米。琴面略成波浪式起伏状,刻有双边线的四方形浅槽,音箱与尾部交接处作圆形,边缘隆起,中间刻一槽沟。通体髹黑漆,光泽柔润。从其形制结构看,难于在琴面上按音或作大幅度的滑音演奏,只宜弹散音(空弦音)、泛音和小滑音。

五弦琴。用独木斫成,全长115厘米,头宽7厘米、尾宽6厘米。琴身是狭长形音箱,表面平直,尾部是一实体。首尾各有一岳山,岳山两端外侧各有五个弦孔,尾端弦孔外侧还有一方头圆柱,用以系弦。弦已腐朽无存。通体髹黑漆,饰彩绘花纹。此琴形体过于狭长,岳山很低,弦距狭窄,难于用手指触弦弹奏,所以如何奏法尚无法推断。从形制看,它接近于文献所载的筑,可能也是一种击弦乐器。

瑟。瑟体用独木斫成,长170厘米,宽41厘米。两端岳山外侧各有二十五个弦孔,可张弦二十五根,分为三组。尾端有四个系弦的枘。柱的位置不详。通体髹朱红色厚漆,瑟首和两侧有方格纹为地,绘彩色飞鸟图案,瑟尾雕蟠蛇纹和龙纹图案。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在两个竹筒之内发现各种形制的瑟柱千余枚,均为木质。

笙。笙斗保存完好,笙管多数已残断,只有数根较为完整。笙管分两排插在葫芦制笙斗上,吹口较粗大。每根笙管上端有出音孔(音窗),靠近笙斗处有按音孔。通体髹黑漆,绘三角云纹、绹纹彩色图案。在笙斗内尚有残存的簧片,系用长方形竹片制作,舌簧上端可见到调音用的白色物质,其形状和发音原理与现代铜制笙簧相同。此笙及残存簧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表明当时笙的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笛和篪。竹制,均有一个吹孔,五个按音孔,吹孔和按音孔不在一个平面上。通体髹黑漆,饰三角云纹和绹纹彩绘图案。其中一支全长30.2厘米,吹孔一端管口封闭,按音孔一端管口开放,并有出音孔,应为横吹的笛。另一支全长29.3厘米,两端封闭。据汉蔡邕《月令章句》:“篪,竹也,六孔,有距,横吹之”。《太平御览》引《五经要义》:“篪以竹为之,六孔,有底”。《尔雅·释乐》郭璞注:“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横吹之”。可知篪是“有底”,即两端封闭的“闭管”;“一孔上出”,即吹孔与按音孔不在一个平面上的横吹乐器。此件乐器与这些记载相符,所以它应是篪。其实,古代的篪与篴(古笛字)读音相近,两字可以通用,篪与笛属同一类型的单管横吹乐器,在形制上虽略有差异,但在早期,称呼是含混的,后世才加以明确的区分。这两件乐器原物的竹质已腐朽,据复制品测音,其调高相同,能奏出五声音阶加一个变化音。

排箫。系编管吹乐器,古称龠或苇龠。唐宋以后,单管竖吹的箫日渐流行,便称编管竖吹者为排箫,加以区别。唐赵璘《因话录》:“古箫,都下所谓排箫是也,今箫管乃别器”。宋朱熹《朱子语类》:“今之箫管乃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这件排箫由十三个闭口管组成,按长短依次递减排列,所谓“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应劭《风俗通义》)。最长者22.8厘米,最短者5.1厘米,通宽13.8厘米。用三道篾箍束结在一起。通体髹黑漆,饰彩绘三角云纹。其中有七至八根管,至今仍可以吹出声响。
建鼓。《礼记·明堂位》:“殷楹鼓”,注:“楹,贯之以柱也”。《国语·吴语》:“载常建鼓,挟经秉枹”韦昭注:“建,谓为楹而树之”。鼓框木制,两面蒙皮,鼓面直径80厘米,鼓身长100厘米,用一木柱直贯鼓身,植于一个青铜鼓座上。鼓座由青铜铸造,上有十六条大龙对称缠绕,大龙的头、身、尾部攀附数条小龙。出土时鼓已残毁。
小鼓。鼓框木制,两面蒙皮,框侧有一小柄,通高24.1厘米,鼓面直径23.7厘米,可执柄演奏。

图片资料

....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