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历来是欢歌乐舞的民族,宴会、婚礼、庆典、体育竞赛无不既歌且舞,而且宗教舞、宫廷舞、民间舞有着难以截然划分、千丝万缕的人缘关系,统治者宫廷中的昌年夜宴会,还保留着民间即兴舞蹈的习俗。《出使蒙古记》记实:“当他们进行昌年夜宴会时,他们全都拍着手,并跟着曲谱的节奏跳舞,汉子们在男主人面前,妇女们在女主人面前。”蒙族民间舞如《踏歌》、《倒喇》、《筷子舞》、《酒盅舞》,至今传布在民间,成为娱乐性强的集体舞。
《踏歌》
蒙古族进入华夏之前,风行氏族部落的集体舞,形式是绕树踏歌。《蒙古秘史》中有一段记实,说是立忽图刺(成吉思汗的叔祖)在成为合罕(部落的翘楚)时,在豁儿害纳黑川进行了庆典,“蒙古之庆典则舞蹈筵宴以庆之”,既选举忽图刺为可汗,所以要“绕蓬松繁茂树而舞,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绕树而舞或围成圆圈起舞为游牧民族舞蹈的原始形式。“在繁茂的树阴下,跳舞欢宴,把杂草踏烂,土地也踏破了”(均见《蒙古秘史》)。古代蒙古的游牧部落以“库伦”的形式栖身,每个“库伦”都是圆形的,部落首级的帐篷居中,其他人家层层围着它,所以他们习惯于围成圆圈载歌载舞,还喜欢顿足踏步(莫德格玛《蒙古舞蹈文化》),元代年夜草原进入年夜都邑仍风行这种舞蹈形式。而且在宫廷巍峨的殿堂里,宴会上也欢舞踏歌,《辍耕录》记实:“黄羊尾,文豹胎,用受漓万寿杯。九殿高紫帐暖,踏歌声里欢如雷。”至今蒙古族民间的《安代》中还保留着这种即兴踏歌(还有移步动作)的形式,虽有各种分歧的传说,但年夜动作特点看是和踏歌一脉相承的。莫德格玛的研究认为是《德布恩勒特踏舞》。
《倒喇》
《倒喇》(蒙语又歌又舞的意思)和此刻传布于内蒙古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舞》(头上顶碗)以及普遍风行于鄂尔多斯民间的《筷子舞》、《酒盅舞》等,和释教舞《灯舞》、《珠腊》都有很慎密亲密的渊源关系。《历代旧闻》曾谈到:“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清代人吴长元著《宸垣识余抄》曾指出,《倒喇》是金代和元代的戏界名,而且还引用了陆次云的《满庭芳》词:“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奏,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烛,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年夜这一段活跃的描画,可以知道《倒喇》是一场美妙悦耳的独舞,还有特技表演,不单头上顶灯,而且口里还吹奏着横笛。“双瓯分顶,顶上燃灯”,则指既顶双碗或极点燃着的灯。蒙古族舞蹈艺术家莫德格玛集中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和鄂尔多斯的《酒盅舞》的精髓,创编了今世的《盅碗舞》,再现了高尚、肃静严重、典雅、秀美的古代蒙古妇女的神志风味,在表演时,三只瓷碗仿佛长在人体上的零件,头顶不离碗,手不离盅,被誉为“东方一绝”。
《黑山鸡舞》
这是风行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古琅缦民间舞,模拟黑山鸡的动作和啼声,如斯起舞,舞者边舞边吹口哨或用舌头作响,学鸡叫伴奏(《布里亚特蒙古史》)。
曲谱、乐曲和舞曲
元代的曲谱除蒙古族固有的胡琴、军号外,也领受了汉族曲谱,如方响、羯鼓、竽、拍板等,山西曲沃出土的元延祐元年的砖雕四乐伎就是典型例子。蒙古乐曲散见于《新元史·礼乐志》以及《辍耕录》等书中。这些乐曲都和汉族曲调分歧,具有浓密的蒙古民族色彩,除年夜曲、小曲之外,也有年夜新疆一带传来的乐曲,即所谓“回回曲”。
《海青拿天鹅》
海青是鹰的一种,全身为白色,红嘴,红爪,长于擒拿天鹅,是成吉思汗部族的图腾。蒙古族放海青拿天鹅是很古老的习俗,因之也发生了纺暌钩这种糊口的乐曲和舞蹈,叫做《海青拿天鹅》。元代诗人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描述了这首琵琶曲:“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
按照内蒙古札木苏记实,兴安岭南麓的狩猎歌舞《海青拿天鹅》为两人饰演的小歌舞,据说蒙古族舞蹈的顺拐和小碎步向前跑,都是模拟海青的,这可说是蒙古族图腾舞的遗迹,值得正视。
《白翎雀》
《白翎雀》是元代闻名的《答罕曲》。“答罕”为蒙古语,亦名《白翎雀双手弹》,见《新元史·乐志》。杨维祯《元宫词》有“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之句(十三弦为筝,是用筝奏的曲子)。最初元世祖忽必烈令伶人硕德闾作曲,默示在朔漠之地能制猛兽又能驾天鹅的白翎雀。此鸟牝牡号缦泫,声音悦耳,曲子起头迟缓柔和,曲终急促,默示“白草黄云日色薄”,“啾啁百鸟纷参错”的朔漠风光,悦耳心弦。此曲后为舞曲。张昱在《白翎雀歌》中描述了女真族舞伎作此舞时的妙丽多姿:“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盘带分两傍,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相颉颃。”
《白沙细乐》——《别失踪谢礼》
这是至今保留在云南省丽江县的元代歌舞曲。相传南宋末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取道吐蕃之地,过年夜渡河抵金沙江,丽江摩些(纳西族)部土司阿良对忽必烈暗示拥护并辅佐他进军年夜理。临别时忽必烈将乐曲十章和乐师、曲谱赠予给阿良。这就是《白沙细乐》——《别失踪谢礼》的来历。《丽江府志》记实:元太弟(忽必烈)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人丁等名。名曰细乐。据发芽拜访,此刻元代遗音仍保留在纳西族丽江地域,成为纳西族的古典乐舞。而且配以舞蹈,这原是年夜型套曲,有十个乐章,但此刻仅存乐曲《笃》(序曲),第一章为《一封书》(即堪蹉),第二章为《雪山脚下三股水》,第三章为《斑斓的白云》,第四章为《多蹉》(即光脚跳),第五章为《三思吉》,第六章为《劳曼蹉》(即《云雀舞》),此外还有《哭皇天》等,其他已失踪传。“蹉”即舞蹈,《堪蹉》、《多蹉》和《劳曼蹉》都是舞蹈。出格值得注重的是《劳曼蹉》(《云雀舞》),该舞由二人分袂着口角长袍,腰间系带,扮一对云雀,持口角双扇绕场遨游,曲调活跃,舞姿美妙而火速,颇有元代遗风。这和硕德闾所作白翎雀及女真舞伎擅长的白翎雀舞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陈卫沂ё嬴向云南老艺人进修此舞。至今云南年夜理仍保留元代乐队陶俑,这些陶俑有的吹年夜号,有的吹竽,均着长袍,长靴,有的戴笠子帽。
《回回曲》
这是新疆一带的乐曲。《辍耕录》乐曲条说:回回有《马黑木当当》(当当即曲调)、《清泉当当》。《马黑木当当》很可能就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乐曲《木卡姆》。“木卡姆”那时称“马黑木”。成吉思汗西征,使工具交畅达行无阻。厥后到至元间(1264年),忽必烈节制了岭北排场境界,势力已伸入畏兀儿(即维吾尔)地域,西域和边陲乐舞在元代很是流行。“木卡姆”乐舞已成为年夜都(汗八里,即北京)和上都(开平)表演的主要节目,至今新疆地域仍保留“十二木卡姆”。据学者考证,“十二木卡姆”发阅暌冠南疆和田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