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秦腔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秦人、秦声、秦腔这三个词,原本各有其指,比如“秦人”,秦汉时期先指嬴政始皇麾下子民,后又变成域外商贾对中原华夏民族的统称,再后来便演绎成单指秦地关中之人的专用名词了;“秦声”也有一个嬗变过程,其初是指秦人的语言,后又成为秦人的民歌,再后来便充当了秦腔剧种初级阶段的代名词。至于“秦腔”,意思很清楚,不必多作解释,一看便知乃是西北独有戏曲剧种的名称而再别无他指。

三个词皆因以“秦”字界定“其人”“其声”“其腔”,因此,从过去到今天,关中人认为三者均指陕西而说,其他人同样附会此话没错,原因正在于陕西简称为“秦”,后又有“三秦大地”、“三户亡秦”、“秦晋之好”、“朝秦暮楚”等说词,都与今日陕西其人其地有点关联。这就难怪三词之“秦”为通指陕西之说了。特别是将其引用在秦腔史学和理论研究中,秦人、秦声、秦腔往往被当作最具辩解力的历史依据而广为引用。其实,只要把时间写就的历史往前再翻几页,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由来和原初真正含义之所在。

“秦人”,其初乃指嬴姓族地后裔氐人土著而说。那么,嬴姓后裔现在何处呢?正是今甘肃天水所辖清水一带之先民。但“秦”的真正起始亦非以嬴政为滥觞,由此还可上溯到周孝王因伯翳之后非子为王室养马有功,赐姓嬴,并封分西秦为属邑(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封地不足50里)的公元前897─888年之西周。到了公元前775年,即周幽王七年丙寅,诸侯反叛,犬戎于骊山杀幽王,秦襄公救周有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避犬戎之难,迁都洛邑,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襄公方于故地秦州立国为秦,初都清水,后迁天水,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所称七雄之一的秦国,同时也是《正义·括地志》所言“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嬴姓邑”之由来。而陕西称秦者,乃在于嬴姓秦献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65年,秦国日益富强,其势力奄有陕西关中诸地,故移秦于栎阳(今临潼县东北),从此,陕西方称为秦,但较甘肃之秦晚了500多年。

在此之后的750多年间,盘踞甘肃的诸多强奴,依然多取“秦”而建都立业。如公元357年,略阳临渭(今甘肃张家川、清水)氐人苻坚于姑臧(今之武威)所建之秦,史称前秦;公元384年,姚苌所建之秦,史称后秦;公元385年鲜卑族乞伏国仁所建之秦,史称西秦;公元409年,其弟乾归复国自称秦王,都宛川(今榆中县)仍名西秦者等等。这些立国霸主,多系陇东南嬴姓氐族土著之后裔,故而在陕西正式称秦之后,他们依然高举“秦”之旗号,自誉“秦人”为荣,戎马天下,揭竿为王,秦麾号众。

再说“秦声”,初指氐族秦人的语言和民歌。公元357年,氐人苻坚于姑臧建立前秦后,曾移氐族15万户于河西(详参吕思勉《先秦史》),从此,使其嬴氏祖籍所传“秦声”也带入该地,并与聚居河西一线之月氏、鲜卑、吐谷浑、羌等各民族音乐舞蹈逐渐融汇,这便是后来《隋书·音乐志》所载“魏太武帝平河西,得沮渠蒙逊之伎,宾嘉大礼,皆杂用焉。此声所兴,因而改变,杂以秦声也”之因由。但此处所言太武帝平定河西后所“得沮渠蒙逊之伎”,正是人们所称的《西凉乐舞》。

公元386年,苻坚部将吕光(略阳人,即今甘肃张川、清水一带)平西还师途中,得知其主于淝水战败身亡,便在武威自立为王,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后凉”。吕光既成国君,不可没有伎乐。于是,即采凉州(今武威)一脉传存的“秦声”,与西域所获“奇伎异戏”与之互鉴,制成宫廷乐舞,因该乐舞多有“秦声”、“秦姿”,故取名《秦汉乐》、《秦汉伎》,后又名《西凉乐》。“秦声”由此又成为甘肃乐舞的代名词。故此,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曾在《送周子成参知入秦并问赵仲一》一诗中,便以“有兴真宁问天水,醉后秦声与赵声”诗句,隐喻秦声与天水之间不寻常的渊源关系;清乾隆所撰《凉州志》,也便有了“古凉州民习秦声已久,甘州亦然”一说。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王曾翼所撰《甘州府志》卷四“风俗”篇也载有“乐操土风,即以占德拊缶弹筝,本秦声也。西陲最尚”等语。即使今日天水陇南诸地,依然还有将其所传民歌小曲,统称“秦声”的习俗。250年前,这本来也是陕西人的共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小惠》所言“商山久官陇右,耳熟秦声”;叶德辉之序“秦声以甘凉之雄,犹称劲敌”等史料可作一证。故此,当时在陕西渭城一带出现的“乱弹腔”亦即时人所称为“昆梆”者,因与甘肃乐舞之秦声关系密切,故而也有称其为“秦声”者。
至于“秦腔”一词,作为剧种名目,启用甚晚,约在清初康乾之交。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小惠》云:“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今谓之湖广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正指“秦川之腔”的“秦腔”而说。但在此之前的明万历时期(1522年),甘肃“西秦之腔”就已阑入南戏传奇抄本之中。“西秦之腔”正名曰“西秦腔”,又名“甘肃调”、“琴腔”、“陇西梆子腔”、“甘肃梆子腔”等;“秦川之腔”初名曰“乱弹”、“梆子”、“昆梆”,后取“秦声”而再定名“秦腔”。

两百年前,它们的历史脉络清晰透明得一目见底,然而,却被不足近百年的某种学术偏执,炒作得乱了视听,就像形制相似的两个陶罐,人为地上了一层同色的釉,今天的人们,怎能辨识其各自原来的纹路呢?”

从以上记述秦人,秦文化,秦地,秦腔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秦”的脉络其实非常之清晰简单,只是后人断章取义,借因陕西以”秦”为其简称,使后人 忽视了秦的真正历史,把一切和”秦”相关的文化都灌之以陕西.而以秦人自居的陕西土著,更自以”秦”为其骄傲,一个”秦”字煞是了得!然而,试问现在的陕西人知道秦的历史的确有几人?因此,坐下来潜心研究历史要比大张旗鼓地宣扬的意义大得多。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