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古人把秦腔称为“甘凉之雄”,就已道明秦腔与甘肃的渊源关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谈及秦腔形成之发端时,往往只言陕西,不提甘肃,这从历史的角度或学术角度讲,都是不正常的。尤其是清末陕西易俗社对秦腔进行改良后,秦腔改用陕西方言演唱,全国能听到秦腔的声音几乎都是陕西一家之言。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按《辞海》的说法,“明中叶以前,由陕西、甘肃的民歌发展而成。”根据《陇上优伶志》的记载,清代甘肃三元官等秦腔艺人频繁在川陕地区唱戏,影响着当地的戏曲。事实上陕西有艺人唱戏的记载也是清朝中晚期,而在明代万历年间,甘肃就有刘天虞从事西秦戏演出的记载。那么,为什么迄今人们依然认为秦腔源于陕西呢?原因正在于人们诠释秦腔文化内涵时,淡忘了甘肃西秦腔化育陕西秦声的那段历史,甚至还生发出诸多混淆和学术偏执。因为,对于琴腔──秦腔、西秦腔──秦声、陇西梆子腔──陕西梆子腔等一大堆发音相近、形貌似同且又同属秦声范围的繁杂称谓,莫要说外地之人难解难辩,即便当地人听来也颇为闹神,由此导致清人的张冠李戴,再加上今人的错位引导,以及人云亦云的随波盲从,使其渊源之发端,迄今依然是个尚无确切定论的无头悬案。这对我国戏曲史学研究造成重重迷障,特别是每当涉及梆子声腔剧种的形成问题时,甘肃西秦腔便成了既不可不论、又不可深论的一大困扰,以致一直影响着对它历史价值的评判和戏剧地位的认同。

在甘肃出现秦腔的时间早陕西数百年。不得不说陕甘地域分合是导致秦腔起源争议的主要原因,但是就整个秦文化来讲,仍然以甘肃陇南和天水为中心位置。甘肃的秦腔从北宋的西皮到明代的西秦腔或西秦戏,再到清代的“甘肃调”“陇西梆子腔”前后有过十多种称谓。明清时期就广播于大江南北。如清朝时发生在北京的戏曲花雅之争,现在广东和台湾流传的西秦戏,浙江的绍剧等国内10多个剧种,都明确记载为“甘肃调”。豫剧作为一个全国流传最广的梆子腔,也不得不承认它和“陇西梆子”的渊源关系。而豫剧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在兰州叫出来的。河南高调寻根陇上,最终在兰州扎根并被命名为“豫剧”且在全国叫响,也有真实史料可循。西秦腔剧本在甘肃蕴藏极丰,仅1956年甘肃省文化局开展“发掘戏曲遗产竞赛”期间,共收集到传统剧目三千多本(折),最早的出自明代永乐年间所抄《麒麟图》,还有清乾隆五十四年秦腔抄本《下宛城》等。后挖掘出来的1000多本独立的剧本中绝大部分抄自清嘉庆、道光等不同历史时期,且许多是孤本。还有诸多史料证明甘肃秦腔以“重架架”、“重生净”等烟火戏、神道戏著称,体现出火爆、刚烈等特点,与陕西秦腔生旦唱作戏形成鲜明对比。

秦腔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是魏长生自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进京唱戏.吴长元《燕兰小谱》记载:“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咿唔如语,旦色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拙焉。”诸如此类记载证明魏长生进京所唱之“秦腔”即为早在甘肃境内流传的西秦腔。西秦腔的由来得从甘肃西皮调说起。西皮,本为甘肃腔,乐器以胡琴为主,月琴为副。北宋时西皮为甘肃的主腔,明代多称西秦腔。因甘肃为西秦之地而得名。

清末徐珂《清稗类抄》第三十七册“戏剧类”记载:“北派之秦腔,起于甘肃,今所谓梆子者则指此。一名西秦腔,即琴腔。盖所用乐器以胡琴为主,月琴为副,工尺咿呀如语。”.致力于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其所著《中国近世戏曲史》第四编第一节《花部诸腔》“秦腔”条下说:“自其名称上即可知其出于陕西,然追溯其源则实出于甘肃”。

甘肃西秦腔逐渐形成三大流派,即东路、南路和中路。东路:流传在甘肃东部庆阳地区大部县乡,和平凉地区六盘山以东的泾川、华亭、灵台、崇信等地。宁县演出并收徒授艺的李聚财戏班。稍后,由本地艺人组建的刘九头戏班、王笃戏班、三胜班相继问世,这些戏班往来于甘、陕交界地区,以至西安郊区。南路:流行于甘肃南部天水、陇南和定西地区的部份县乡,南路秦腔最早的班社是建于清道光十年(1 830)的武山宁远班子(又称于家班子)班主于大班长颇负盛名,收徒甚多,以傅邦最为称著。中路:是甘肃秦腔的主流,盛行于以兰州市为中心,西至河西走廊,北至白银、靖远,南至岷县、临夏的广大地区。白清道、咸以来,张掖的王家老班子、景泰的同乐社、武威的富贵班、兰州的东盛班、福庆班、岷县的全盛班、永登的苗家班子、靖远的福善班等秦腔班社相继成立。这些班社都拥有不少名家. 明清以来流行在境内东南一带的各种声腔或剧种,如“西秦腔”、“陇西梆子”都是外地人对秦腔的早期称谓。而流行在甘肃境内西部(一般称河西)的各民族音乐、说唱等民间艺术被泛称为“秦声”,流传时间久远。据《甘肃通志》载:康熙时,“靖远哈思堡旅社林立,万商云集,城堡内外有大戏两台演出,解旅客之寂寞,活市场之交易,民间传有‘日进斗金’之说。”康熙七年(1 668)庄浪县知事林鸣钟出资重修关帝庙乐楼,并置戏箱一付,称“皇爷戏班”。(《庄浪县志?职官志》)甘肃中部如此,而河西地区至少在此期间已有三个秦腔职业戏班。康熙四十七年高台乐善堡(大寨子)忠义班重建;乾隆二十五年敦煌驻军创建营武班,先唱曲子后改秦腔;乾隆四十三年临泽沙河渠主创建渠戏班,成为沙河渠所属的秦腔忠义班。清道、咸以后,全省各地陆续建起秦腔班社,至同、光时,则已遍布全省汉民族聚居区了。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王曾翼所撰《甘州府志》卷四“风俗”篇也载有“乐操土风,即以占德拊缶弹筝,本秦声也。西陲最尚”等语。即使今日天水陇南诸地,依然还有将其所传民歌小曲,统称“秦声”的习俗。250年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小惠》所言“商山久官陇右,耳熟秦声”;叶德辉之序“秦声以甘凉之雄,犹称劲敌”。后来在陕西渭城一带出现的“乱弹腔”亦即时人所称为“昆梆”者,因与甘肃乐舞之秦声关系密切,故而也有称其为“秦声”者。由此可见“秦声”从甘肃向陕西传播的足迹。

“秦声”由甘肃向陕西流播从根本上来说符合秦文化的发展轨迹。甘肃是历史上最早的秦地。不论是秦人最早的西陲陵墓还是秦亭碑记,都出现在甘肃。秦人发端于甘肃,在甘肃立下基业并不断壮大,五百多年后由甘肃东扩至陕西咸阳。秦人早期的四位国君都葬在甘肃礼县的西陲陵墓。而后来把陕西简称为“秦”只是行政区划的政治行为,是个大文化概念。历史的发生和政治行为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今人研究文化易受行政区划的误导而产生偏执。

把秦腔的历史从清代推溯到明代的是甘肃.上世纪50年代前期,甘肃省文化事业管理局艺术科长陈光同志率领戏改干部在河西走廊考察戏曲时,在高台一所庙宇里的一根旗杆斗子上,发现了明代洪武年间的一本万宝录(这是一本唱什么戏都可通用的官诗、官对子、官乱弹的本本)和一个牛笼嘴式的大碗油灯(即是当时晚间演戏时,戏台口挂的油灯),在西北没有比秦腔更古老的戏剧了,可以断定它就是秦腔。这将秦腔的历史上溯到1368年(即明太祖洪武元年)。比清代中叶又早了400多年。在此之前,甘肃民间一直流传着庙会秦腔的说法,在甘肃遗留到今天的庙会戏台据不完全统计有400多座.而50年代大碗油灯的发现,和史料中记载的甘肃民间艺人唱戏的绝活鞭打油灯碗十分吻合.西秦腔即甘肃调,在东北辽宁等地叫甘肃老腔,而在广东江西一带叫西秦戏.它由甘肃庙会戏演变而来,民间艺人在庙会鬼神戏的演出实践中结晶出了诸如鞭扫灯花这样的绝活,也被其他剧种所膜拜.甘肃民间的庙会秦腔是用地道的甘肃方言演唱的,至于后来秦腔用陕西方言演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甘肃的天水,平凉,庆阳一带,相对河西地区,其方言和陕西方言更为接近,而这些地方正是西秦腔最为繁盛的地带,加之后来整个西部的经济文化重心向西安靠拢,秦腔用陕西方言演唱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西秦腔”于明万历(1522)年间在江浙人所作传奇抄本《钵中莲》第十四出《补缸》一剧中首次亮相以来,因其有直接标明用[西秦腔二犯]曲调演唱的一段七字上下句反复叠唱的唱词,被人们视为中国板腔体声腔体制之先声而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全国不少专家学者为之纷纷撰文展开研讨。甚至还引动一些学者以毕生心血专门从事有关西秦腔问题的探研。可见,明代时期秦腔在甘肃达到了非常繁荣的景象,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秦腔从甘肃向全国各地扩散.史料记载,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一位陇上挚交带戏班南下到江西,从而影响了江西和湖南一带板腔结构戏剧种类的诞生.湖南一些农村现在还保留着民间艺人在葬礼等活动上唱甘肃老腔的习俗.从江西一带再流传到广东形成了海陆丰一带的西秦戏并保留至今.

上溯到秦.天水有个古迹叫牧马滩,是当年秦朝放牧的地方,也是为宫廷选择良马的御所,也是当年秦始皇的先祖的古籍,秦朝的先民东移时,也把自己当时的自娱的唱腔也带到了陕西,由于秦朝的强大,以及生活的富足,人们当时的娱乐也只是击缶而歌,没有形成定势的唱腔和招势,随着一匹匹良马和天水送马人的不断的来往于天水与关中,西部的歌谣和故事被当时的聪明人编成了故事并且带进了当时的秦国.具当地的传说,当时秦穆公很喜欢听歌谣和传说,就广为搜集当时的好听的歌曲,但他都不满意,后来,有个天水的送马人叫禺餮的就把流传在天水的民间小调和说唱故事情节的说唱人,带到了当时的国都咸阳.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并且经常让他们为他说唱,禺餮看见国王喜欢,就组织了一个更大的说唱团队来到了秦国,还组织聪明的说书人继续为他编唱.由于宫廷的畅行.这种不成熟的艺术也就流到了民间.公元357年,氐人苻坚于姑臧(今甘肃武威)建立前秦后,曾移氐族15万户于河西(详参吕思勉《先秦史》),从此,使其嬴氏祖籍所传“秦声”也带入该地,并与聚居河西一线之月氏、鲜卑、吐谷浑、羌等各民族音乐舞蹈逐渐融汇,这便是后来《隋书·音乐志》所载“魏太武帝平河西,得沮渠蒙逊之伎,宾嘉大礼,皆杂用焉。此声所兴,因而改变,杂以秦声也”之因由。公元386年,苻坚部将吕光(略阳人,即今甘肃张川、清水一带)平西还师途中,得知其主于淝水战败身亡,便在武威自立为王,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后凉”。吕光既成国君,不可没有伎乐。于是,即采凉州(今武威)一脉传存的“秦声”,与西域所获“奇伎异戏”与之互鉴,制成宫廷乐舞,因该乐舞多有“秦声”、“秦姿”,故取名《秦汉乐》、《秦汉伎》,后又名《西凉乐》。“秦声”由此又成为甘肃乐舞的代名词。故此,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曾在《送周子成参知入秦并问赵仲一》一诗中,便以“有兴真宁问天水,醉后秦声与赵声”诗句,隐喻秦声与天水之间不寻常的渊源关系;清乾隆所撰《凉州志》,也便有了“古凉州民习秦声已久,甘州亦然”一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