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法门寺》的由来及其版本

秦腔传统戏《法门寺》是明代中叶武宗正德初年,发生在陕西眉县一段真实感人的故事。描写公子傅朋与农家姑娘孙玉姣相恋引起的一桩人命奇案。侠女宋巧姣冒死告状,结案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内。现在人们去法门寺游览还会看到大佛殿前有一块中心微微凹下的石头,传说这就是剧中人物宋巧姣告御状时双膝长跪的遗迹,被称为“巧姣跪石”。

古人云:“今只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不可口传,必凭诸史。”又云:“庸史纪事,良史诛意。”《法门寺》虽属剧本,却尽到了“庸史”与“良史”的双重职责。既“纪事”又未“穷之于笔”;既“诛意”又未“尽之于言”。从而发“心之精微”,抒“神之情性”,以“有补于世”。因之,二百余年来在全国广为流传,久演不衰,且被一些执法办案人员引为“史镜”。

一九六O年陕西省文化局编印《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同州梆子》(第一集)时,在编印《法门寺》剧本前有这样一段说明文字:“这个抄存本系清道光元年老本,距今已一百四十多年。主旨在揭露明代阉宦专权的气焰,与现在流行的歌颂刘瑾的本子不同,剧中人物名字多音同字不同,特别是太君是刘瑾的母亲,而不是太后。刘瑾称太尉,不称九千岁、御儿干殿下。台词较质朴,语言亦精练,人物性格也刻划得突出。角色方面如赵琏(廉)用正末,宋国石(士)用外,傅母用贴旦,刘公道用副净,刘彪用丑,刘瑾脸谱用白净(用红净是升平署改的)都保持了 ‘西梆’剧目的原有面目。”

从这段说明文字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①早期剧目及其基本面目;②早期剧目的主旨;③稍后剧目的几处谬误及其衍变。

“文章草草皆千古”。然,“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法门寺》自刻梓以来,历时一百八十年有余,其间几经重定、删节、修改,据今仅见之早期刻梓本(早于清道光元年同州梆子手抄本),其名曰《双玉镯》(裕兴堂发行,龙威阁发兑),亦名《宋巧娇告状》、《法门寺降香》;最早抄本为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同州梆子手抄本《法门寺》,亦名《宋巧娇告御状》、《双娇奇缘》、《双玉镯》;之后有王绍猷改编之《法门寺》;刘兴汉口述之西府秦腔《法门寺》手抄本;陕西省文化局编印的《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同州梆子<法门寺>》本;西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姜炳泰改编之《法门寺》本及京剧、桂剧、北方各梆子剧种流行之《法门寺》本。

从秦腔《法门寺》这许多版本来看,其故事的基本情节大致相同,只是由于时代变迁的缘故,那许多的改编者在民间传说及前人剧作架构的基础上,经过艰辛的淘选、取弃、增舍和机配,给观众以“披文”“入情”的新径,去体察剧中人物所传递出的不同时代的世风、人情。

《法门寺》剧本名称如此之多,其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改编者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出发,突出其各自的阐发主旨,因而另著其名;二是不同的演出者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不断更换名称,致使该剧名增多。不论《法门寺》剧本名称有多少,从我们仅见的《法门寺》剧目看,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距之生活原型较近者;初步艺术加工者;进一步艺术加工者。我们将具有代表性的早期梓刻本、道光元年的抄本和一九五四年西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姜炳泰本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法门寺》从早期梓本到现在的流行本,其中饱含着剧作者的艰辛血汗,也看到了《法门寺》衍变发展的潜在脉络。

二情节的衍变与发展
“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法门寺》正是这样,因时变境迁,随着人们道德观念的不断转换,人生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而累累有新的面貌出现。“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发新意”。从前面列举的几个版本来看,它们都是这样,体变迁贸,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既继承又不断扬弃,还萌发新意,发展前进。

1、主旨的发展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即今日所谓的立意、主旨。《法门寺》的主脑是什么呢?它自成剧本至今,流传了一百八十余年,其间经历了三个大的时代,众多文人改编。由于各个时代精神和改编者主体意识的不同,因之也“情致”各个版本的主旨有所差异。
点击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