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秦腔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位来自江南的土家族女子,为了传承秦腔艺术,16年来跑遍了西北五省区的山山水水,拍摄完成了她的“秦腔宝典”之《百部秦腔大系》(含150本本戏,60折折子戏),其中不乏绝版、孤本。这位女子就是孟云。

现为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孟云,出生在湖南湘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故事大王。她从小就听父亲讲故事,常常是听着故事睡去,醒来又接着听故事,故事一直陪着她成长。现如今,说起自己的“秦腔缘”,孟云也有了许多自己的故事。

一、第一次要拍摄关公戏《出五关》,请了一位导演,导演年纪大了,性子慢,手脚也慢,这和快人快语的孟云形成了鲜明对比。孟云说当时就有一种冲动和欲望:我要是在导演台上,肯定比他好。

有了第一次经历,第二次录制选在西安,请了位年轻导演,谁知只拍了一天,导演就因家中有急事回了兰州。当时是凌晨2时,孟云说她望着朦胧的星空,眼泪在眼眶打转。
次日一早,孟云便直奔陕西电视台,找到了《秦之声》栏目导演乔大连,乔导给她介绍了《秦之声》另一导演高原。说明情况后,高导二话没说,跟着孟云就来到了现场,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拍摄,而且向孟云传授了很多经验。孟云深有感触地说:“高导是我的启蒙老师,没有他,我孟云不会有今天。”

二、这两次经历,让孟云明白了,要想吃这碗饭,自己就要下苦功夫。她想到北京电影学院去深造,朋友听了一片反对声:“你傻呀,上电影学院,一年好几万,就为拍秦腔?”孟云回应:“开始我真的不喜欢秦腔,像牛吼。现在我特喜欢秦腔。”

2001年,孟云成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班的学员。当时,导演系导师授课没有教材,全凭口授。为了防止信息外传,不允许录音录像,只有孟云是个例外,所以,至今她还保存着学习期间一些名师亲授的课堂录像。
毕业后,有多次留北京发展的机会,然而她都婉言谢绝了。

为了成为秦腔“内行”,她开始学习秦腔的板路、了解戏曲的程式,不厌其烦地找乐队找演员请教。现在,孟云只要一听到秦腔音乐,就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是二六、呆板还是双锤,甚至还能说出是什么戏,谁唱的。

三、十几年来,孟云同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100多家专业秦腔剧团进行过合作,也先后与400多位秦腔名流、业余好家以及民间“花儿”歌手、小曲小调唱家携手搭档。问起为什么这么痴迷秦腔,她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三个故事。

故事一:天水市秦剧团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米新洪,78岁时录制《五台会兄》和《斩单童》二折戏。这是秦腔大净二净最具代表性的两出戏。上台前,要双人搀扶,上台后,却把一个佯装酒醉的“杨五郎”的会兄、试兄演得活灵活现。渭南市秦腔剧团的余巧云,录《白玉钿》时已74岁高龄。74岁演小旦,会梦中郎一场,脚底下的碎步在小锣的烘托下如行云流水,飘飘欲仙,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思春演化到了骨子里,美妙无比。
故事二:张掖市七一秦腔剧团女小生卢娣,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小生,因连着多天的排练和录制,拍《珍珠塔》时她当场晕倒。还有那些跑龙套的娃娃们,站着站着就倒在了地上,但一缓过个神来就又立马上场,坚持拍摄。

故事三:孟云从代理商处了解到清水县过去演出过一部四本连台大戏《蛟龙驹》,已经多年不演,甚至连腹稿都没了。当时的清水县秦剧团团长周光炯听说后,到处找,最后是从文化馆的县志中找到的。排这个戏时,周团长身患癌症,为了能拍好戏,周团长让大家抬着他到剧场指导排练。这戏先后拍摄了12天,摄制组回到兰州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周团长去世的电话,孟云为此哭了一场。

说到这儿,孟云的眼圈又红了,她说:“我每拍一部戏,都会遇到一件或几件这样的事,它不断地给我注入一种力量,你想停都停不下来。”

四、孟云选拍秦腔有个原则,就是先听代理商的意见,因为他们最了解观众的需求,知道哪个戏已濒临失传。比如《七箭书》《未央宫》《汴梁图》《避尘珠》及《蛟龙驹》等。她看中的就是这些濒临失传的戏,如果不抓紧抢救,可能就失去最后的机会。而拍摄完成的这200余本(折)戏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了绝版。我问她:“你把这些戏都制成DVD,确实是件功在千秋的好事,如果剧团都不演了,它们还能流传下去吗?”

孟云愕然。我进一步问:“你花这么大的力气做这件事,意义是什么?”

孟云马上来了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五、孟云永远也不满足已经做的。为了电影和戏曲更好地结合,她在拍摄中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她说:“在拍摄中,同台两组人重叠在一起的现象时有发生。剧场里的观众已经习惯了,但在银幕前就是相互干扰,于是就分拆开来拍。这样,叙事就更清楚,人物形象更为独立和突出。”

谈到拍片体会时,孟云说:“我体会最深的是要追求视觉效果,一定要关注戏曲本体的东西。要突出戏曲,特别是西秦腔的个性和本色。”有一次,为一个镜头她和摄像发生分歧,各不相让。孟云说:“我是导演,必须听我的。”摄像不服,于是两人吵了起来。孟云急了:“你不要忘了,我拍的是戏曲电影,而不是电影戏剧。”摄像听完顿时愣住了,半天才说:“我明白了。”

也正由于有了孟云这样一丝不苟的坚持,才有了她拍摄的原汁原味的秦腔DVD。

在唯美的问题上,孟云也有自己的见解,认为戏剧的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内心,因此,处理舞台人物形象时,她更关注人物内心的变化。镜头的使用、灯光的布设、舞台调度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她强调的是艺术的内在真实,为达到融会贯通,孟云还学会了摄像、编辑、导演、制片等。所以,她拍出的东西都有一种潜在的美学价值。

《百部秦腔大系》把众多散乱无序的传统秦腔剧目,按题材内容、人物故事重新加以整合,再按故事情节的历史背景形成序列,以殷商、两周、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朝代排序。同时,又荟名家演唱之精粹,融唱念做打于一体,观众若能依序逐一品赏,既可领略中国历史发展之步履,又可尽享秦腔艺术之神韵,还可了解秦腔文化之厚重。2010年,《百部秦腔大系》被选入“农家书屋”,其中的部分内容还被秦腔好家们上传到网上。

说起这十几年的奋斗历程,孟云说:“有义务,有责任,也有心酸,但我不后悔。我和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这辈子我都不会离开秦腔,我要利用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电影这个现代化手段,把秦腔更好地挖掘、整理和传承下去。”我知道,孟云的秦腔故事是说不完的,因为她每天都在书写着新的故事。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