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何小燕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优秀的戏曲节目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既体现着民族之魂,也象征着民族之根。欣赏优秀戏曲,有助于弘扬民族和人文精神。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戏曲艺术尤其是地方戏,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而且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地方戏普遍面临人才匮乏、优秀的传统剧目濒临失传等种种困境。调查显示:作为“戏曲之乡”的河南省,曾经流传甚广的60多个剧种,除豫剧、曲剧和越调依旧广泛流传外,大都在弱化甚至消亡。过去,河南地方戏的传统剧目有4000多出,时间纵贯上千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但由于保护工作滞后,目前绝大多数剧目已经或正在消亡。

地方戏曲的传承受制于方言、地方民俗、地方建筑、民间祭礼等多种因素。有些剧种由于“地方性”太浓,不便于流通和传承。地方戏曲传承多为“口传心授”,有相当部分或存留在老艺人的头脑里,或流散于社会上,只有少数剧目和曲牌被整理出来。一些老艺人掌握的传统剧目和表演技巧也未能复排与接续,随时有因老艺人去世而失传的危险。电视和网络的强力冲击、观众审美趣味的转换和分流等原因,致使戏剧演出场次减少、观众流失和演出市场疲软。此外,很多地方戏曲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缺乏创新。旧的管理体制也阻碍了创作和演出队伍的生存发展。

只有当人民大众实实在在感到戏曲是精粹的文化食粮,值得去欣赏、了解时,戏曲艺术才能得以弘扬。既然我国戏曲体现中华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戏曲活跃在舞台上和人们的心中呢?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此指明了方向。戏曲要想赢得人民群众的关注,就须增强活力、面向市场、改善服务,进一步贴近百姓的现实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发挥社会批判功能,把握时代精神,做到“继承创新,雅俗共赏”。

创新才能发展。各地文化主管单位应该对本地特有剧种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分别管理,分别对待。对具有一定活力的戏种、曲种,政府要实行保护政策,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文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加大戏曲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戏曲艺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戏曲是一个投入大,成才率低的特殊行业。招生应以低收费甚至不收费的方式,吸引生源,择优培养,提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以达到发展和提高戏曲艺术质量的目的。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强戏曲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历史的结论是:传统戏剧艺术形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才能留下我们的民族之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