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汉卿生平
关汉卿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但他的生平资料极少。郑振铎《关汉卿戏曲集序》认定,关汉卿生于1210年左右,卒于1298~1300年之间,最高享年为90岁。孙楷第《关汉卿行年考》认为,关汉卿生于1241~1250年之间,卒于1320~1324年之间,最高享年83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认为后说不可靠,而推断关汉卿生于1212~1222年之间,卒于1297~1307年之间,最高享年94岁。
关于这位大戏剧家的经历,最可靠的资料是元朝中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此书在“前辈已死名公才人”类将关汉卿列于首位,并注明“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这个极简单的记载,只透露了他的籍贯是元朝都城大都,职业可能是皇家医院的医生。但“太医院尹”这个官职不见于金、元两代史籍的著录,有专家注意到《录鬼簿》的明抄本、刻本皆作“太医院户”,从而认定关汉卿是隶属太医院管领的医户。则其社会地位之低微、生活筹措之艰难可以想见。
关汉卿的前半生在动荡的年代中度过,最终在书会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书会是两宋时期已经出现的文艺团体,成员多为下层知识分子和富有表演经验的艺人。他们为勾栏瓦舍演出的说话、诸宫调等说唱艺术撰写脚本,后辈艺人尊称他们为“书会才人”或“书会先生”。元杂剧的出现,客观上对书会提出了更高更多也更迫切的要求,许多因断了仕途经济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下层知识分子在这里得到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关汉卿跻身其间,遂成为佼佼者。除钟嗣成《录鬼簿》将关汉卿列为第一名外,古今文史两界公认其伟大,只有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宁献王朱权《太和正音谱》略有微词,称其为“可上可下之才”,但也承认他是“杂剧之始”。明初贾仲名作[凌波仙·挽关汉卿]吊词:
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纵观有元一带杂剧作家,确实无与伦比者。
1.“捻杂剧班头”:关汉卿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度过的。臧懋循《元曲选·序二》云:“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可见关汉卿能够和演员打成一片,不仅能编剧,而且可以粉墨登场。这种演出实践反过来又促使他更能写出当行本色、适合舞台演出的“场上之曲”。称关汉卿为“捻杂剧班头”,即搬演杂剧的行家里手,正反证了“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是有事实依据的。
2.“驱梨园领袖”:关汉卿晚年曾到过杭州,这是从他的散曲[南吕一枝花·杭州景]中得知这个信息的:“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说明他到杭州是在元灭南宋后不久。当时关汉卿在戏剧界已享有盛名,人们习惯把他的名字赠与别的杂剧作家。东平府青年剧作家高文秀成名早也死得早,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剧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足见关汉卿名望不限于北方大都,南方戏剧界也相当推崇他。因此,称他为“驱梨园领袖”,即驰骋杂剧领域的领袖人物,是当之无愧的。
3.“总编修帅首”:关汉卿一生到底创作了多少杂剧,说法不一。最早记录元杂剧剧目的《录鬼簿》由于版本不同,最多的记录关剧63种,最少的记录为58种。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记录关剧剧目60种。近人吴晓铃《关汉卿杂剧全目》(见《关汉卿戏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