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散曲的体制
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新体诗,是流行于北方的民间歌曲的总称,又称“北曲”。散曲是清唱,故又称“清曲”,以与“剧曲”(杂剧)相对而言,无动作及道白,只是歌唱而已,用弦索、笙笛、鼓板等简单乐器,不用锣鼓。明·魏良辅《曲律》云:“清唱俗语谓之冷板凳,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散曲的形式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又称“叶儿”,是独立的只曲,通常以一支曲子为一首,每首能独立,相当于诗的一首或词的一阙。一支曲子有一个名称,叫做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每首小令隶属于一定的宫调,类似于现代歌曲分属于C、F调一样。小令专用的曲牌有50个左右,如[山坡羊]等。
套数是由若干首宫调相同的只曲连缀而成的组曲,又称“套曲”、“散套”、“大令”。它融会并发展了唐宋以来大曲、诸宫调的连缀方式,常用的宫调有五宫四调: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品宫、黄钟宫;大石调、般涉调、商调、越调。不同的宫调,限定乐器音色的高低,使人们听起来,要么有雄壮之感,要么有凄凉之情,要么有伤感之痛。作者以不同的声调来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套数少则二三调,多则二三十调,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两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二是一韵到底;三是结尾处通常有标志性的[尾声]。
散曲还有一种介于小令与套数之间的特殊形式,称为“带过曲”。当作者写完一首小令意犹未尽时,可使用同一宫调同一曲牌或不同曲牌续写,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最多不超过三首,要求音律衔接,宫调相同。但它不是套数,容量比套数小得多,属小型组曲,而且没有尾声。
散曲是元代文学的瑰宝。词被称为“诗余”,散曲则被称为“词余”,说明诗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