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随着明清戏曲的发展,它的舞台艺术也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扮像艺术的提高,这种提高是伴随着角色行当体制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由于明清戏曲表演行当的区分日趋清晰明确和精细,从元代生、旦、净、末、丑的“类”行当区分,又演化出更细致的分支行当,例如净角里分化出大净、中净、小净等。大约在明代万历以后,南方昆腔和高腔戏班形成了通行的“江湖十二角色”演出体制,其十二个角色分别为: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中净),三面(小净),老旦,正旦,小旦(闺门旦),贴旦(风月旦、作旦、武小旦),杂(见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这些角色设置满足了当时表演的需要,因而被相对固定下来。以后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兴起,其表现内容和反映社会面比上述声腔更为扩大,因而在角色行当上又有进一步发展。例如从早期汉口楚曲剧本《英雄志》、《祭风台》里可以看到,楚曲的净行里已经衍生出净、二净、花脸、副、丑等众多角色,适宜于扮演诸多社会人等。以后皮黄剧里产生了完备而分工细致合理的角色体制,总体上分为生、旦、净、丑四行,每行里又细分。例如生行里又分为老生(重唱的为安工老生,重做的为衰派老生,重武的为靠把老生),武生(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小生(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旦行里又分为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净行又分为正净(铜锤、黑头),架子花,武二花,摔打花。丑行又分为文丑(兼彩旦),武丑等。这时戏曲已经能够在舞台上展现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对于装扮社会上每一阶层人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起各种熟练的表现技巧。
戏曲扮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脸谱的绘制,它的成型也走过了长远的路途。元代演戏装扮中的勾脸法较简单,只是净、末用白粉敷面、以墨勾花纹,正面人物有时加重眼眉。明代出现按色调分类的勾脸法,例如明人《昙花记》传奇第十四出在人物上场时注明:“净扮卢杞蓝脸上。”这里的“蓝脸”大概接近于后世的整脸,以一种色调为主,再添加一些其它颜色的纹饰。从这里可以看出,后世地方戏里的角色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运用色彩和谱式来勾画脸谱的做法,早在明代已经开始出现了。从缀玉轩旧藏明代脸谱图案可以知道,明代的勾脸法较之前代已经有很大发展,在描眉、勾眼窝的基础上,又添出涂鼻窝、画嘴角、勾脸纹等手法,只是这些脸谱主要是用于神怪面饰的。对于明代净、丑行当一般人物脸谱的图式我们仍然缺乏了解,从卢杞的蓝脸至少说明当时的净角专用脸谱已经出现。缀玉轩的明代神怪脸谱图案还比较写实,例如龙王的脸谱,就在额头上画上一条龙,白虎、豹精的脸谱则画出虎豹的脸型特征。

清代以后脸谱发展总的趋势是纹路和色彩日渐复杂多变,并日益走向图案化和象征化。清人由于剃去面额头发,使得演员面部轮廓增大,可以被脸谱利用的空间也增大,因此清人开始在额头上加添各种花纹,这也就成为清代脸谱的一个特色。脸谱的绘制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定,大概来说,生、旦面部的扮像原则主要体现在运用红白颜色来增强五官的明暗对比上,丑角的脸谱主要是运用黑白色在眼睛和鼻凹处添加墨迹和粉块来打破面部的和谐,净角的面部化妆才是脸谱艺术最为突出的创造,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其构图敷色的原则既参考人物的社会身分,又依据人物性格,一些著名人物的脸谱基本色调大概是在明代的基础上相对固定下来的,例如关羽、赵匡胤的红脸,尉迟恭、包公的黑脸,赵高、曹操的白脸,单雄信、呼延赞的花脸等,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剧种里有不同的细部演化和变迁。各个剧种脸谱的绘制有着各自的风格特点,一般来说,昆曲和皮黄的脸谱比较庄重凝练,而一些地方剧种的脸谱则夸张变形比较大,显得粗犷火爆。依照今天较普遍的认识,皮黄脸谱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等,而各地方剧种脸谱由于变化很大,其准确分类尚为困难之事。

扮像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服饰装扮,也就是戏衣的穿戴。戏衣在元代忠都秀作场壁画里已经显现出色泽鲜艳化、对比生动化的趋势,其式样依据则是当时的现实服饰习惯。明清时期的戏衣在当时社会服装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行当化、类型化的特征,更注重装饰性,较之现实服装更为鲜艳夺目,并添加一些体现意念的想象之物,例如武将大靠上的四面旗帜和帽盔上的野雉翎。戏衣分为盔头类、衣类和鞋类,盔头有冠、帽、盔、巾之别,衣类有袍(蟒袍、补子、褶子、帔、开氅)、衣、铠甲(靠)之别,鞋有厚底靴、朝靴、软鞋之别。

清代的戏装以苏州为好,各地戏班如果追求档次,就不惜千里迢迢到苏州去添置戏衣行头。戏衣中最为名贵的是一种缂丝刺绣质料,代表了清代戏衣织品的最高成就。

戏曲演出需要艺人当场装扮,某一个人物作何装束,穿什么衣服,画什么脸谱,演员的依据主要是师承传授,但时间久了或登场仓促时,也会弄错。于是,就有扮像谱一类画谱出现,用作演员扮像的规定或参考。

明人已经开始注意用图像为演出进行示例,以便艺人在登场时照图装扮。例如万历刊本《蓝桥玉杵记》“凡例”说:“本传逐出绘像,以便照扮冠服。”该书果然附录了许多图画,根据每场的登场人物和情节绘出图像。但这些图画都是生活场景的状摹,而不是舞台场面画,因此其中人物穿着打扮基本上是生活装束,只能为表演装扮出具一个基本的提示,例如某个角色应该穿哪一类的服装,如此而已。其中也没有角色面部装饰的显示,例如净角、丑角人物的图像都不画出脸谱。因此这还不能叫做扮像谱。

今天见到最早的扮像谱大概是明清交接时候的作品,已经流入日本。傅惜华先生3O年代初曾经见到照片,原物为日·佐佐木信纲博士收藏,一册14帧(据言日本浅野图书馆亦藏有一部分),每帧绘一人,详细画出穿戴冠服、脸谱和手中所持道具,并于旁边题诗一首。绘者及绘制年代均不详,但衣装脸谱俱古朴,傅先生断其时代为明清之际,很有道理(见《北京画报》1931年1月1日、2月3日文)。它们应该是当时扮像谱一类绘画兴起的证明。

清代宫廷升平署的演出,由于是在皇帝面前进行,对于服饰装扮的要求十分严格细致,不容有一点差错,因此就有宫廷画师按照舞台的实际情景,把各出戏里每个角色的正规扮像画为谱式,以便照谱化妆穿戴,这样就有许多扮像谱册页流传下来。常见的谱式是每人一幅,标明剧目、人物名称,又分为半身和全身的两种。半身的突出面部化妆,主要供绘制脸谱参考。全身的重在穿戴,为临场着装提供样范。后来大概受到了天津杨柳青年画戏剧场面的影响,发展起戏出扮像谱一类,每幅画绘一个戏出场面,集中绘制数人,而不再单独介绍人物。其中人物的扮像、服饰都按照登场装扮,有些还画出了道具,人物的身段也往往按照剧情绘出,只是场面并不一定都按照实际情形描画,有些是把故事内容压缩了,将不同场面里出现的人物集中在一个画面里画出。

......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