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戏台形制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观剧形式的演进过程。汉唐时期的广场形式演出是供人围观的。唐代寺庙露台演出,从敦煌壁画里的众多例子来看,也应该是从四面观看的。露台一般处于大殿前面庭院的中心,四面无遮拦,观众可以散布四周。今存万荣县汾阴后土庙金刻宋建庙貌图碑里,露台就是处于大殿前面的庭院正中的。当然,当时演出主要还是为了娱神,观者席可能会有一定的规定或限制,不可能四面都站人,或许台的正面(面向神殿一面),也就是演出的正方向,并不允许人们停留观看,而只留给神享有。

宋代产生“舞亭”式建筑。亭子为周遭无墙,以柱撑顶的建筑。“舞亭”取“亭”为名,自然是因为其结构上与之一致,因此,也应该是四面敞开、可以围观的。前面提到,舞亭类建筑是从露台发展起来的,最初是在露台上架设临时性的乐棚,用毕以后拆除,逐渐产生了固定的瓦木结构顶棚。这种顶棚,就是仿照当时亭子的样式,四角立柱,上覆瓦顶,而四壁洞开。露台都是正方形,恰恰也和亭子的平面结构一致。

亭子由于其不同于楼观堂榭的结构形制,平面方形,因而顶盖结构也有一定的规则,例如小的多数为四角攒尖顶,大的则为十字歇山顶等。宋金时期舞亭多采用十字歇山顶,正是亭类建筑的特征。而元代戏台仍然普遍为平面正方形,也是亭式结构的遗迹。元代戏台顶棚多为单檐歇山式,则已经是从四面观看过渡到前面观看以后改进的样式了。

元代既然把舞亭称作“厅”,反映了其时戏台建筑的改进。元代戏台的观看角度已经从四周向前方三面转移。其标志为纷纷在舞亭的后部(与神殿相反的方向)加砌后墙。今存山西省临汾市牛王庙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乐厅”的形制为:四角立石柱,上面为亭榭式盖顶,后部二石柱间砌有土墙一堵,并在两端向前转折延伸到戏台进深的后部三分之一处,墙端加设辅柱。这是典型的元代建制。加添后墙使戏台形成一个较浅的后台空间,辅柱并不承接额枋的重量,并没有改变舞亭类建筑四角立柱的基本格局。而前台呈三面展开,就使演出由四面观看变为前、左、右三面观看,完成了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的一次大的变革。事实上,神庙演出是给神看的,表演从来是对着神殿,过去戏台没有墙时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四面观看,所以加盖一堵墙只是顺应现实。但这种改革却奠定了中国戏台的基本样式,此后虽然还有变化,但三面观看的舞台基本格局已经被历史地形成和固定下来了。

山西省洪洞县霍山明应王殿元泰定元年(1324年)忠都秀作场壁画所描绘的图景,就是一幅在神庙戏台上演出的场面。演员面朝前方作两行排列,方向性十分明确。演员背后有帐幔悬垂,隔出前后台,帐幔左角有一未上场角色以手搴帘露出半身向外窥探。《蓝采和》杂剧第一折正末装扮蓝采和对王把色说:“你将旗牌、帐额、神〓、靠背都与我挂了者。”壁画上方悬挂的“忠都秀在此作场”布幔条幅就是帐额,那两块绘有壮士持剑斗蛟的布幔为神〓,其后面的双钱纹大幔为靠背。画中的戏台应该类似于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的形制,帐幔则为后世戏台上“守旧”的前身。可以推想,帐幔后面的空间还比较小,在实际运用时显得促狭,进一步的改革尚有待于历史的安排。

戏班演出前临时悬挂帐幔在戏台上隔出后台,说明当时的戏台前后台之间还没有设置固定的隔断,临汾市王曲村东岳庙元代戏台两侧面的额枋上还可以找到悬挂帐幔时留下的大钉痕,位置在戏台进深的后部三分之一处,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戏台上建立固定格扇式木墙,把前后台正式分开,已经是明代的事了。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