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起源于民间岁时在门上张贴门神画像以避凶逐疫的习俗,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唐代雕版印刷兴起,为年画的流行提供了技术条件。晚明以来,由于民俗对于年画艺术的青睐,它的发展遇到了最佳机遇。而民间年画的内容中,戏曲占有很大的比重。最初年画对于戏曲的表现主要是在题材上,即选择戏曲的故事情节作为表现和构图的对象,例如早期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百花赠剑》、《游园惊梦》、《凤凰楼》等皆是。随着人们对于戏曲热情的高涨,年画也逐渐发展了戏曲的舞台画,即把戏曲演出的舞台场面搬上年画构图,集中表现一个舞台场景,甚至还有的干脆连戏台也一起画了出来。清后期武戏兴盛之后,短打靠扎戏及其舞台架势